蚶子的区别(怎么去区分蚶子)
在沿海地区都有蚶子,辽南地区叫毛蛤,毛蚬子,见识多了后发现还挺麻烦,因为这个蚶子分几种,以往的贝类学把中国经济蚶类分成三种,泥蚶,毛蚶,魁蚶…泥蚶好分,在浙江象山湾泥质滩涂里我唯一一次赶海的收获品就是拾到一个不到2厘米的小泥蚶豆,泥蚶成体比较小,而且放射肋比较粗,条数20条左右,壳面没有毛状物。我认为泥蚶在辽宁沿海区不产或产量极小,感觉市场上没有。毛蚶成体约4.5厘米,壳上有毛缘,壳面放射肋条约32条在右,是全国性滩涂常见品种,河北黄骅有个古贝壳岗,就是远古时代毛蚶贝壳形成的,1988年启东毛蚶污染导致上海甲肝暴发…
在北黄海和日本海3一10米深水域底部还生活着一种魁蚶,日人叫赤贝,成体大,壳宽可达10厘米,,日料常用赤贝,相比成体价值大一些,国内曾经吊笼养殖,养殖周期2年;长岛海区用挂袋法一度能采到大量天然苗,也有人工育苗用来养殖。
记得早年服务的一家养殖公司看到市场卖庄河地方毛蚬子,拿了几个样品让我去鉴别是毛蚶还是魁蚶,查资料,数放射肋,不是毛蚶的32,是接近魁蚶的38-40,定为魁蚶后,老板一口气进入12万斤,没几天就开始天天分这东西,养不活!大量碎壳,全处理了。一般认为毛蚶放射肋数为32左右,魁蚶放射肋数为42左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