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

近代的日本,自从明治维新国力日益强盛之后,便对邻国虎视眈眈,甲午中日战争之后,要我们割地赔款。

日本狮子大开口索要三万平方公里的辽东半岛,后来在三个国家的压力下被迫归还。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

耻辱签订《马关条约》

明治维新过后,日本走上了资本主义发展道路。

伴随着国力的日益增强,日本统治者的野心越来越大,逐步制定了对外扩张的“大陆政策”。

该政策以侵略中国为核心,具体分为五步:第一步是占领台湾,第二步是兼并朝鲜,第三步是侵占满蒙,第四步是灭掉中国,第五步是征服亚洲,进而称霸世界。

1894年爆发的甲午中日战争就是日本对“大陆政策”的具体实施。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

1894年,朝鲜东学党起义爆发,这也是甲午中日战争的导火索。

东学党起义又被称为甲午农民战争,它是由朝鲜国内的东学道徒组织领导的一场声势浩大的农民起义,起义的目的就是反对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反对列强对朝鲜的侵略和瓜分。

当时朝鲜的政府军在起义军的强势进攻下节节败退,只好向宗主国中国求援。

就在清军登陆朝鲜的同时,日本也以保护在朝的使馆和侨民为由,派出了一支七百人的先遣队进入朝鲜境内。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3)

不过,短短数日过后,朝鲜政府就和国内的起义军达成了停战协议。

朝鲜政府随即请求中日两国从朝鲜撤军,日本一方面满口应允,另外一方面却又不断向朝鲜增加援军。

最后,日本在朝军队的人数已高达上万人。

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做后盾,日本驻朝公使大鸟圭介便开始不断地向清政府挑衅,乘机拖延时间,为即将爆发甲午中日战争做准备。

随着时间的推移,日本想要借机向中国发动战争的企图已经昭然若揭。

当时慈禧太后的六十大寿就要到了,为了不影响自己做寿,慈禧太后非常不情愿与日本发生冲突,她妄想通过英、美、俄等国的调停来化解中日之间一触即发的大战。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4)

日本政府的狼子野心,英、美、俄等西方列强自然也心知肚明,他们巴不得中日双方能真正开战,因为只有鹬蚌相争,他们这些做渔翁的才能得利。

1894年7月23日,日本对朝鲜的王宫发起了突然袭击,就此,朝鲜政府一败涂地,成为了日本手中的提线木偶。

7月25日,日军又对丰岛海面上的清军运兵船发动了突袭,引发了丰岛海战

至此,甲午中日战争正式爆发。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5)

8月1日,中日两国正式宣战。

甲午中日战争的结果当然不必多说,已经积贫积弱、国库被掏空、腐朽无比的大清怎么回事刚刚明治维新结束的日本的对手。

1895年2月2日,日本首相伊藤博文向清政府提出了和谈的要求。

1895年3月14日,李鸿章等从天津启程,赴日本指定的议和地点马关(今山口县下关市)议和。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6)

19日,议和使团抵达北九州的门司。

20日,清政府议和全权代表李鸿章与日本全权代表首相伊藤博文、外相陆奥宗光及美国顾问端迪臣,在马关春帆楼开始谈判。

很显然,大清当时的国力根本不具备和日本谈条件的资格,这次的谈判当然是以大清一再退让而告终。

李鸿章在谈判过程中,虽一再乞求减轻勒索,均被伊藤博文断然拒绝。

美国人科士达也从旁帮助日本,催促李鸿章签字。

4月17早,李鸿章终于与日本全权代表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屈辱条约——《中日马关条约》。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7)

《马关条约》中除了开放通商口岸和赔偿日本军费之外,最为重要的就是割让辽东半岛、台湾岛以及澎湖列岛。

《马关条约》签订后,在全国上下引发了一片讨伐之声。

当时,人民起来反对,纷纷要求毁约再战,特别是在台湾,条约签订后的第三天,台湾百姓“奔走相告,聚哭于市中,夜以继日,哭声达于四野”、并表示了“桑梓之地,义与存亡”的决心。

