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

虽然运动的好处多多,但因为环境不同,身体素质的不同,运动中的一些规则,其实并不能通用。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1)

如果对运动没有充分的了解,极可能会陷入误区哦。

误区1:早上锻炼健康风险大

如果身体健健康康的,那不存在的。

但如果年纪比较大,或者身体有点健康问题,最好咨询过医生后再确定是否做早练。

比如,高血压患者或心脑血管病患者,不适合早起后马上锻炼,糖尿病患者不适合空腹锻炼,容易引发低血糖。

记得做好充分的热身、拉伸,小心运动受伤,注意好锻炼前、中、后的补水。

误区2:锻炼了就行,形式无所谓

最好了解自己身体状态的基础上进行锻炼,否则有时会适得其反。

就像膝关节有骨性关节炎及退行性改变的小伙伴,就不适合爬山、爬楼梯、深蹲等活动,而高血压、心脏病情况的小伙伴,就不适宜太剧烈运动。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2)

总之做运动一定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条件量力而行。

误区3:做足够的运动后就可以吃

这个是坚决错误的,即使你做了大量的有氧运动,也不可以纵容自己胡吃海喝,可能短短的几分钟你就可以吃回运动好久的热量。

尤其正在减脂、减重的小伙伴,是一定要注意饮食结构的,尽可能吃绿色、低脂的食物。

误区4:运动口渴猛喝水或忍着不喝

补水方法应是小口缓咽,每次补水不宜太多,而且水不能太凉,只要能缓解口渴症状就好了。

运动前可以补充 400~600 毫升水(大约两杯,或者一瓶矿泉水),运动时每 20 分钟补充 150~200 毫升,天气热出汗多的话,那就灵活变动多喝点。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3)

误区5:停止锻炼会使人发胖

在现实生活中,确有一些人在停止锻炼后发胖了。

但发胖的关键不仅是停止运动,而是停止运动后仍然吃与运动时同样多的食物。

误区6:不管做什么运动都穿一种鞋

应根据不同标准挑选运动鞋。

要注重功能性,不同项目的运动要穿不同的鞋,要合脚舒适,运动鞋的气垫能防止震动,减轻关节压力,给身体安全的保障。

误区7:剧烈运动后突然停止休息

突然中止运动会造成血压降低,出现脑部暂时性缺血,引发心慌气短、头晕眼花、面色苍白,甚至休克昏倒等症状,可以慢慢降低运动频率和强度。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4)

误区8:剧烈运动流汗后立即洗澡

剧烈运动后,为了散热皮肤表面血管会扩张,汗孔张大,排汗增多,此时洗浴会刺激血管,机体抵抗力降低,很容易生病的。

误区9:强度越大,减肥效果越好

研究表明,体内脂肪的减少取决于锻炼时间的长短,与强度无关,缓慢平稳而持久的有氧运动,才能消耗更多热量并减肥。

误区10:一开始就大量高强度锻炼

这样做使机体难以适应,会导致严重疲劳、浑身酸痛,还可以引起肌腱、肌肉拉伤。

正确做法应该从小运动量、小幅度开始,适应后逐渐加量。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5)

误区11:始终做同一种运动

大部分小伙伴经常会选择一种运动长时间坚持做,但是这个对减脂、减重的人来说是无效的。

长时间做单一运动身体会适应,因此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的运动变得多样化。

误区12:只有出汗,运动才有效

人体的汗腺分活跃和保守型,汗液的分泌与遗传有很大的关系。

因此,出汗与否不是衡量运动是否有效的标准,出多少汗不重要,最关键的是坚持动起来。

误区13:只坚持有氧运动,忽略其他

一个安全有效的跑步流程应包括四个部分,即热身活动、跑步健身、肌肉训练和静态拉伸。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6)

这样不会使肌肉损伤,还能最大限度的提高跑步能力,大量减脂。

所以如果你想要变得苗条有型,就一定要做力量训练,它可以锻炼出精瘦的肌肉,使得皮肤变得紧致,还可以促进新陈代谢。

误区14:身体不适也要运动

跑步运动量的大小,建议由精气神来确定,若睡眠、食欲、工作效率都良好,并且还想跑,就说明运动量是适宜的。

如果身体不适,就应暂停运动或减少运动量,以免加重情况。

误区15:饭后立马散步

其实饭后休息片刻后再适度活动,可使消化系统运转更顺畅,有助于消化。

尤其有肝病或者胃肠疾病的小伙伴,更是要休息半小时后才能再活动。

误区16:觉得自己不行做不到没自信

有些人对自己缺乏信心,看到别人锻炼很好,认为自己不行,另一种想法是怕自己做得不好会被讥笑。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7)

其实对于群众性健身运动,动作是可以随意的,重在坚持,重在运动效果

运动前最不能忽略的细节(科普常见的16个运动误区)(8)

运动需要注意很多东西,合理运动,才能让我们的身体和身材变得越来越好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