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

德安县车桥镇义门村,大家都很熟悉,因为这里发祥了一个伟大的家族——义门陈。义门陈“聚族三千口天下第一,同居五百年世上无双”,无愧是“天下第一家”。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1)

在义门村不远,还有个村庄叫长庆村,历史上也是个非常有名气的地方,因为这里曾经出过一位宰相。只不过,这位宰相因为生活作风出了点问题,风评并不是很好。以至于在江西,在九江,甚至在他的家乡德安,都很少有人谈及他,甚至不知道原来自己家乡还曾经出过这样一位位极人臣的宰相。

他就是北宋权臣夏竦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2)

虽然他为人处事瑕疵不少,但是他一生的功绩和才华,同他的小节有亏相比,根本就是瑕不染玉。

志向远大:不想一辈子做个微官小吏

公元985年,夏竦出生在一个武将家庭,他的父亲夏承皓,在皇帝身边的禁卫军工作,宋真宗景德元年(1004年),契丹入侵中原,夏承皓率军抵抗,晚上与契丹军队相遇,英勇战斗中,不幸被流箭所伤,战死沙场。

承皓战亡后,朝廷为了抚恤他的家属,就赏赐给他儿子,也就是夏竦,这个烈士遗孤,一个叫做“三班差使”的小武官。

宋朝重文轻武,文官的地位要远高于武官。所以对于皇帝赏赐的这个职位,夏竦并不满意。

再加上,他从小就聪敏异常,四岁习文,才华横溢,诗词歌赋,无不精通,《宋史》中称他“资性明敏,好学,自经史、百家、阴阳、律历,外至佛老之书,无不通晓。”可称得上是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12岁时,夏竦作《放宫人赋》,援笔立成,而且赋也做得好。

17岁时,他跟随父亲在通州狼山,作《渡口》诗:

“渡口人稀黯翠烟,登临犹喜夕阳天。残云右倚维扬树,远水南回建邺船。山引乱猿啼古寺,电驱甘雨过闲田。季鹰死后无归客,江上鲈鱼不值钱。”

北宋王辟之说:以后之题诗没有超过他的。

想着自己一身才华,无处安放,夏竦内心焦急不安。

于是,他每天拿着自己拿着自己创作的诗集,等候在朝廷高官退朝回家的路上,希望能遇到一位赏识他的伯乐。左等右等,终于等到宰相李沆一队人马退朝往回走,于是拦住李沆的马头,躬身拜下,将诗集恭恭敬敬地献给李沆。李沆读到诗中的“山势蜂腰断,溪流燕尾分”很赞赏,继续看下去,全卷都是好诗句。

第二天宰相李沆上朝,将夏竦的诗集呈给宋真宗看,并说夏竦父死家贫,请给他换个文职,真宗看了夏竦的诗集,也大为赞赏,就任命夏竦为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丹阳县主簿。

小小的丹阳县主簿,自然不是他的理想所在。

于是真宗景徳四年(1007),他又回京参加制科考试,考中“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擢升光禄寺丞,通判台州。

夏竦的德安老乡王韶也曾参加过制科考试,不过没有考上。

因为这个确实太难考了——在两宋319年间通过科举考中进士的有2~3万人,再加上乱七八糟的诸科、恩科、武举等等有近10万人考中。可是能通过制科考试的有几个?一共考过21次,才录取了49人而已!

而且制科考试的成绩分为五等,其中第一、第二等从不授人,成绩最好的是第三等。整个两宋能拿到第三等的只有两人,其中一个就是才华横溢到快要爆炸的苏东坡。

夏竦考了第四次等,这也是个非常了不起的成绩,说明他的才学在当时也是顶流的。

1014年,经当时的宰相王旦推荐,不到三十岁的夏竦,成为资善堂的一名讲师。

这个资善堂可不得了,是专门供皇太子、皇子们读书的地方。在这里,夏竦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贵人,时年四岁的庆国公赵祯,也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仁宗皇帝。

