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好最优秀的后浪(后浪的自我修养)

真正有价值的产品思维,往往在产品之外。

今年开始,我进入了几乎996的工作状态,我每天都把时间花在项目上疯狂输出,写作和思考时间被极度压缩,整个人忙碌,却缺少收获。

在这种情况下,我面临的问题就不再是学什么、思考什么,而是在有限的时间内,怎么学更有效的东西,怎么思考最关键的问题。

我发现只有更好地安排自己工作的优先级,我才能有一丝丝可能性来继续学习成长。

在焦头烂额的情况下,能提升我产品水平的方法,已经不在做产品本身了,而在于思考、认知、视角和价值观

于是就有了这篇文章。

我会总结这五个月,焦头烂额的生活和苦战的经验,再谈谈如何高效学习和思考,如何面对周遭无法改变的现实,关心却不再焦虑。

具体会总结当代青年人的三大处境,再从生活观、工作观、思考观三个方面给出建议。

这篇文章对于每个人突破瓶颈,享受时代红利,都会有很好的参考价值。

希望大家可以抽十分钟看完,一起发掘内心对抗焦虑的力量。

「时代焦虑」

”你拖更多久了?“、“涨粉了吗”、“阅读量破千了吗”、“今年有十万加吗”

每每被这样问,焦虑感油然而生。

尤其是当拥有了一些过去的成绩时,难免会有期待每一次都比上一次好,但越比较,就越焦虑。

焦虑来自于期待下一次可以“更好”,为了评判“更好”,我开始用一个个数据(阅读量、点赞率、转发率)和反馈来衡量定义“更好”,同时给自己打上各种各样的标签。

做好最优秀的后浪(后浪的自我修养)(1)

这仅仅是我作为「自媒体人」这一千万角色之一的生活状态,而这种「数据分析」、「焦虑」、「活在未来」的人生,正是我们之中相当一部分人,正在经历的人生。

我们总是:拥有越多,反而焦虑越多,快乐越少。

尤其是最近B站关于前浪和后浪的探讨,在某种程度上也点燃了对这种焦虑的审视,更加让每个人都思考:

到底谁才是后浪?后浪应该过怎样的人生?

企业把持技术(云视频)借助一个个产品(B站),击穿一个个圈层的群体(二次元),再破圈融合其它群体,最终企业和产品走向平台化。

做好最优秀的后浪(后浪的自我修养)(2)

前浪对后浪的对话,标志着B站正式破圈,并且顺应时代潮流,导演了两个群体的对话。这次之后,很多人都说,B站再也不是小破站了。

不管你喜不喜欢,B站已经决定向主流圈层、中青年圈层迈进。不管你认不认可,广告中对于后浪似是而非的定义,都让我们思考,到底谁才是真正的后浪?如何才能做一朵合格的后浪?

前24小时正能量转发的背后,随之而来的是两三周对于现状、困难、圈层关系的发酵和思考。解读出了鸡汤、阴谋、傲慢、无礼和谄媚。各自媒体争相狂欢,分食热点带来的红利。这就是这个时代标志性的某一个事实:

掌握话语权的玩家抛出热点,媒体跟风发酵赚个盆满钵满,用户付出注意力,获得短暂满足和长期焦虑。

这看起来好像有点绝望,但这种长期焦虑的人生已经席卷了所谓的「后浪」群体,TA们一般有以下特质:

「工作优先的奋斗人生」

“劳资的人生只有工作”

“我现在只想搞钱”

这种自我标榜相信大家都听过,甚至自己也说过。

实话实说,我也是这个群体的一员。

我无比信仰企业、科学、技术、人才和创新,我认为人生除了在工作中创造价值,其它活动都是可有可无的附属体验品。

另一方面,世界顶尖的企业,都在宣导「Always Day One」和「福报」类似的价值观,鼓励我们用终生创业精神,获得物质的丰收、财富的自由。

但财富自由是少数,更多时候我们看见了各种中年危机的典型、各种过劳出问题的案例,会发现想搞钱并不能让我们搞到钱,想搞钱只能让我们更浮躁,更经不起压力和打击,而人心浮躁并不能求仁得仁。

所以还是要思考:

到底什么样的人生才是真正「有价值」的人生,如何不焦虑地搞到钱?