光绪帝在犹豫徘徊的情绪中承受着来自美国的强大压力。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8)

美国与日本暗中达成的利益交换使之希望清政府尽快批准条约。

4月20日,伊藤博文在广岛向李鸿章发出日本已将和约批准完毕的电报:“日本国皇帝陛下业已批准条约”。

所批准者为日本文、中文及附带条款与附图。

美国方面对日本快速批约的举动立即表示了支持。

当时,日本外务省就天皇批准条约之事向美国驻日公使作了说明,并表示希望美国予以支持,美国驻日公使欣然答应,并向国内作了汇报。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9)

4月29日,日本驻美公使粟野慎一郎将美国总统的承诺电告了陆奥宗光,“美国承诺与局外中立不相矛盾之范围内与日协力;而媾和条约批准之件,已电讯驻北京美国公使劝告中国从速批准合约”。

中日《马关条约》的签订,为列强的联合干涉提供了一个绝好的机会,俄、德、法三国结成同盟的时机成熟了。

日本怎么也不会想到,自己在美国的支持下,煮熟的鸭子都能飞了,面积约三万平方千米辽东半岛在俄德法三国的干涉之下被迫归还给中国。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0)

被迫归还辽东半岛

《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把辽东半岛割让给日本,此款严重威胁到俄国在中国东北、华北的侵略利益,也将严重削弱俄国与英国争夺中国和争霸东亚的战略地位,使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因为俄国早把中国的东北划为自己的势力范围,俄国的“黄俄罗斯计划”受到日本“大陆政策”的严重威胁。

因此,日本割占辽东半岛的消息传到俄国后,俄国统治阶级的一些代表人物,立即主张趁火打劫,向中国进行扩张。

俄国调集了21艘军舰,组成了远东最大的一支舰队,以帮助中国“据守”为名,在中国海域进行活动。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1)

同时以“防止日中间的军事行动向北移动,使他们不致在这一方面或那一方面触及俄国领地和俄国利益”为借口,在中俄边界集结了大量军队。

当1895年3月间,甲午战争还在进行,日本占领辽东半岛时,俄国已经感到了失去利益的恐慌。

但是,当时俄国担心干涉中日议和,会把日本推到英国的怀抱。

俄国知道,日本会要求清政府割让土地,但还不知道议和的具体内容,所以采取观望态度。

到了4月间,陆奥宗光向李鸿章提交议和草案,割地条款中包括割让辽东半岛。

俄国财政大臣维特得到消息后,立即给沙皇尼古拉二世作了汇报,他建议沙皇干涉日本侵占领土,因为这样符合俄国的利益。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2)

对于维特的这个建议,俄国国内仍有人担心,因此而开罪日本,会不会把俄国也推向日俄对抗的前台。

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顾虑重重地认为,俄国固然应当设法阻止日本通过甲午战争而强大起来,但也需要“审慎地放弃对日本的任何敌对行动,以便将来不损害我国和日本的友好关系”。

他承认日本割占辽东半岛对俄国来说,是最令人感到不快的事,但是鉴于英国对日本的纵容态度,俄国不能不保持谨慎。

罗拔诺夫的意见遭到俄国一些权臣的反对,认为他忽视了俄国的远东利益。

基于政府内的态度不一,沙皇在4月11日主持召开了一个特别会议,对是否干涉中日和约作出结论。

会上的讨论很激烈,俄国海军元帅阿列克谢耶夫很赞成罗拔诺夫先前的观点,认为要遏制英国在远东的扩张,必须维持与日本的良好关系,甚至私密地支持日本,俄国可以与日本达成尊重俄国在中国权益的协定。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3)

但是,日本要割占辽东,已使罗拔诺夫的态度发生转变,他一改这次特别会议之前的态度,指出,日本是世界上最不讲道义的国家,不要指望与日本签订什么秘密协议,俄国不可能得到日本的友谊。