因为贵为帝师,且与仁宗皇帝师徒情谊很深,此后的夏竦仕途畅通,一路高升,在朝廷里先后做到了礼部尚书、枢密副使、参知政事等高官;在地方上也任过要职,曾任邓州、襄州、寿州、安州、洪州、青州等地的一把手;在部队也颇有声望,曾任陜西四路经畧、安抚、招讨等使,临终时为武寕军节度使、徐州大都督府长史,可以说是经历过党政军多层领导岗位锻炼,领导经验非常丰富,是名副其实的位极人臣。

他还被封为英国公,后又进爵为郑国公。

在世时就被封为国公的,在文人当中少之又少。一方面说明他确实功绩卓越,另一方面也说明他的这个皇帝学生,对他确实很好。

皇祐三年(1051年),夏竦病逝,终年67岁。朝廷追赠他为太师中书令兼尚书令,仁宗皇帝准备赐他“文正”的谥号。

这应该是仁宗皇帝给予夏竦最大的肯定,赐予他最高的荣誉了。

因为“文正”这个谥号,是中国古代所有文人士大夫梦寐以求得到的,彰显了一个文人官员至高无上的荣誉。这个谥号有多难得呢?纵观中国历史,自从有这个谥号以来,只有28人获得过。

想要获得“文”的谥号,不仅需要有经天纬地的才能、还要品德道德一流,并且忠、孝、仁、义、礼、智、信七样全占,才能有机会得到“文”的谥号。

所以当仁宗准备给他的老师最高荣誉的时候,就有大臣提出异议了:“世谓竦奸邪,而谥为正,不可。”于是改谥号为“文庄”。

这个谥号也不错,谥法里的庄意思为“通边圉,使能服”,说夏竦是文武全才,肯定了其治域有方,镇守边疆的功劳。

勤政有为:深受百姓爱戴的好官能吏

拥有一身抱负的夏竦,不仅有着深厚广博的学识,更是有着坚定的为国分忧、为民谋利的志向。他长期位高权重,历仕三朝,多地为官,显赫于世四十年,为国事民隐尽力献身,也留下了让百姓称道的政绩。《宋史·夏竦传》称赞他“为郡有治绩,喜作条教,于里闾立保伍之法,至盗贼不敢发。”

古城丹阳是夏竦担任地方官的第一站。上任不久,夏竦看到县城的建筑陈旧,百废待兴。特别是代表丹阳古县门面和形象的“县门楼”,已经是墙体开裂、梁柱腐朽、几成危楼。于是他对县门楼建筑的损毁情况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然后制定出修缮方案,并督工开展维修工程。经过一番努力,重修后的丹阳县门楼,终于以崭新的面貌重新矗立在练湖东岸、驿道旁边。为此,夏竦还专门写了文采飞扬的《重修润州丹阳县门楼记》:

县门楼,建鼓之所也。号令之发,始乎钟鼓。兴居之期,启闭之节,由是乎达。故其墉归如,其楼轩如,冠厅事旁屋,状人之有冠冕,若之何毁之?今年夏初,予视厥职,悯夫斯楼积有年所,墙败于左,木隳其右,风雨所陵,埃壒所侵,官而弗省,其谁治之?乃役工百余指,伐木十余本,易其数梁,替其数楹,涂其墉,赭其栏。取其壮而不取其宏,务其完而不务其华。后负练塘,前压驿道。山阜表其东,津梁续其右。望之敞然,有宫府之风;登之廓然,有小天下之心。使吾民如楼之完善,政如楼之新,则百里之间无疮痏矣,后之为政者可不勉之哉!

这篇《重修润州丹阳县门楼记》,算得上是丹阳版的《岳阳楼记》,它比《岳阳楼记》早了四十多年,虽只有短短二百多字,但文章精练,内容充实,情感丰富,寄托了刚刚踏上仕途的二十岁小伙的“善政为民”心志。

天禧三年(1019),夏竦任襄州(今湖北襄阳)知州的时候,碰上了闹饥荒,百姓流离失所,强盗贼寇盛行。夏竦不仅打开公仓放粮,还让城里的富人出粮十余万斛,用来救灾,救活了灾民四十六万余口。当时的廵按使姜遵向皇帝上奏折,报告夏竦的所作所为,皇帝非常高兴,赶紧下圣旨,给表扬。后来当地的老百姓为了感谢夏竦,把皇帝的表扬信刻在石头上,以纪念他的丰功伟绩。

