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居陋巷(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四十六)

【原文】

仲尼将为司寇①,沈犹氏②不敢朝饮其羊,公慎氏③出其妻,慎溃氏④踰境而徙,鲁之粥⑤牛马者不豫贾⑥,修正以待之也。居于阙党⑦,阙党之子弟罔⑧不⑨必分,有亲者取多,孝弟⑩以化之也。儒者在本朝则美政,在下位则美俗。儒之为人下如是矣。” (选自《荀子•儒效》)

孔子居陋巷(文言短文精讲系列之四十六)(1)

【注释】

①司寇:官名,掌管刑狱。

②沈犹氏:传说沈犹氏常早晨使他的羊喝水,增加重量,以诈买主。

③公慎氏:传说公慎氏的妻子淫乱,他不能制止,听到孔子作司寇,才把他的妻子赶走。

④慎溃氏:传说慎溃氏奢侈违法,听到孔子为司寇,便越境迁移。

⑤粥,通“鬻(yù)”,卖。

⑥豫贾:虚定高价。豫,即诳。贾同“价”。

⑦阙党:即阙里,孔子家住的地方。

⑧罔:通“网”,鱼网,这里指捕获的鱼。

⑨不:通“罘(fú),捕兽的网,这里指捕获的野兽。

⑩弟(tì):同“悌”,弟弟尊敬兄长。

【评析】

这段话说得真好,告诉了我们一个真正的儒者应该有的样子。固然学而优则仕,儒者的最高理想就是大同世界,像周公或尧舜禹那个时代那样,这不是怀古和守旧,而是对现实政治的不满和美政思想的巨大渴望。儒家毫不隐晦自己为帝王师,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所以他们希望拥有权力,得到帝王的赏识和重用,以此将自己的施政理想推行于天下。所以他们推行政策起来不遗余力,是想踏踏实实干一番大事业的。发布的政令必定会严格执行,讲求法律的公平,不管一个人身份如何高贵,坚持取信于民。这些人,即使从官位上退下来,也是一个极好的旗帜,他恪守道德原则,严以律己,为乡邻做出榜样,乡邻对他也非常信服,一个人就可以改变一个地方的风俗,孝悌仁义,扶危济困,邻里和睦,所以,榜样的力量是巨大的。真正的大儒不管在官还是告老,都会做出自己的成就,吏治清明,百姓称道,这就是个大写的人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