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

本文看点:

“自由与规则”就像是孩子和大人一起玩儿“绑腿走”,只有两个人频率和谐了,才能更快速地前进。这个方式要怎样运用在家庭和日常对孩子的教导当中?我们又该如何在给足孩子自由的同时,又使他们熟知这些规则?希望今天的文章能给你一些启发!

周五 | 观点

全文共5159字,阅读时间13分钟

好多朋友很认同“爱和自由”的教育理念,但却经常有疑惑,觉得实操起来很费力,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尤其是“自由”与“规则”如何平衡,两者之间的“度”在哪里,总是摸不清楚。

我实操了4年的“爱与自由”理念,对“自由”和“规则”的把握从迷茫到清晰,积累了一些心得。这篇文章就来说一说。

谈“自由”和“规则”的度,首先得把这两个概念的含义弄明白:什么是自由?什么是规则?

我是这样理解的:

自由指的是个人的权利;

规则指的是个人在群体中的义务。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1)

比如说我们要买衣服,买什么牌子、价位、颜色、款式等都是我们的自由,但买衣服必须付钱,不能偷衣服,就是规则。

自由是个人在不伤害和破坏公共秩序的条件下的行为(买什么东西),规则就是划定“公共秩序”的条款(不能偷盗)。我们知道,公共秩序指导着社会运转,人在秩序的保护下,才能安全和有安全感。

在家庭中,每个人都是独立的“个人”,家庭就是“群体”,每个个体都享有自己的个人权利,同时也有遵守群体规则的义务。

家庭中的“自由”与“规则”,其实就是孩子社会化安全意识的初始阶段,在未来能够帮助到孩子成熟地融入进社会中,舒适地与群体为伴。

我们在用“自由与规则”的方式教导孩子的时候,就是在带着他们不断试探和熟悉个人与群体间的边界,让他们获取经验,最终通关。所以“自由与规则”绝不是一成不变的,也不是毫无冲突的,它正是时刻在变化,并且冲突不断的。

当我们面对孩子的时候,完全属于他们自己的事情让他们自己去做主,就是自由。

比如:几时吃饭、吃多少饭、吃什么菜、穿什么衣服、看多长时间电视、吃多少零食、几时吃零食、洗不洗澡等等这些,就属于孩子的个人自由。

而那些牵扯到家庭共同行为的时候,就需要拟定家庭规则来确定每个人的义务,形成群体规则。

比如:吃饭时不可以看电视、手机;不可以一边吃饭一边吃零食;不可以未经他人同意随意使用他人的个人物品或翻阅隐私等等。

这里没有绝对的标准说规则必须要是什么样子的。每个家庭都是先于孩子存在的,都有原始的未明文规定但大家都墨守的群体规则,每个家庭都有差异。我们要做的是

1,带孩子熟悉这些规则;

2,与他一起制定新的规则。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2)

在这个过程中,大人要做的,就是从孩子的个人权利中退出去,然后捍卫群体的规则,陪伴孩子度过阵痛期。许多家长觉得给了孩子自由后就会和规则碰撞,生出矛盾,就是在这三点中没有做到位。

比如在几点吃零食、吃多少、几点看电视、看多少等个人问题上去越界干涉;又在应该捍卫的事情,比如不可以随意拿别人的东西,不可以在吃饭时看电视等家庭规则中无原则让步或者使用暴力;更有在孩子越界、反叛规则时冷嘲热讽,负面攻击(比如“我就说他不会听的,看吧,果然这样”之类的话),从而导致孩子参与到群体中时秩序混乱,信心受挫,逐渐发展至“很没有规则意识”的现象中去。

家长们可能有疑问了:他自己事都让他自己决定,那岂不是毫无节制了?比如吃零食,我家孩子一不管他肯定就会不停地吃,饭都不吃了,对成长影响太大了,不能不管。比如看电视,那么伤眼睛还不活动大脑,让他一直看,能看一整天不动的!

有时候情况确实如此。

当孩子首次接触非常吸引他的事物时,或长期被限制未得到满足时,大概率会显示出“沉迷”的状态。这也是很多家长受不了的阶段。其实只要耐心挺过这一段混乱期,孩子会很快地找准节奏,找到正常的秩序。

这就是尹建莉老师的教育主张:自由的孩子最自觉。我想给这句话做一个补充:自由的孩子最自觉,前提是这个孩子是被信任的。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3)

家长们很容易预设一个前提:孩子一旦获得自由,便会如脱缰的野马,再难管束。所以在尝试给孩子自由的时候,一看到自由换来了失控,便立马变脸,伸手管束起来,并用“我们之前说好的,你没有遵守约定”之类的话去指责孩子,从而传递给孩子一个信息:你是不值得信任的。