天圣元年(1023),夏竦又到洪州(今江西南昌)任知州,恰巧遇上疫病流行,他便让医官“制药分给居民”。医官对他说,江西这边的习俗,信鬼不信医,有病了不吃药,而去找巫师作法。

夏竦一听,这哪行啊,这样得害死多少无辜的百姓啊,必须得整整这个风气。于是派人满城搜索,将这些巫师神婆一并抓起来,把他们作法的工具统统没收,一并销毁,并且把他们都赶回家种田去。朝廷知道后,也大家赞赏,并在江南地区广为推广,彻底消除了这一恶习。

夏竦还曾任知青州,在那里他修建了青州南阳桥,是一般认为的中国最早出现的虹桥。为防水患,几经筹措,垒巨石固河两岸,用数十根大木相贯,无柱,架为飞桥,由梁柱式木桥改为结构独特的无柱单拱木桥,状如彩虹,故曰“虹桥”。不久,这种造桥技术就被推广到汾、汴等地。青州虹桥的建筑成功,引起了极大的轰动。这座桥至今已历经千年。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3)

夏竦不仅在地方治理上游刃有余,在边防军事上也可圈可点。

仁宗时期,西夏赵元昊对宋朝发动军事进攻,西部边防顿时紧张。以文学起家的夏竦,被潮流卷入军事漩涡,成为边防前线的统帅。

康定元年(1040)五月,夏竦由涇原、秦凤路缘边经略安抚使改为陜西都部署、兼经略安抚使、缘边招讨使、知永兴军,韩琦、范仲淹为副使,协同夏竦主管前线军政。

鉴于当时客观条件差异,夏竦建议“若缮治壁垒,修利器械,约束将佐,控扼险阻,但趣过于岁月,不预计于胜负,是当今之常制也”。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4)

具体对策是:“一,教习强弩以为竒兵;二,羁縻属羌以为藩篱;三,诏角厮啰父子并力破贼;四,度地形险易远近,寨栅多少、军士勇怯,而增减屯兵;五,诏诸路互相应援;六,募土人为兵,号神虎保㨗,州各一二千人,以代东兵;七,增置弓手、壮丁、猎户,以备城守;八,并边小寨毋积刍粮,贼攻急则弃小寨,入保大寨,以全兵力;九,关中民坐累若过误者,许入粟赎罪,铜一斤为粟五㪷,以赡边计;十,损并边冗兵、冗官,及减骑军,以纾馈运。”

朝廷认同夏竦这套方案,“当时颇采用之”

夏竦的这个对策,实事求是地吸取祖宗经验教训,依据宋夏双方的军政现状,以及所处的地理环境,做出有把握的稳妥选择。

遵照这个总原则,他在陕西边防采取防守为上方针,“毋得与战”,又“防其縁边和市”,对西夏搞经济制裁,不战而屈人之兵,“坐待其毙”。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5)

然而,一些主战的官僚不从实际出发,只凭求胜的主观愿望,扬言出击,抨击夏竦“怯战”。可惜,好水川惨败之后,又传来刘平、葛怀敏“轻贼失军”,仁宗从“锐意兴师”气氛中有所醒悟,“悔不用公言”。

召夏竦回朝任枢密使,主掌军事决策大权。

可是仍有人阻扰,说夏竦“怯于用兵,今而用之,则边将之志堕矣。”为免前线士气不振,仁宗不得已改变成命,然而“终以公言为是”。

仁宗皇帝想让夏竦为首相,又因“议者诋公终不已”,只好给予无职权的“英国公”爵位。

仁宗对他说:“很多人诽谤重伤你,但我是了解你的”。

一句话,透露出皇帝的无奈,也说明当时的文官集团实在是太强大了,并不是皇帝想干什么就能干成什么的。

夏竦一生兢兢业业,最后终于病倒在工作岗位上,“夏秋雨不已,河水大溢,公亲行隄上,已而得疾”,病卒于抗御水灾任所。

知人善任:慧眼识珠提携栋梁之才

夏竦特别爱惜人才,他识才,惜才,爱才,用才,发现并提携了一帮后来位极人臣的重量级人物。

首先得到夏竦帮助的就是大名鼎鼎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范仲淹。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6)

