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粮票费用(看厦门市民消费变迁)

台海网12月3日讯 据厦门网报道 在大同路的居民楼,陈亚元30来平方米的客厅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旧物件:旧电唱机、旧收音机、旧报纸。这些老物件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岁月......

在陈亚元众多的藏品中,一张张褪色的粮票格外引人注目。对于许多年轻人来说,粮票这个词显得十分陌生,很多人都未曾见过它的真面目,但对于厦门老市民陈亚元来说,方寸之间,承载了太多的故事,有着说不完的话题。

陈亚元,生于1955年,曾任职于厦门总工会。在古钱币、粮票方面收藏颇丰。他说,粮票是国家发放的购粮凭证,必须凭粮票才能购买粮食。也就是说,在那个年代,如果你有钱没票证是买不到食物的,票证比钱还要重要。

回忆起“粮票时代”,陈亚元感慨万千:那时候,普通居民每月国家供应口粮24斤,花生油4市两。在职职工(含中学生)为28斤,重体力劳动者(搬运工、运动员)为32斤。并且要购买粮食,还必须有“三大证”,厦门市区商品购买证、户口证、粮证,缺一不可。此外,他们一家四口人,100多斤的粮票,必须精打细算,一在大同路的居民楼,陈亚元30来平的客厅里,摆放着琳琅满目的旧物件:旧电唱机、旧收音机、旧报纸。这些老物件静静地躺在那里,仿佛向人们诉说着曾经的沧桑岁月......部分口粮解决温饱问题,一部分兑换一些生活用品。

厦门粮票费用(看厦门市民消费变迁)(1)

“粮票时代”的三大证。厦门网记者沈斌摄

陈亚元说:“当时我们家煮饭非常节省,不是说像现在人吃饱,做饭煮得很稀,有饭吃就行了。要做到细水长流,如果出现月头大吃大喝,月底全家饿肚皮,那就非常糟糕了。”

随着改革开放,物资慢慢丰富起来,商品市场开始活跃,市场上的商品开始逐渐敞开供应,曾经严格的票证制度越来越松动,国家逐步缩小了消费品定量配给的范围。

家住湖里的林建华,是一位地道的老厦门人。在厦门生活了大半辈子,今年正好退休。林建华说,在1982年,虽然已经改革开放,但粮食等物质还不是很丰富。粮食还是计划供应,粮票还在使用。购买一些日用品不用票证了,但想买好点的东西改善生活也不是那么容易。

据林建华回忆,改革开放后,厦门有个商场叫友谊商店。在物质匮乏的年代,友谊商店是“高大上”的代表,很多东西只有在友谊商店凭华侨券才能买到。对于厦门人来说,在友谊商店购买自行车、缝纫机,买上两身时髦衣服,或者哪怕什么都不买,只是进去逛,都被视为很有面子的事。

林建华说,到了90年代,经济发展打破了物质短缺的困境,市面上的东西多了起来,很多东西不用到友谊商店也能买到,曾经时髦的友谊商店风光不再,几经异址,最后停业。此外,使用粮票的日子也一去不复返,粮票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线。如今,在儿子的帮助下,林建华开始网上购物消费,在刚过去的双11购物节,他也抢购不少生活用品,这样的生活在以前根本是无法想象的。

当被记者问及现在的生活和以前相比有什么变化时,林建华感慨地说,新中国成立这70年来,吃饭不再是吃饱,而是吃好,购物不再凭票,而是丰富的商品让你挑不过来。大家的生活水平越来越高,就是在短短这么几十年间发生的。

新中国成立70年来,厦门人生活中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变化,让人充满获得感,心怀感激。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厦门这座城市的发展与变迁的缩影;每一点进步的背后,都是新中国由从积贫积弱迈向繁荣富强的成长印记。(记者 沈斌)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