这种“不值得被信任”的信息大概率会激起孩子的逆反心理(专门去作对),或破罐破摔的心理(反正我都这样了,那就继续吧)。

育儿界的名言:你眼中的孩子是什么样的,他就会成长为什么样。用在这里非常合适。

真正放开手脚,打从心里相信孩子自己可以调整好自己、管理好自己的父母,传达给孩子的是:你是值得被信任的。

这会增加孩子的自尊。

一个拥有自尊的人总不希望失去它的,所以他会回报你的信任——让自己看起来很不错。

那么,信任的力量有多大呢?就以我儿子笑笑来举例吧。

笑笑从2岁起,就拥有了零食自由。我们家的零食箱从来都是满的,里面全是他爱吃的零食。他随时可吃,数量不限。

这导致他无限度地吃零食了吗?——没有。

在充分满足和自由的情况下,他一般吃多少拿多少,不吃就不拿,看着好像时间线很长,但其实他想得起来吃零食的时候一天就两次,每次吃得也并不多。去超市也从来不会把眼睛挂在货架上,更不会撒泼打滚一定要买某样零食。

我记得他3岁后可以吃果冻了,吸吸果冻,一吃就惊艳了,每天都要吃。一开始他也吃挺多,慢慢地,他每次吃吸吸果冻的量稳定在了2个。吃2个,买的时候也只拿2个。有一天我们在超市买果冻,我见他就拿2个,便说,你可以多拿几个的。他说,不用,我就要2个。我又提醒他可以拿旁边的大袋装,谁知他看了一眼说,我就买小的,大的太大了我吃不完。

我在笑笑身上看到,在让他随便吃零食,实现零食自由时,他自己就进入到了大人们期待的“有规则”的状态里去了。“一次只吃多少”这个规则不是大人与他争斗来的,而是他在不断地食用零食的过程中,了解自己,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发形成的。孩子和家长,两个规则,不谋而合。同时,他也很乐意遵守家中的零食规则:吃饭时不能吃零食。没有训斥与要求,更没有对抗,我一说,他就应了。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4)

再举一个看手机的例子,这个比较复杂一点。

笑笑有一段时间特别喜欢卷帘门,也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每天都要在B站看卷帘门视频。在不限定观看时间和时长一段时间后,他做到了自己看到不想看了就关掉,玩儿别的去。

后来爸爸觉得他每天看的时间有点长(超过2个小时),担心他的眼睛,便与他商议每天只看半小时。他同意了,每天看到半小时就自己关了。慢慢地,他觉得半个小时看不够,我们又商议观看时间调到1个小时。直到现在,他每天看手机视频的时间就保持在1个小时,他想看的时候我就把手机给他,到时间他自己还给我。(设置的闹钟)

看手机我们会有很多的限制,比如不能去看小视频(会担心一些恶俗暴力内容),然后就会在他的观看时间内把手机全权交给他,不会在旁边盯着。他从来都是遵守约定的,不小心点到小视频都会关掉。虽然有很多限制,但我们给到了他充分的信任——他可以在属于他的时间中自由支配手机这个工具,没有人去检查他是否说到做到。我们给他尊重与信任,他也给到我们非常棒的回馈。

不管是吃零食,或者看手机,我们绝不是一上来就有秩序的,都是经过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的混乱期和试探期。比如让他随便看,中间有过尝试设定时间,但是他并没有做到。这样的情况不止一次,而是很多很多。但整个过程,我肯定是身心合一地信任他的,没做到没关系,就当事情没有发生过,我们接着再来。这就是前面提到的,带着孩子试探、熟悉规则边界的过程。

看到这里,可能有的家长会疑惑了:看起来,我好像还是在限制孩子啊,并没有给到他完全的自由。比如3岁才吃果冻,不能看小视频等等。

这里就涉及到小朋友作为一个未成年,正在学习社会技能的角色的特殊性。他们正在需要家长引导、教育的时候。自由并不是说要家长放弃自己的教导权和管理权,那不叫自由,那叫不负责任。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5)

我们必须明白,更要让孩子明白,在很多事情上,家长是拥有解释权的。我们必须对他们的安全负责,必须引导他们认识这个世界,走入这个世界,必须让他们知道我们目前具有一定的权威性,可以为他们的成长做出相应指导。我们既是爸爸妈妈,又是他们亲密的伙伴,还是他们成长的老师。从这个角度来说,没有绝对的自由。

成人在法律、社会道德及各种层次的生存准则构成的规则圈圈中享受自由,才能不失方向,感到安全。孩子也是的,他们只有在父母、家庭、学校所构成的规则中享受自由,才能有实实在在的方向感,知道自己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逐渐感受到自己对自身、生活的掌控感,逐渐自信地生存。

这就是《发展心理学》所提倡的:权威型家长带给孩子的安全感。

那生活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事,如何确认自由与规则的条件呢?我用的是这个准则:安全、道德、不伤害自己和他人。