景祐三年(公元1036年),范仲淹因不满宰相吕夷简谋私谋权而上书弹劾,结果引发景佑党争,被贬出了京城。此后虽然吕夷简失势倒台,但宋仁宗对于结党非常厌恶,下诏禁止互结朋党,范仲淹也因此一直郁郁不得志。

不过夏竦的眼光非常老辣,他看出范仲淹是个难得的人才,所以在就任陕西四路经略安抚招讨使时,便竭力向赵祯举荐范仲淹,使其最终与韩琦同任副使。范仲淹也正是因为在陕西任职期间表现突出,才重新获得了赵祯的赏识,这才有了主持庆历新政的机会。

对于夏竦的举荐之恩,范仲淹是感激莫名的,所以他才会在《《谢夏太尉启》中表示由衷的感谢:“深惟山野之材,曷副英豪之荐。”

而北宋的另一位名相、而且还是在换宰相有瘾的赵祯(42年间换了23个宰相)手底下唯一能做了3年独相的庞籍,则更是因为夏竦慧眼识才,才得以出人头地的。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7)

天禧元年(公元1017年),夏竦被贬黄州,恰好庞籍在他手下担任司理参军。话说老夏的眼光实在太毒,瞅一眼就“以为(庞籍)有宰相器”,所以很快就举荐他入京为官,任开封府兵曹参军事,从此步入仕途的快车道,最终成为一代名相。

夏竦一语成谶,以至于庞籍在日后也不得感慨自己是“田园贫宰相,图史富书生”。

另一个受到夏竦恩惠并挽救了仕途的,则是前边说过的韩琦,后来也官拜宰相。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8)

好水川之战后,直接组织和策划了这场战役的韩琦首先上书自劾,承担了责任。但据说在任福的遗体中发现了一份韩琦写的文书,警告任福如不利于战,则据险而守,不可冒进,但显然任福没有听进去。于是夏竦搜集任福违反军令的罪证,据实上书,认为这场败仗不能全怪到韩琦身上,后者也因此避免了被赵祯一撸到底的悲剧,只是“犹夺一官,知秦州,寻复之”,才有了后来东山再起的机会。

夏竦知安州时,宋庠、宋祁兄弟正青春年少,夏竦看他们有才华,一天,命他们作落花诗。宋庠云:“汉皋佩冷临江失,金谷楼危到地香。”宋祁云:“将飞更作回风舞,已落犹成半面妆。”夏竦说:“咏落花而不言落,大宋(宋庠)当状元及第,又风骨秀重,异日作宰相;小宋(宋祁)君非所及,亦须登严近(近臣)。”后来都被他说中了。

北宋夏竦简介(一个被作风问题掩盖了历史功绩的宰相)(9)

夏竦薨后,当时任宰相的宋庠写了二首《宣徽太尉郑公挽词》以表哀悼。挽词中宋庠对夏竦的才学、功绩作了很高的评价,对夏竦之死感到很悲痛,并慨叹夏竦没有做宰相以施展他经国济民的才干。

金无赤金,人无完人。毕生显赫的夏竦,为人处事的人品并非完美无瑕疵,同僚对他的批评抨击不少。

这里面,夏竦固然有做得不对的地方,而且性格高傲,难以交际,做事急于进取,行政未免过苛。但其名声不好,与当时的为政风气,历史背景也不无关系。

当时的朝廷,南北党争十分严重,北方的官员严重看不起南方人,时刻排挤和打压南方官员,并且在势力上有压倒性的优势。

在宋仁宗之前,南方人能在北宋朝堂上当上宰相的也就丁谓和王钦若俩人而已。再加上个江西人夏竦,不就凑齐了“宋初三奸”了吗?

不管怎么样,功是功,过是过。

他的学识才华,历史功绩,是谁也泯灭不了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