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美发活动(武汉无声美发屋)

中新网武汉7月6日电 题:武汉“无声美发屋”:巧手传递爱与美

作者 武一力

“剪短一点就行!”6日上午,武汉美发师叶雪静笑盈盈地接过客人手中的写字板和记号笔,递上茶水,比了个OK的手势,开始了一天的工作。

公益美发活动(武汉无声美发屋)(1)

图为叶雪静(左)和王卓超 张畅 摄

叶雪静今年43岁,是一名听障人士,在武汉市武昌区首义街道经营着一家“无声美发屋”。两岁半因病丧失听力的她,一直梦想着开一家美发店。2017年,她辗转多地拜师学艺,2018年10月,如愿在武汉徐东开了一家21平方米的美发屋。

精湛的技艺、贴心的服务,让叶雪静很快就在街坊邻居间树立起口碑。如今,她将美发屋搬至黄鹤楼附近的首义街道,面积扩展至130多平方米,吸纳了5名聋哑员工就业,提供美发、美甲等服务项目,日均顾客可达约200人。

公益美发活动(武汉无声美发屋)(2)

图为武汉“无声美发屋”通过文字与客人沟通 张畅 摄

记者6日来到这间“无声美发屋”看到,店面整洁明亮,听不到“欢迎光临”问候和喧哗的音乐,只见店员们满脸笑容地向客人致意,打着手势招呼他们入座,井然有序地开展工作。

为方便与客人交流,店里准备了写字板,写有水温、发型、颜色等关键词。随着客源越来越多,叶雪静还建立了3个顾客微信群,以便大家预约和沟通。

公益美发活动(武汉无声美发屋)(3)

图为叶雪静正在工作 张畅 摄

23岁小伙王卓超是“无声美发屋”的一名员工,2019年从太原来到武汉向叶雪静学习手艺,此后便留在店里工作。当天一早,王卓超正在为顾客张平安理发。“还是剪上回一样的发型?”他是店里唯一佩戴助听器的员工,能用简单的词句与客人沟通。仔细了解需求后,他拿着剪刀和梳子在发丝间翻飞,理发、洗发、吹发……一套操作行云流水,半个多小时后,一头干练的短发造型就完成了,张平安竖起大拇指。

自从张平安听说“无声美发屋”的故事后,便成了这儿的常客。“技术好、价格低、安静。他们身为残障人士,创业需要付出更多努力,他们肯吃苦、不服输的精神让我很受感动。”她说。

公益美发活动(武汉无声美发屋)(4)

图为武汉“无声美发屋” 张畅 摄

叶雪静通过打字告诉记者,自开业以来,“无声美发屋”受到了许多人的帮助和支持。有老顾客特地从十公里外来这里理发,有的邻居常和店员分享美食,街道工作人员也对美发屋照顾有加……

为了回报社会,工作之余,叶雪静和店员们还坚持志愿爱心服务。2020年疫情期间,她和员工们深入武汉多个社区,为居民义务理发。“我们希望能用自己的方式传递爱与美。”叶雪静表示。(完)

来源: 中国新闻网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