对日强硬的维特在这次会议上坚持了自己的立场,他认为,日本的敌对行动是针对俄国的,如果日本占领中国东北,以后不但会吞并朝鲜,更会威胁到俄国的利益。

维特说,如果他们坚持要求日本归还辽东半岛,那么俄国就能成为中国的救星,向中国索取更多的利益。

4月16日,沙皇尼古拉二世批准了这个决定,并让外交大臣正式通知欧洲各国及中国。

第二天,罗拔诺夫向德国、法国提议,如果日本不接受俄国的忠告,将联合德、法对日本采取共同军事行动。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4)

俄国的提议,正符合了德国的想法。

早在4月4日,德国就向俄国表示,希望与俄国一道干涉日本割占辽东半岛。

当时,德国很希望在中国领土上搞一个海军基地,也很看重辽东半岛。

因而,日本割占辽东半岛的举动,违背了德国的意愿。

中日战争临近结束时,德国首先在外交上大肆活动。

它抢先向英国政府表示:如果有第三国在战争以后从中国获得新的利益,德国也要取得相当的利益,并希望能与英国共同对付其他争夺者。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5)

但因英国未予答复,德国又转而联合俄国,主动向俄国表示,德、俄两国在远东并没有矛盾。

当日本将议和条件告知各国后,英国明确表示不准备采取行动,而俄国却做出了立即干涉的决定,于是德国又竭力支持和怂恿俄国加快行动步伐。

德国如此热衷于干涉活动,有两个目的。

其一是妄图在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取得新的权益和侵略据点。

三月十四日,德国曾致函英国,露骨地表示:我们同俄国一致行动,就有可能得到中国的感激,实现从中国割让或租借一个地区作海岸基地的夙愿。

其二是要把俄国的视线转移到东方,以减轻俄法同盟在欧洲对它造成的压力。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6)

这正如德皇威廉二世所云,为了尽可能地减轻德国东方边境的威胁,要把俄国引向它的真正使命所在的东方,这是符合德国利益的行动。

出于这两个目的,德国积极参加了干涉日本占领辽东半岛的活动。

法国作为俄国在欧洲的盟国,对中日问题的立场基本上以俄国的态度为转移。

同时,法国也企图从中国夺取港湾和划分势力范围。

虽然法国因顾及到本国民众对德国怀有仇恨情绪,曾一度诱导英国政府参与干涉还辽,以便把法、俄、德三国的行动演变为欧洲几个大国的联合行动。

但由于被英国政府拒绝,法国最终也只好从法俄的同盟关系考虑问题,同俄国步调一致。

三国干涉“还辽”达成共识后,德国最先向日本发声。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7)

4月20日晨,哥屈米德来到日本外务省,表示得到德国国内的指令,将向日本外务省传达一份重要文件,这份文件将与其他国家一道正式通知。

此时,外务大臣陆奥宗光正在外边疗养,外务省次官林董也不在场,哥屈米德便提出第二天再来传达,但是第二天,哥屈米德并没有来,而是说临时有事,不能脱身,要使馆馆员通知日方,22日相见。

22日一大早,哥屈米德就来到日本外务省会见林董,声称:“因有要事,希急速直接会见能够代表日本政府做确实答复之国务大臣,即总理大臣或外务大臣。”

林董回答:“外务大臣因病不能立即接见,希将会见之事由告知本官,由本官急速转告大臣。”

哥屈米德说:“如果如此,俊与其他同僚商议后,下午再来外务省。”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8)

4至22日午后1点半,德国公使再次赴日本外务省表示改日会见。

德国公使之所以一再要求延迟会见时间,主要是因为俄、法两国公使还没有接到本国政府之训令。

为营造共同的干涉气氛,哥屈米德不能不拖延。

二十三日,俄国外交大臣罗拔诺夫会晤法、德两国驻俄公使、声明“俄国政府决定以友谊方式,立即向日本政府提出不要永久占领中国本土的请求……希望法、德两国加入这行动。”

“如日本不接受此项忠告、俄国正考虑三国对日本采取共同军事行动”。

德国认同了俄国的提议,法国为了巩固俄法同盟和乘机渔利,也同意参加三国的联合干涉。

俄、法、德三国驻日公使联袂赴日本外务省,向日本政府提出“友谊劝告”、要求日本放弃永久占领辽东平原,并限15日内给予答复。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19)