1、分清孩子的首要目的——是否是安全的、不道德的,伤害自己和他人的。

2、分清我们的首要诉求——安全的,道德的,不伤害自己和他人的。

在这两个标准外的,就是自由。在这两个标准内的,就是规则。比如我们对小视频的暴力、色情内容的担忧,就属于“不安全”的,就需要设定规则。

我们小区中间有个浅水湖,小朋友们都想往湖边去,但都不被同意,那里是小朋友的禁区。笑笑不到2岁时特别喜欢去那里。我就套用了上面的原则,去湖边是不道德的吗?显然不是的。去湖边是在伤害自己和他人吗?显然不是的。去湖边安全吗?湖边安全,湖里不安全。

于是规则就有了,我与他约定,我们可以去湖边,但是不可以往水里走。1岁多的小朋友出色地完成了我们的约定,那段时间我们在湖边玩耍得很愉快。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6)

他1岁多的时候还喜欢坐电梯,坐电梯的时候还要站在离门很近的位置,观察门开、关的状态。上面的原则是这么套用的:坐电梯和离门很近观察道德吗?观察是道德的,不停坐电梯堵在门口可能会影响到别人;这件事是伤害自己和他人的吗?不是的;这件事安全吗?太靠近电梯门会存在一些安全隐患。

于是我们的规则就是根据上面的信息来制定的:我们不可以打扰他人,于是只能去小区商业区没有人乘坐的电梯里观察;靠近电梯门是可以的,但绝对不可以伸手去摸电梯门,也不可以在开关门时把手放在门缝间,也不可以将头和身体靠在门上,我必须要保证他的安全。

明晰了规则与自由的界限后,1岁多的孩子一次都没有犯过禁。有好几次我看着他把手抬起来,心都揪起来了,但忍住没有开口去提醒他——结果他只是抬抬手而已。

看到这里大家可能明白了,孩子在面对一件事时,会有一个主要诉求,当他拥有这个主要诉求的自由时,别的规则就很容易去接受。比如他的主要诉求是看卷帘门视频,我满足他看卷帘门的同时要求他不看小视频,他当然愿意啊,因为他本来就不是要看小视频的。

自由和规则成功的第一要素就是信任,真正的信任需要家长在语言和行动上都忍耐、克制,不要那么着急地去判定他、打断他 、指导他。给他充分的时间和空间,让他明白自由与规则的奥秘。

我们家是从小养成的,尚且有许多的冲突和磕绊,如果是从小就长成在各种混乱中的孩子,半路转向“自由与规则”,更会经历不断的错误和挑战,在我们不信任孩子的同时,孩子也不信任我们,他们会有很长一段时间的试探期,来试探我们是否是真的改变,这需要家长耐心地不断给予机会和真诚的包容。

在规则下的自由才是真的自由(自由与规则)(7)

最后,再啰嗦一下,“自由和规则”不是独立存在的一个操作准则,更不是让孩子变乖、变听话的育儿神器,相反,施行“自由与规则”反而会给家庭带来许多考验和麻烦,它需要家庭具备相应的育儿理念才会不出现问题。否则只会适得其反。我们家就是在一个很纯粹的环境中,才还算成功地施行这一理念的——家里没有老人,父母理念一致。

我们要清楚:家庭成员之间相互影响的力量大得超过我们的想象。如果家中反对力量比较雄厚,那不建议一意孤行地去实行这一理念,去寻找适合自己家庭环境的方式会更靠谱一些。

就算是施行“自由与规则”的家庭也存在不同的容纳度,所以绝对没有一个适行万家的“度”的。比如笑笑在有段时间不想洗澡,按照我对自由与规则的定义,他就半年都没洗(一段时间会清洗私处),到现在也自然回到了天天洗澡的状态。我相信,很多家庭无法保障这一“自由”,但肯定也会有办法商讨出别的“自由”来,这个弹性比路飞的橡胶力还大。

“自由和规则”有点像父母和孩子一起玩儿绑腿走,只有两个人频率和谐了,才能快速前进,不然就相互拉拽着,怎么走都不舒服,越走越痛。而孩子因为更小,能力更差一些,是更需要做家长的俯身下来,放慢脚步去迁就他们,才能有效和谐的。

作者 | 殷泽莎

全职妈妈,家有3岁半男孩儿一枚。在鸡飞狗跳中努力学习中。


互动话题

你的家庭对“自由和规则”是如何定义的?你和孩子之间是否达成了信任和平衡的关系?今天的文章是否能给你一些启发?欢迎和我们留言分享你的经历和想法!

拓展阅读

这样的方法告诉孩子,孩子就有可能成为学霸

文学创作和科学研究,靠天赋还是靠学习?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