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

清明节又叫踏青节,在仲春与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后的第108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节日之一,是祭祖和扫墓的日子。中华民族传统的清明节大约始于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

1.清明是一个节气

清明最开始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气。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

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每年三月初一前后,公历4月4至6日,太阳到达黄经15°时为清明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三月节物至此时,皆以洁齐而清明矣。”按现行公历,目前清明节位于4月4日、4月5日、4月6日三天中的一天。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2)

《岁时百问》中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历书》:“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清明一到,气温升高,正是春耕的大好时节,故有“清明前后,种瓜点豆”之说。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3)

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二十四节气是中国古代天文学家和民众在生活和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气候规律,比较适宜地反映了一年四季气温、物候、降雨等方面的变化,对人们依时安排农耕、蚕桑等活动有不可或缺的指导意义。到了清明,气温变暖,降雨增多,正是春耕春种的大好时节。所以清明对于古代农业生产而言是一个重要的节气。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4)

农谚说 “清明前后,点瓜种豆”、“植树造林,莫过清明”,正是说的这个道理。东汉崔《四民月令》记载:“清明节,命蚕妾,治蚕室”说的是这时开始准备养蚕。其中的“清明节”还只是一个节气,不是节日。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5)

此时春暖花开,万物复苏,天清地明,正是春游踏青的好时节。踏青早在唐代就已开始,历代承袭成为习惯。踏青除了欣赏大自然的湖光山色、春光美景之外,还开展各种文娱活动,增添生活情趣。

2.纪念介子推的寒食节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6)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流亡国外,饥饿难忍时介子推从自己腿上割下一块肉给重耳做了一碗肉汤。重耳做了国君,欲重赏介子推,介子推悄悄躲到山上不见。重耳想用烟把他熏下来,结果介子推死了,还留下了一血书是:“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长清明。”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7)

为了纪念介子推,晋文公就把这天定为寒食节,把寒食节的后一天定为清明节。在山西大部分地区是在清明节前一天过寒食节;榆社县等地是在清明节前两天过寒食节;垣曲县还讲究清明节前一天为寒食节,前二天为小寒食。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8)

唐玄宗颁布政令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开元)二十四年(736)二月二十一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唐会要》卷八十二),按大历十二年(777)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自今以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到贞元六年(790),假日加到七天。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9)

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

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北宋庞元英《文昌杂录》卷一记载:“祠部休假岁凡七十有六日,元日、寒食、冬至各七日。”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0)

南宋陈元靓《岁时广记》卷十五引宋吕原明《岁时杂记》说:“清明前二日为寒食节,前后各三日,凡假七日。而民间以一百四日禁火,谓之私寒食,又谓之大寒食。北人皆以此日扫祭先茔,经月不绝,俗有寒食一月节之谚。”

3.春季的祭祖节

清明节与除夕、重阳节、中元节(除、清、九、盂)是中国传统节日里祭祖的四大节日。春季祭祖是几千年来中国的传统习俗,冬去春来,清明时节,草木萌生,人们到先人的坟墓,会亲自察看坟墓是否因雨季来临而塌陷,或被狐兔穿穴打洞。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1)

在祭扫时,给坟墓铲除杂草,添加新土,供上祭品烧猪,燃香奠酒,焚烧纸钱及举行简单的祭祀仪式以表示对祖先的怀念。

后来,由于清明与寒食的日子接近,而寒食是民间禁火扫墓的日子,渐渐的,寒食与清明就合二为一了。而寒食既成为清明的别称,也变成为清明时节的一个习俗,清明之日不动烟火,只吃凉的食品。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2)

唐玄宗开元二十年诏令天下,“寒食上墓”,从此寒食与清明完全经由官方相接,后来就逐渐传成清明扫墓了。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3)

1935年中华民国政府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2006年5月20日,中国文化部申报的清明节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4)

2007年12月7日,国务院第198次常务会议通过了修改《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决定,其中规定“清明节,放假1天(农历清明当日),2008年,清明节正式成为法定节假日,放假一天。2009年,又改为三天。2014年清明节假期为4月5日至4月七日。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5)

历史人物介子推的故事(忠臣介子推的一个逃隐悲剧)(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