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为什么没有小种茶香甜(岩茶有茶沫是茶叶不好吗)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平时泡岩茶,我们会发现一个现象。
在茶汤的表面,经常会浮起一层泡沫。这层泡沫,也有个美丽的名字——茶沫。
说到茶沫,自古以来,争议不断。
惟兹初成,沫成华浮,焕如积雪,晔若春敷。
魏晋诗人的这首诗,给茶沫可是高度的评价。
这些浮沫,皎洁得跟雪一样,华丽得如同春天一样!
这是茶的精华所在啊!
就连陆羽,也对煮茶时产生的这层茶沫,褒奖有加。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
白话文翻译,说出陆羽内心的独白。
“沫饽”就是茶汤的“华”。薄的叫“沫”,厚的叫“饽”,细轻的叫“花”。
“花”的外貌,很像枣花在圆形的池塘上浮动,又像回环曲折的潭水、绿洲间新生的浮萍,又像晴朗天空中的鳞状浮云。
那“沫”,好似青苔浮在水边,又如菊花落入杯中。
瞧,字里行间,都是对茶沫这一物质的喜爱。
不过,也并非所有人,都觉得茶叶产生的浮沫,是好东西。
历史的车轮,到了宋朝。
那个茶文化鼎盛宋朝人,开始傲娇了,对茶沫有了不一样的看法。
候汤(即指烧水)最难,未熟则沫浮,过熟则茶沉,前世谓之蟹眼者,过熟汤也。
意思是说,茶只有在没煮熟的时候茶,才会有茶沫出现。
可见,茶沫也并非人见人爱。
到了现代,人们对茶沫的态度,又是如何呢?
一茶友就问了,“我的岩茶有茶沫,是茶叶不好吗?”
要知道岩茶出现茶沫,是好,是坏,首先要知道,茶沫它到底是什么。
《2》
01、茶沫,是什么?
所谓的茶沫,就是茶叶在冲泡之后,在汤水表面会产生的小气泡。
这就叫做茶沫。
其真实身份,是一种物质——茶皂素。
关于茶皂素的名词解释,在某百科有很多。
它有点像是皂素的存在,主要可起泡。
只是茶皂素和皂素不同,可饮用,并不影响品茶。
一款茶,会产生茶沫,还有可能是因为茶叶表面存在的茸毛。
这些绒毛,容易浸出,一旦遇到水就会自然地生出浮沫。故而一些白毫多的茶,经过冲泡后,也会产生比较多的茶沫。
这,是自然现象。
《3》
02、茶沫多寡,能说明品质吗?
不一定。
并不是说茶沫多的茶,品质就一定差。
结合日常冲泡,茶沫的产生,还受到冲泡手法的影响。
其中,注水就会直接影响到茶沫的数量。
通常,注水高更容易产生茶沫。
在水的冲击力之下,茶叶中的茶皂素会更多的释放,就像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的瀑布,在撞击到石块后,会泛起雪白的水花。
重力势能越大,激起的水花越大。
要是冲击力小,则是波澜不惊。
同样,低注水时,产生的茶沫数量也会少。
再者,在分茶时,手腕抬得过高,荡起的茶沫就会明显比低空倒茶时要多很多。
所以呢,有无茶沫,并不能说明茶叶品质好坏。
更不存在茶沫多,茶叶品质差的绝对说法。
《4》
03、鉴别岩茶优劣,不能只看茶沫
要是鉴别岩茶品质,只看茶沫的多寡,那喝茶将变得超级简单。
当然,也变得十分无趣。
比如,我们制定了一项规矩:茶沫多的,是好茶。
这样以来,评定茶叶优劣,简单了。
但对有的茶,就不公平了。
如在岩茶圈内,有一个公认的说法:肉桂茶中内含的茶皂素较多,冲泡之后的茶汤就是茶沫细碎且比较持久的。
如此来看,肉桂产生茶沫的概率就高的很多。
再进一步推测,普天之下的肉桂茶,都是好茶。
这将山场和工艺置于何地?
光靠茶沫判定岩茶品质,这将会产生多少冤假错案。
就比如之前遇到的不靠谱的评茶师,说大红袍茶汤不够刚猛,就说它不是好茶,是一样的道理。
将会有无数好茶,觉得十分冤屈。
《5》
04、我们该如何鉴别岩茶品质?
鉴别岩茶的品质,仍旧抛不开四个要素。
香、清、甘、活。
不论品种如何变化,茶沫数量多寡,这才是好茶的通用标准。
唯山场论,唯工艺论,到最后,还是无法抛开这四个要素去衡量岩茶品质。
那么,香、清、甘、活这四个字,该如何运用到现实喝茶中?
无外乎两大步骤。
闻、喝。
这是整个品茶中的精髓所在。
闻,是感受香气。
香气的体验,在于纯净、无杂味、无异味、持久。
并且很重要的一点——香气落水。
即你在杯盖上体会到的香气,在汤水中也要能捕捉到。
清,可理解为清纯、清爽、清透。
一个字,涵盖所有品鉴指标。
香气,清纯。
茶汤,清透。
回甘,清爽。
品茶时,则要关注茶汤的回甘与劲道。
回甘快且清爽,汤水劲道有活力,这就是好茶的雏形啦。
《6》
如果你的岩茶,冲泡过后,有不少的茶沫悬浮在水面上,也别着急判断茶品质。
将茶沫刮去后,正常冲泡。
揭盖闻香。
用嗅觉仔细体会,香气里是否有杂味,岩茶的香味,是否突出、持久、明显。
啜一口茶汤,充分调用每一个味蕾,感受汤水是否顺滑、甘醇。有无苦涩味、香气是否蕴含在水中。
若是这款茶,喝起来是香的,甜的,醇的,稠的,厚的,又何必在意它的泡沫数量多寡。
岩茶品质好与否,请锁定香清甘活。
不畏浮云遮望眼。
欢迎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或者直接手机端点击下方的“了解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归小陈茶事村姑陈(lanxiaoping1988)原创撰写,任何媒体未经允许不得转载,欢迎茶友们转发至朋友圈。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