与此同时,又向日本施加军事压力,俄国政府命令在日本港口停泊的所有俄国舰艇,在24小时内做好随时起锚的准备。

在烟台和神户集中了大量军舰进行示威。

德皇也下令在中国沿海的舰队司令,将军舰集中到华北港湾,与俄国舰队保持联系。

俄国代理海军大臣契哈乞夫威吓说:“俄国的舰队是强大的,士气是高昂的。无须进行大规模作战,便可把日本的海上联系切断。”

三国的联合干涉大大出乎日本意料,它对德国态度骤变尤感吃惊。

8个多月的对华侵略战争,消耗了日本大量的人力、物力。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0)

日本陷于内外交困中,这时,如果断然拒绝“劝告”,势必遭到武力干涉;但又不甘心全盘接受三国要求。

于是,便施展纵横捭阖的外交手腕,企图拉拢美、英等国来对三国的联合干涉进行牵制。

美国与日本是盟友,一贯支持日本侵略中国。

于是,为了对付俄、德、法三国的干涉,日本想拉拢美、英等国,结成反干涉的联合阵线。

但是“英国政府决定对此事件不进行任何干涉”等委婉的外交辞令拒绝了日本的要求。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1)

美国政府虽愿意支持日本,但感到无力面对三国的联合行动。

特别是英国的冷淡态度,使美国也有所顾忌。

只好向日本表示,可以“指令美国驻华公使,劝告中国政府批准条约”,至于援助日本则必须“与美国之局外中立无抵触”。

日本的要求同样被美国以暧昧的外交手法拒绝了。

眼看英美都没有办法帮自己,在俄国、德国和法国的压力下,日本不得不低头。

在三国的外交压力和军事威慑之下,日本首相伊藤博文感到山穷水尽、黔驴技穷了。

他只好于5月5日分别照会俄、德、法三国政府,声称:鉴于俄、德、法三国政府的友谊忠告,约定放弃占领辽东半岛。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2)

日本虽然迫于三国压力,放弃占领辽东半岛,但内心却是“意存要挟,索望其奢”,并不是真的想归还。

最初提出赎辽代价为一万万两,企图以如此巨额的偿金,迫使中国望而却步,达到既长期占领,又使三国无话可说的目的,但这个伎俩被俄国识破,俄国与德、法协商后,向日本提出“还辽”大纲。

八月二十六日,清廷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与日本谈判归还辽东事宜,从九月初三开始,关于归还辽东半岛问题的谈判正式举行。

李鸿章在谈判中一再要求减少赔款,日本则按与三国事先商定的条件,丝毫不作让步。

九月二十二日,清政府被迫签订了《辽南条约》6款及《议订专条》,然后用3000万两白银的昂贵代价,赎回辽东半岛。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3)

三国干涉还辽,实质上是帝国主义国家对辽东半岛进行哄抢的一场外交争夺战。

三国干涉还辽是帝国主义列强为争夺中国领土和权益而进行的激烈争斗,是19世纪末列强瓜分中国狂潮的开端。

这次干涉活动,完全暴露了俄国侵占中国东北的贪婪野心,是俄国企图独霸中国东北的一个重要步骤。

俄国以干涉还辽有功为借口,不断寻找机会向清政府索取“报酬",霸占了旅顺和大连。

日本被迫撤出辽东,当然不会善罢甘休,日俄争夺中国东北的战争也因此而不可避免。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4)

落后就要挨打

有清一代走到最后,不知道和列强签订了多少丧权辱国的条约,每一个条约,蚕食的都是大清百姓的血肉,蚕食的都是中华大地上贫苦百姓的血肉。

毛主席曾说过,落后就要挨打,曾经的大清五里河帝国主义抗衡,但现在的中国已经是独立的大国了,如果还有人妄图干涉我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一定没有好下场。

日本帝国主义全面侵华形势地图(日本曾归还清朝3万平方公里土地)(25)

参考资料

《晚清外交七十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