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除毒瘾有什么方式(毒瘾是如何形成的)
瘾是什么?
汉字中的“瘾”字通常有两个意思:
第一个指的是由于中枢神经经常受到刺激而形成的习惯性,这一类通常具有很强的贬义色彩,毒瘾、烟瘾、酒瘾甚至是网瘾,在大多数人中严重都是很不健康的。
第二个意思是指比较浓厚的兴趣。瘾字在做第二个意思的时候一般比较中性,甚至有时候会被另一个近义字“痴”来替代,什么棋痴、武痴、书痴、诗痴之类的称呼甚至能让人产生一种对方很投入很专业的好感。
这里头对社会危害最大,最难戒除的瘾是毒瘾。
一日吸毒,十年戒毒,终生想毒。
一些厉害的毒品会在成瘾的过程中在你的神经系统中形成持久且顽固的成瘾记忆。
哪怕吸毒者经历了艰苦卓绝的戒毒过程,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可一旦接触到某些敏感物,这种关联性较强的成瘾记忆就会被再次唤醒,从而导致毒瘾发生,“戒后复吸”的可怕威胁导致很多戒毒者甚至会直接放弃戒毒。
很显然,想要彻底的消除毒瘾,必须要找到形成成瘾记忆的原理。
人的大脑是极为复杂的,上千亿的神经元有条不紊、各司其职,形成一条条具有特定功能的神经通路,人类作为万灵之长的主要原因:学习、思考、记忆、联想......这些能力都是通过这样一条条神经通路来实现的。
之前很早就有科研人员提出一种研究思路:能不能想个法子把和毒瘾有关的记忆消除掉呢?
这样或许能够从根源上帮助吸毒者戒除毒瘾,从此开始新的生活。
清除记忆听起来神奇,但实际上并不是天方夜谭。
2013年就有科研人员发现,给小白鼠服用甲基苯丙胺后,小白鼠形成的记忆和没服药的正常小鼠完全不同。
这是因为记忆形成过程中,要通过神经元传递反应,这其中有部分蛋白质也承担了功能。而药物改变了记忆所需的蛋白,从而“篡改”了记忆。
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找过毒瘾产生成瘾记忆的关键通路。
为此中国科学院深圳先进技术研究院的朱英杰团队通过小白鼠注射吗啡试验,利用病毒示踪技术和光纤记录方法,观察到了毒品记忆形成、提取和持续的过程,从而发现丘脑室旁核(PVT)脑区到中央杏仁核(CeA),以及PVT到伏隔核(NAc)的两条神经通路可能是关键通路。
当毒品进入小鼠体内之后,神经信号通过这些通路形成“快感”,逐渐形成成瘾记忆。
既然找到了疑似的关键通路,那下一步自然就是尝试人工干涉这些通路来实现消除成瘾记忆。
首先朱英杰团队利用光遗传学方法对PVT到CeA通路进行了调控。
结果很有趣,被干扰的小白鼠会记不清楚自己吸食毒品的环境。而未被干扰的小白鼠则会对吸食毒品的环境产生明显的偏爱。
这就说明PVT到CeA通路是一条将毒瘾记忆和环境关联的通路。
实验团队用相似的方法研究了另外一条PVT到NAc通路,结果发现毒瘾形成阶段抑制NAc通路并不会影响小鼠对环境偏好,但在记忆维持阶段抑制该通路,可以影响小鼠对吗啡记忆的提取。
简单的说就是这条通道可以在成瘾记忆形成之后直接“擦除”小鼠关于吸毒环境的记忆。这里的擦除只是一种简单的比喻,也许记忆依然存在只是无法提取,但实际效果确实是让生物体失去了这段记忆。
更让人振奋的是这种擦除成瘾记忆的效果至少能持续14天,也就是说一般戒毒后的小白鼠一旦接触低剂量吗啡很容易唤起毒瘾记忆造成复吸,但被擦除记忆的小白鼠在戒毒14天后,不会被毒品唤起成瘾记忆,从而不会造成复吸。
这篇针对阿片类药物成瘾记忆的论文于2020年7月16日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神经元》上。
毫无疑问,这是毒瘾戒除领域的重大突破。
通路清晰,接下来自然会有源源不断的研究者加入进来,开发出各种成熟的治疗手段和特效药品。
同时,既然实验已经证明了这种思路的可行性,那么其他低烈度的成瘾记忆是不是也能用类似的手段进行干扰呢?
比如烟瘾和网瘾?
这两种瘾其实对社会的整体损害并不见得低于毒品。只是因为对个体危害较轻较慢而被法律许可。
如果能有一种健康的、无副作用的治疗手段帮助中瘾者轻松戒除,会不会有市场呢?
从之前沸沸扬扬的电子烟和山东雷电法王的事迹来看,这其中的市场前景恐怕也是不能小觑的。
#戒毒##成瘾##中科院#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