一个事实是,工作的价值和效率,并不完全决定于时长。但时长,仿佛是最方便衡量产出和态度的数据指标。于是抱着不错杀的心态,越来越多的人选择用时长来标志奋斗。这种情况下,本该劳逸结合的精力管理化为乌有,肉体和精神被禁锢在一个个格子间,无限被拉长虚度。

所以最可贵的不是财富自由,因为即使有财富,也没有欲望和精力去享受。反倒是精力自由变成了一种顺理成章的追求。

「连接一切却更孤独」

互联网的大规模应用,消除了人与人之间沟通的物理界线,连接了一个个物理圈层,让南方的人可以和北方的人实时通讯连接,从点对点,到多点互联。

而这些圈层的人连接后,却没有融合趋同,而是形成了新的一个个互联网圈层,比如热爱运动的直男、美妆大佬、女性先锋,TA们分散在豆瓣、虎扑等产品圈子内。

这说明,圈层是永远存在的,和连接方式和连接程度无关。想一起玩的人,只要有机会,都会第一时间奔向彼此。而同一屋檐下的人,也可能因为合不来而不再说话。

这个现象落实到我们每个人身上:我们下载了更多的App,也认识了更多人、连接了更多人、加到了更多的微信。我们以为,微信好友就会让自己不孤独。但平均下来上千人的朋友列表里,每年发过信息的不过二三百人。

虽然触达各个圈层的权力和机会我们都拥有,但如果没有融入任何一个圈层,我们还是会感觉到孤独。

「内容爆炸却精神匮乏」

习惯生活在社交网络,用微博、图片、短视频表达自己,但这些三言两语的背后,其实空无一物,只有无数个社交平台互动数据KPI的繁荣。

信息碎片化了,大家发声更频繁了,听者也更多了,噪音也更多了。

为什么信息碎片化?

因为偏低门槛的内容和创作,才能带来高频次的互动和信息,让用户产生更强的上瘾效应,给平台带来更高的估值和更多的资本。

但从效用上讲,三言两语的这种碎片化内容,很难经得住思考和推敲,难以承载沟通含义。

我们对同一件事的观点,几个小时就能反转数次,偶尔某一个瞬间的灵感和感想,写成了三言两语,好像更加经不起考究。

三言两语带给我们的,不是沟通,而是更多的误会和不理解。

我们无数次在微信被轰炸,和别人打字、语音聊天,但往往是见面一句话的事情,两个人却在微信你来我往地扯了十几分钟。

这实际上造成的沟通效用增量,少之又少,成本倒是妥妥增加了。

沟通更简单,更容易触达了,但我们沟通时候更累了。我们已经习惯于触达,却忘记了如何表达,忘记了什么时候该用什么方式表达。

沟通的重心在于表达,而不是触达。

所以社交网络,是这个时代的光荣产物,但并不是这个时代人的一种好的生活方式。

我们学会了在社交网络扬长避短,碎片化自己、片面化突出自己的长处(INS图片美化下的社交),一步步描绘了想象中的自己,却不再有精力活成想象中自己的样子。

做好最优秀的后浪(后浪的自我修养)(3)

