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

中国的青铜时代从公元前2000年左右开始,经历了夏、商、西周和春秋时代,大约15个世纪,为我们创造出辉煌的青铜艺术与文明,也为全世界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青铜时代”这个词是舶来品,是一个姓汤普森的丹麦人(1788-1865)最先使用,形容“以红铜或青铜制成武器和切割器”的时代。)

中国古代的青铜器因其艺术、史料研究等方面的巨大价值,在世界文明史上都占有重要的地位,也是近百年来中外收藏者狂热追逐的对象。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

商晚期安阳的青铜饕餮纹瓿在2017年美国纽约佳士得拍卖会上的成交价为2712500美元,折合人民币187695173元

古代“国之大事,在祀与戎”,商周时期是中国青铜冶铸业和青铜艺术的巅峰时期,这一时期贵族祭祀用的礼器和战争中的兵器都是青铜铸造,可见青铜器在当时社会中的地位。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2)

青铜器种类繁多,其中大的类别可分为兵器、食器、酒器、乐器、水器和杂器(比如铜镜等就归在这一类)。看到这里,很多人会问,这算是“遇到青铜”了,可“我为什么不是王者”?

当你走进博物馆欣赏精美的青铜器时,会遇到很多生僻字,有些就连平时“认字念半边”的口诀也失效了,怎么就忽然觉得,所有不认识的字都汇集到眼前了呢?

来,让我们一起读:鬲、甗、簋、盨、簠、觚、觯、斝、卣、彝、罍......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3)

我们今天只说说跟吃相关的食器和酒器。

食器

煮肉和盛肉器——鼎

“鼎”字不是生僻字,毕竟一言九鼎、钟鸣鼎食、鼎力相助这些词语还会经常用到的。但鉴于鼎在青铜器家族中的独一无二的地位,这里还是要说一下的。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4)

目前已知最重的青铜器——后母戊鼎(重832.84千克)

煮粥和盛粥器——鬲(li,读四声)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5)

商兽面纹分档圆肩青铜鬲

蒸饭器——甗(yan,读三声)

甗是一种复合型的蒸饭工具,分为上下两部分(有的可以完全分离,有的连体),上面的部分叫甑(zeng,读四声),用来盛米,下面的部分叫鬲,用来煮水,中间的篦有孔,可以通蒸汽于甑。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6)

中国国家博物馆藏青铜甗

这就是古代的蒸锅,跟我们现在食用的蒸锅是一个道理。那么早就出现的蒸锅(在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陶制的甗,距今7000多年),为中国人喜欢蒸煮食物的饮食习惯奠定了基础。

盛饭器——簋(gui,读三声)

簋是盛放煮熟的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资深吃货们看到“簋”字,可能首先想到的是北京小吃和小龙虾,毕竟北京簋街是出名的宵夜美食街。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7)

这是什么鬼?这还真是一个簋,还是所有簋中名气最大的一个——西周早期的利青铜簋,也叫武王征商簋

祭祀时,簋与鼎组合,表明贵族的地位,天子享九鼎八簋。

盛饭器——盨(xu,读三声)

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8)

西周晚期“师克”青铜盨

盨跟簋长得有点像,功能也差不多,但盨出现的时间比较晚,消失得又比较早。它出现于西周中后期,流行于西周晚期,到春秋初期已经基本消失。

盛饭器——簠(fu,读三声)

祭祀和宴飨时盛放黍、稷、稻、粱等饭食的器具。与簋的功能差不多,但簠为方形,簋为圆形。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9)

西周青铜簠

酒器

中国在商周时期就已经会酿酒了,甲骨文中就有“酒”这个字。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0)

甲骨文中的“酒”字

商人好酒,并因此亡国,西周时期的天子就曾告诫臣子们勿醉酒误事。青铜器中酒器的种类繁多,也凸显了酒在中国饮食中的地位。

饮酒器——觚(gu,读一声)

觚是一种喇叭形容器,有点类似现在的花瓶。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1)

商代青铜觚

酒杯——觯(zhi,读四声)

与现代的酒杯不同,觯有圆体的,也有扁体的,有的还有盖子。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2)

西周回纹青铜觯

盛酒器——斝(jia,读三声)

斝可以在一些仪式中盛酒,也可以温酒,没有盖子。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3)

商代兽面纹青铜斝

盛酒器——卣(you,读三声)

祭祀中专门盛放鬯(chang,读四声)酒的礼器,鬯酒是一种用香草酿造出的酒。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4)

饕餮纹青铜卣

盛酒器——方彝(yi,读二声)

有屋顶形盖子的方形盛酒器。方彝是一种很有特点的盛酒器,我们能从它的盖子上窥见到商周时期屋顶的样子。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5)

商代妇好墓中出土的青铜偶方彝

盛酒器——觥(gong,读一声)

觥是一种盛酒器,有盖。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6)

商代青铜觥

我们更加熟悉这个字,要多亏北宋的欧阳修在《醉翁亭记》中提到:“射者中;奕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觥”是盛酒的,而“筹”是行酒令的筹码,觥筹交错,可见当时饮酒的场面是多么热烈。

盛酒器——罍(lei,读二声)

罍是一种大型的盛酒器,这个字很神奇,它的下半部分“缶”(fou,读三声),也是一种盛酒器。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7)

大名鼎鼎的国宝“皿方罍”

“缶”字走进我们的视线还多亏大导演张艺谋在2008年北京夏季奥运会开幕式上的击缶表演。

有些人看着青铜其实是王者(才发现自己不是王者)(18)

击缶而歌 击缶而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