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

“我女儿就值6万”吗?

一位母亲为自己的女儿标了价,不是6万,是41万。

她的女儿叫洛洛,23岁,

去年10月,洛洛因为心情不好,去钱塘江散步,遇到涨潮不幸被潮水卷走。

洛洛的去世本与公司无关,公司出于人道给了6万元慰问金,但媒体调解公司赔款时,这位妆容精致的母亲勃然大怒: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

一条人命就值六万块钱吗?你知道我们培养她要多少钱?

那为什么是41万?因为他们拿到这笔钱,就可以给弟弟买房付首付了。

我脑袋嗡的一下,被这样的三观震碎。

镜头对准洛洛父母时,我努力想看到他们对女儿去世的悲伤,结果,他们一直在算计钱,一次比一次情绪失控。

很显然,养这个女孩,他们“亏”了!

洛洛的父亲,3岁开始要求洛洛独立,

他不知道自己女儿的电话,不知道女儿的工作地址,不知道女儿曾多次自杀,却知道女儿的工资是1万多,公司里工资最高的那一个。

洛洛生前曾一次次被家人要求给钱,

为母亲换最新款手机,自己用母亲淘汰下来的旧手机;手里只有7000块,被父亲要求必须给1万……

然而自己做手术时,却没有一个亲人陪在身边。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2)

我被气哭了,洛洛在微博上说:

“亲情于我而言真的只有负担”,“我宁愿花钱买断亲情,从此两不相欠”。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3)

在很多人的世界里,亲情是再自然不过的与生俱来,

可对洛洛而言,亲情更像一张逃不脱的网,直到生命走到最后,还被冰冷地吸食。

原来现实中,真的有“樊胜美”。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4)

现实生活中,藏着多少“樊胜美”

自从《欢乐颂》创造了“樊胜美”这个角色,

她就成了女孩被父母忽视、压榨、盘剥的代名词。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5)

到底什么才是亲人?

血缘至亲重于山是我们的传统认识,但不是每个孩子,都活成了父母的心头肉。

华坪女高张桂梅校长的一位女学生突然消失,她找到学生家里问原因,

这家父母,把低年级的弟弟送去补习班补课,为了省钱,让高三的姐姐退学,

在云南的这个贫困山区,张校长看到的一个更痛心的现实: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6)

很多家庭舍得贷款让男孩去读书,却让女孩退学,早早嫁出去得一笔彩礼。

演员徐婷说,自己“26年来好像从来没有为自己活过”,给弟弟交学费、交房租、替父母还债、买房……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7)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8)

直到自己患了淋巴癌,生命的最后,还在庆幸是自己先病,“救了全家,不然他们还住在新房子里呢”。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9)

为什么会有“扶弟魔”三个字广为流传,为什么已经步入2021年,依然有那么多家庭重男轻女?

曾仕强教授的一句话点到根本: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0)

很多父母把养儿育女当成放债,投资到女儿上面,回收比较差,投资到儿子上面,回收比较高,所以就把钱投到儿子身上。

说白了,女儿一嫁人要跟另一个家庭生活,男孩才是自己家的终生事业。

写到这里,忍不住叹了一口气,洛洛去世后,父母仍心心念念培养她花了多少钱?

他们让女儿去读书,去公司当白领,并不期待她真的做一个独立女性,他们的目的只有一个——“你得报恩”,

这跟索性告诉女儿,上完中学,赶紧找个人嫁了,好挣一笔彩礼给弟弟买房。

没有分别!

这是做生意,这不是家里人。

而养女儿,从来不该是父母的一桩生意,

为什么洛洛的父母引来众骂?当父母把养育,看作是一场谋划、一场交易、一场预先设好的算计,

父母就不再是父母,而是压榨孩子的“豺狼”,

女儿也不再是女儿,而是一台为家庭赚钱的机器。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1)

多少女孩,活得不像个孩子

洛洛出事后,她朋友的一条发文看了格外心疼: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2)

她日常生活对自己很小气,买一双匡威都得思考一个月舍不得按下付款键,但对待父母、弟弟倾其所有。

到底是什么让女孩仿佛被控制,不能按照自己的心意来生活?

因为女孩,从小被教育要温柔体贴、善良,富有同情心;

父母对女孩最大的愿望,莫过于女孩能够听话乖巧,懂事达理。

乖乖的女孩,让人省心省事省力,不够漂亮、不够聪明,甚至能力不够都不是那么重要,但女孩第一条,就是要乖巧。

可是被养乖的女孩,活得大多很憋屈。

《三十而已》中钟晓芹说: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3)

“之前的三十年,我一直活在别人的期待里,按部就班,一步都不敢走错的走到今天,一点意思都没有。”

《少年说》中,高一女生杨栩楠伤感地对弟弟说: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4)

“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可以不那么懂事,不那么乖。

因为懂事,所以努力每一件事情做到最好,因为怕别人对自己失望,把自己的小情绪小任性都藏了起来,

姐姐希望你可以做一个单纯快乐的孩子,勇于索取,能被拒绝。”

讲完之后,这个女孩眼泪婆娑。

所谓“乖”女孩,无非是按照别人满意的方式,过自己的一生。

有一句很值得玩味的话,

如果你有困难,你第一个想到的是谁,那么,这个人在你眼里就是可以欺负的。

乖乖女总是习惯看别人脸色、隐藏感受、收起想法,只为了能够不辜负别人的期待。

我有两个女儿,

我宁愿她们不做乖女孩,而是做一个“不好惹”的女孩,

正如冯唐在《致女儿书》里所说:“内心强大的混蛋,比什么都重要!”

哪怕父母也不能违背她内心真正的想法,阻止她内心真实的渴望,

女孩从来不必刻意露出微笑,迎合别人,从来不应该规行矩步,让别人满意,

每个女孩都应该首先为自己而活,而不是自己的父母、家庭、兄弟。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5)

女儿,是父母最软的肋

究竟什么才是真正的父母亲情?

不是与某个人有血缘关系,真正的亲人,应该是价值观相通,感情上相惜,能够珍视你给孩子的,也愿意给孩子足够的温暖和爱意。

在我们身边,我看到太多的父母奋力托举女儿,并不因为她是女孩。

女孩,是父母最软的肋,却不该是父母更容易亲情绑架的那个人。

儿子把房子卖(我拿41万卖女儿的命)(16)

从来不存在一个女孩列表,你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你要考个老师多好,清闲,又好找男朋友;

你要学会做饭,不会做饭将来哪个要你;

你要多让着点弟弟,因为你是姐姐……

一个女孩没有那么多“应该做的事”,她只要安全地、自信地过好一生就够了。

专栏作家淡豹说过一件事:

她在大学读研究生时,会参加一些会议服务,却发现女生经常被安排做会务,做接待,

她的第一反应是愤怒:

“我来这儿是受教育的,不是给领导端茶倒水的!”

我们不是要把女孩教育成女儿,而是要把她们教育成人,

女孩更需要有正确有效的愤怒,要学会表达自己的愤怒,给自己一个更公平的待遇。

因为是女孩,所以,更要努力啊!

幸福的人,用童年治愈一辈子,不幸的人,用一辈子治愈童年,

作为父母的女儿,作为女儿的母亲,

我想告诉我的女儿:

别过太乖巧,学会忠于自己,活得痛快、内心强大,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比什么都重要!

也想告诉洛洛一样的女孩,

告诉成了家,有了自己孩子,还被原生家庭不断勒索的女儿,

快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