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好友添加策划方案(我加微信好友的几个原则)
人类社会的本质是人的连接,到了PC端、互联网和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与人之间的连接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多元化,各种各样的数据在连接着我们,让我们更好的了解社会、了解他人、了解自己。大数据的极致是高危的认知和连接,新媒体的极致是青春,网络传播的极致是共情。
从新媒体、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发展的角度来看,当今的社会是一个全员媒体的时代,可以说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也就是说,人人都是一个麦克风,一部手机就能构成一个传播平台。看看现在这么多自媒体你就知道了,每个人都已经被媒体化了,或者正在被媒体化。比如我自己,我的微信加了4000多个好友。在我朋友圈子里,算是一般的,我朋友圈子里有一个人,他的微信好友近2万个。微信里加了4000多个好友有什么好处呢?我基本上已经不依赖于传统的报纸或者是客户端来看新闻了,我基本上都是通过朋友圈就能知道这个世界发生了哪些事儿。
有朋友问我,你不开店、不做生意,朋友圈里这么多好友,你看不看得过来?我说我能看得过来呀!凡是在我朋友圈出现的内容,如果一个人发了一条朋友圈,我一般会回看他十条,如果发现这十条里都没有、有价值的信息,我一般就把他的朋友圈关闭了,这样在我的信息流里面,它将不会再出现。所以,我现在的朋友圈越来越有看头,非常的好看,一部手机就可以知道天下事。
在全员媒体时代,我加微信好友有几个基本的原则。
第一个原则:友好性原则。在微博里面,无论你写什么内容,你写完之后总有人上来骂你,你把他拉黑以后,他又换上马甲上来骂你,这就是微博的特点。但是,微信不是这样的,微信是一种建构的舆论系统,不管你在朋友圈发什么内容,也许大家都会给你点赞,大家可以试一下。比如:你发一条“我今天生病了,到医院排了半天的队,也没有看到医生。”结果大家还是给你点赞,并举起3个大母指;再比如:你发了一条“三千字的长篇经典文章”,几秒钟的时间,点赞的就有近10个人。这就是微信特别的地方。
第二个原则:成长性原则。虽然现在加某个人的时候,他可能是一个单位的一般职员或普通的企业主。但三五年之后,或者八年十年之后,他可能就是科长或者局长了,可能就是一个非常好的成长型企业主了。所以,现在碰到任何人,最最重的是要和他们连接起来。你现在无论走到哪里,一般没有看到哪个人再给你发名片了,要他的一个手机号也没有意义,所以,一般的做法都是把这个人加成微信好友。
比如,我在同学圈里,感觉一个人很靠谱,就添加成了好友。有一天晚上,他将我发到同学群里的文章认真看了几遍后,很善意的提醒我,这句话里多了一个“的”字,那一个句里有两个错别字,并划上圈建议我修改完善。
第三个原则:洞察性原则。朋友圈里,我需要和有洞察力的人成为微信好友。有预测能力的人就是有洞察力的人,一个人的能力不仅仅是解释过去,更重要的是能够洞察未来,我需要在芸芸众生中找到有洞察力的人。去年至今,我坐滴滴或代驾可能近100次,加了几个滴滴司机为好友。第一个滴滴司机,在我刚坐上车时就问我带身份证了吗?我很惊讶!他说:“你要去的目的地是机场,肯定是去乘坐飞机的,坐飞机就要带身份证,我担心你没有带身份证,你过会儿还得回家来取。”我当时一听,就觉得这个司机太贴心了,于是我就将他加成微信好友,以后我要用车的时候,我还可以直接在微信上喊他。另一个滴滴司机,他行走的路线比高德地图、百度地图行走的路线还能节约三分之一的时间,我觉得他的人脑已经超过了人工智能或者大数据。
第四个原则:草根性原则。我们不仅要加上级领导机关的人员、单位和外单位的同事,不仅仅要加很厉害的人、有名气的人,同时还要加那些需要被帮助的人,加上很多普通的人。我加了很多家乡人在成都创业的、打工的,有时间也会跟他们吹牛聊天或者聚会。有一天,我问一个打工的,一个月有多少钱的收入,他说一个月4000多块钱,除了房租,一个月还能够存上个1000多元,我问他4000多块钱的收入平常会用于网络消费吗?他告诉我,他在网上打赏。他说他在快手里喜欢一个女主播,每天晚上花一毛钱买一根虚拟的棒棒糖给这个女主播,一个月花三块钱。后来他为了表示自己是真爱粉,每个月就多花一块钱,后来他又发现支付宝可以半价,最终,他每个月花三块五角钱在快手里进行消费。
我是一个有26年军龄的老兵,尽管已经转业到地方工作,部队的领导换了一茬又一茬,加上部队调整改革,打破原来的建制进行了重新编队,但是仍然关心老部队的建设,所以我把以前的两个士官加为了微信好友,我想找原来的一些同事和朋友,他们都会千方百计的为我寻找。所以,你需要去关心草根的群体,只有这样,你才能真正知道社会当中,从最底层到最高层在发生什么事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