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

不久之前,2019年的高考刚刚落下帷幕,下一届考生则进入了新一轮的高考倒计时。有多少老师、家长在孩子的耳边嘀咕道:距离2020年高考还剩360天,距离2021年高考还剩730天,距离2022年高考还剩1010天······

说到这儿,很多人觉得我夸大其词,2022年的高考用得着现在就提上日程吗?事实上,高考不仅是莘莘学子人生中的关键一役,更是诸多父母的重大挑战。哪怕皇上不急太监急,哪怕越俎代庖,哪怕牝鸡司晨,一众父母也要全副武装,忙不迭的赶着上战场。正如《少年派》中,优秀家长代表王胜男: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1)

《少年派》由张嘉译、闫妮、赵今麦等实力派演员领衔主演,讲述了4个家庭面临高考、婚姻危机、事业瓶颈期时发生的故事。或许是因为题材贴近生活,所以这部作品播出后频上热搜,深受观众的喜爱。可在我看来,《少年派》是一部极其失败的作品。因为它既没有讨好年轻人,也未能引发父母的反思。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2)

90后、00后一定说过这样一句话:同一个世界,同一个妈。正如《少年派》中的王胜男,当她看到林妙妙翘着二郎腿、瘫在沙发上时,毫不犹豫的说道:“坐没坐相,站没站相!”这一幕,有多少人感到似曾相识?未免也太真实了吧!

除此之外,王胜男还有不少硬核金句,简直与现实生活中的妈妈们如出一辙!比如:

“你洗手了吗?怎么洗的,香皂要用两遍,泡沫在手上停留一分钟了吗?”

“你看看这二道毛,不男不女的,厚的挡眼睛,还能看到前途吗?不会用发卡别上吗?都高中生了,还别hello Kitty?!”

“穿衣服实用第一位,穿那么好看有用吗?谁看啊?”

“吃喝都给你备齐了,还要零花钱干吗?”

······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3)

诸如此类的语录还有很多,详情可参考妈妈们常挂在嘴边的话。不得不说,王胜男人如其名,即便在家庭生活中也争强好胜,信奉棍棒底下出孝子。可在我看来,王胜男的种种行为,说好听点兴许是“虎妈风范”;说直白点,就是掌控欲和占有欲泛滥。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4)

王胜男为林妙妙规划好了人生路线,即便把她送进寄宿学校,也要求她每天打电话汇报情况。或许妈妈们能够理解王胜男望女成凤的心情,可有谁考虑过林妙妙的感受?另外,一旦林妙妙没有遵从她的规定,她立马将女儿视为敌对分子,言辞激烈的指责女儿时,丝毫看不到身为人母的温情与体贴。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5)

更令人唏嘘的是,林妙妙明明存在严重的偏科,王胜男也要按照个人喜好,强迫她弃文从理。诚然,文科专业难就业,可学理一定会有大好前程吗?王胜男在这件事上,根本没有考虑林妙妙的内心感受和现实情况。我们不否认王胜男是一片好心,可是为了一个缥缈的“好前程”,生生破坏了母女情分,值当吗?

我想,在这个时代,教育的本质早已不是高台教化,而是真心诚意的交流和理解。对于未成年的子女来说,成绩优异、前程似锦固然是好,可是有一个能释放负面情绪的家庭,有一对懂得聆听心声的父母,才是真正求之不得的幸福。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6)

俗话说,一山难容二虎。在王胜男的家中也是如此,既然她是虎妈,那么林大为自然就是猫爸。在一个老婆更年期,女儿青春期的家庭中,林大为称得上是“夹缝里求生存”。作为丈夫与父亲,他不得不周旋于妻女之间,充当讨人嫌的“粘合剂”。

当林妙妙在学校受了委屈时,林大为“探监”似的趴在学校门口看望女儿;当林妙妙一不小心考了倒数第一,林大为又争着抢着开家长会;当林妙妙与王胜男爆发激烈的争吵后,林大为又分别与俩人谈心······甚至,林大为面对强势的妻子,还直言:“别总是否定和责备孩子,留给你和她独处的时间不多了。”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7)

不失偏颇的说,教育方面,林大为的方式方法比王胜男科学多了。他在嬉笑怒骂、一地鸡毛的生活中,平衡了一家人的关系。从他身上,我隐约明白了真正有效的家庭教育,根本不在于气势上的强弱,父母虽然扮演的角色不同,但他们的重要性是一样的。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8)

当然了,母亲也好,父亲也好,一切行为举动都源于对孩子的爱。只是关心则乱,当生活、学习、前途都落在言语上,必然是没完没了的絮絮叨叨。而林妙妙呢,在唠叨中非但没有感受到父母之爱,反而觉得受尽压迫和束缚。如她所说:“我不是你的全世界啊,除了我,大千世界还有那么多值得关注的事,你怎么就盯着我不放啊?这就是独生子女的痛苦。”

少年派给了我们一个不满意的结局(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9)

除此之外,林大为的一句台词也能引起大家的共鸣:“与其说是我们陪你,不如说是让你多陪陪我们。这就有了情感之外更深刻的意味,所谓成长,与其说是父母对孩子单方面的指引,不如说是父母和孩子相互赋能、共同经历的过程。”

我想,《少年派》的意义不仅在于记录家庭情感故事,更在于让家长和子女明白,真正的爱给予彼此独立的力量。看完《少年派》,最该深刻反思的人其实是父母。当父母能够体面的退出子女的人生,或许是最切实、最珍贵、最难得的关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