总结起来,这个时代的我们:应该奋斗却活成了只会奋斗的人,应该深入到某处栖息却浅尝辄止,应该珍惜机会沟通却本末倒置。

我并不是什么哲人先贤,虽然我在朝着这个方向努力。但既然抛出了问题,我想我应该从我的角度给出解答。这些解答是我这几个月苦思的结果,希望能给你灵感。

「生活观:抵达灵魂的边境」

这个灵感我是在海拔4000多米的香格里拉雪山中找到的。

在无限996的循环中,想找一个安静抽离的空间透透气,放空一下。

看到「既下山」酒店的标语:抵达灵魂的边境,就选择了这里。

本来以为是赏心悦目,无限惬意的两天,变成了肉体极度痛苦的两天。

刚到酒店我就开始了严重的高原反应,大概每十次呼吸,呕吐感就会出现一次。期间吸了四个氧气枕,吃了两瓶红景天胶囊。

在高原反应折磨了48小时之后,我真实感觉到了肉体的痛苦,所以真的有那么几小时,实实在在抵达了灵魂的边境:那里什么都没有,只有我需要氧气,我想舒畅地呼吸。

在一个氧气稀薄,基本生存权力都受到挑战的环境下,我从呼吸开始,慢慢梳理思绪,丢掉了很多原本认为无比重要的东西。

所以,慢下来最好的方式,莫过于找一处和自然亲近的边境之地,未必要受肉体的折磨,但肉体的痛苦,确实是对于浮躁人生的当头棒喝。

这是一个不推荐,却极有效的方法。

当然如果你有幸无需遭受痛苦,还能欣赏到如此美丽的雪山,也请记得要感恩知足。

「工作观:低欲望的极简风格」

学会把减少自己的工作量作为目标,而不是追求完成更多的任务。

快乐不仅仅取决于获得,还取决于期望。期望100分,获得90分,还是遗憾。而期望60分,获得90分,就是惊喜了。

所以当你无法掌控获得的时候,降低期望是一种很好的提升快乐的方式。

但这并没有听上去那么悲壮,因为人的很多期望,是偏高的,不合理的。

并不需要对自我有多么克制,只要能找到这些不合理的期望,把他们降低,就已经可以让快乐指数,产生质变了。

即,从一个欲望爆棚的人,转化成一个欲望正常的平和之人,当然也要警惕陷入低欲望的恶性循环。

想在工作中创造更大价值,就要达到一种聚焦、踏实的状态。

要做到聚焦,需要放下对金钱、琐事的关心和欲望,把精力收回用在优先级最高的事情上。

要做到踏实,需要以终为始,把心思用在积累上,而不是被短期成果冲昏头脑。

「思考观:掌控自己的视角」

世界是客观的,但可以有一万种角度去解读。

正所谓,一千个读者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但更好解读的前提是,能拿到完整的客观信息。

但大部分人,能明确知道的,关于世界的客观现实,都是非常片面的,无异于盲人摸象。

自己信息少,诸多媒体又站在自己利益的角度解读、讲述片面事实,就又增加了我们和真相之间的距离。

同时,上面提到的信息孤岛,会导致新闻、消息传播时产生严重的回音室效应,让每个孤岛里的人,深信不疑世界的真相就是自己眼中的样子。

比如对于墨西哥人来说,他们之中70%都认为镜子中的自己非常好看,而在日本和韩国,这个比率要低很多很多。

做好最优秀的后浪(后浪的自我修养)(4)

这也是产品经理为什么要做用户研究,目的就是抛开刻板印象,打破认知圈层,补足决策所需的全面认知。

基于不同片面认知而引发的讨论,会带来极大的沟通成本。基于片面认知的产品设计,无异于闭门造车。

所以我们往往说,定义问题、统一认知,是沟通交流的第一步。

知道了认知和视角的重要性,就知道了保持清醒头脑的重要性。

既要警醒自己不能在信息不全的情况下妄下判断,也要警惕他人的观点是否是别有用心的臆断。

「总结一下」

焦虑和欲望在一定限度内,会帮助产出,但这个时代的焦虑和欲望已经有些过多了。

过多的焦虑和欲望,让内容浮躁,让工作KPI化,生活缺乏体会,人类不够快乐。

所以在成长的路上,快和多好像都不是答案,做人和做产品都一样。

就像做产品来说,不在于变和不变,甚至迭代快和不迭代都不是关键。关键的是在迭代过程中,有没有积累。

就像攀岩一样,先看路,再行动。行动的路上是横行、回退、向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找到了一条通往顶峰的路。

回退,收获了更好的视野。失败,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在长期来看,可能没有步步进步,但每一步都是向上生长的状态。

也许只有慢下来,重新审视生活、检视工作、掌控视角,我们才能突破焦虑的圈层,向上野蛮生长。

所以无论是产品还是内容,我仍将秉持最真实的思考,不去追逐浮躁的刺激。

100个人的关注,不如1个人发自内心的理解和认同。

如果你能看到这里,我相信你就是这百分之一,期待你的关注,感谢一路同行。

作于2020年5月17日 晚11点

愿诸君 平安喜乐 顺颂商祺


作者简介:花生酱|高级AI产品经理/《人人都是产品经理社区》专栏作家/产品思维倡导践行者/互联网行业观察者/一个不追热点只写深度的高效能原创作者/欢迎关注加微信交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