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

文:大红少(作者原创授权)

引子:《西游记》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

满月抛江第三难,寻亲报冤第四难,

出城逢虎第五难,落坑折从第六难,

双叉岭上第七难,……

现在解读西游的人,很愿意把真假美猴王当回事解来解去,非要解出个假悟空成佛真悟空被打死,还“死搬硬套”很多证据,把故事编的有鼻子有眼儿。从最终受益者的角度回溯看来,一个小小的斗战胜佛,真的是如来佛祖关注的事吗?

大家不要忘记,走在取经路上的主角,是各种矫情的“佛二代”唐宝宝,那才是如来佛祖心头的宝贝。在如来眼中,不管哪只猴子,都只是取经大业中的棋子,最终也只想给个大力王菩萨了事。从逻辑上看,悟空经过个人努力从菩萨位争取成佛位的过程,更有故事性。非要弄个阴谋论,真悟空被打死,恰恰从反面说明,悟空真的是天上地下谁都管不了嘛,那可真把如来佛祖当成吃素的了。佛法广大,奈何不了一只妖猴,如来就不必在三界里混了。孙悟空已经戴上了紧箍,想要他死,不必那么大费周章。况且,取经团队的人选是佛门内部的事,换个人,也不必在意谁的脸色,八戒、沙僧还能怀疑一下背后的靠山,难道悟空也有大佬撑腰?要真是那样,如来更不能打悟空的主意了。所以“备胎论”们,洗洗睡去吧。关于六耳猕猴,红少还真想解一解,因为确实有些迷惑性,咱们之后再谈。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1)

头顶“佛二代”、圣僧、十世修行这些光环的唐宝宝倒底有多矫情呢?这就不能说了,说起来他真矫情的不得了!看看原著哪一回一开头,唐僧要是不喊个苦、叫个累,那就不叫开始。平时呢,一会饿了叫悟空去化个斋,一会喝了要沙僧去打点水,看见山怕山高,见到水怕水深,遇到林子深了就怕有妖怪,一路上啰啰嗦嗦,经倒不见他念,嘴倒是不停。而且,他还总想用自己观念去影响神佛们的决定。这句话说的有点大,他的观念谁也影响不了。他身边神倒是有,猪八戒就是天神,孙悟空是仙,不僧不道的沙和尚勉强算成个佛吧。就这仨人了,唐僧要还要“费心”地教导他们,看见长者要问好,遇到强盗要求饶,山神土地他都要下跪。所以在《大话西游》中就有了至尊宝的经典名言,“On你个头啊.你有完没完啊!(一拳将唐僧打倒在地,)我已经跟你说过我不行了,你还要On—On——!完全不理人家受不受得了,你再On我一刀捅死你!”这真是说出了大家的共同心声。接下来唐僧的表情也亮了,他会盘膝坐在那,双手做合什状,然后转过脑袋问:“真的吗?”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2)

看原著,我们很容易被悟空感染,被八戒逗乐,被沙僧迷惑。这也符合《西游记》的主旨,孙悟空自已奋斗,猪八戒伪装表演,沙僧则是深沉圆滑。当我们看唐僧的时候,我们反而更看不懂他。明明到了西天就能成佛,可是从哪也看不出他对成佛的渴望。他一直把取经当成一种任务,都到了布金寺了,离西天没多远了,他居然要写辞职信。更可笑的是他这信写给唐王李世民,他为什么不向如来佛祖辞职?作为取经团队里的唯一的凡人,他喊饿喊累我们姑且容忍他,可是他老是给自己的团队使绊子,窝里横怎么回事呀?孙悟空一直老有被撵走的危机,猪八戒和沙和尚就吵着分行李,作为团队名义上的领导,唐僧不但不凝聚团队,还各种嫌弃,骂起人来也是毫不留口啊。他骂悟空“沷猴”已是常态,有一次大骂八戒“待我们有缘拜了佛祖,取得真经,那时回转大唐,奏过主公,将那御厨里饭,凭你吃上几年,胀死你这孽畜,教你做个饱鬼!”明骂沙僧的没找到,因为沙僧是伺候过玉皇大帝的,想不挨唐僧的骂,这点本事还是有的。

看来看去,唐僧还真的没有想去成佛的感觉,因为他一直念念不忘回大唐,回去干嘛,做人,继续当和尚。不止一个神仙告诉他,他是是佛祖二徒弟金蝉长老转世,难道他听不懂这话什么意思吗?唐僧绝对不傻不呆,只能说成佛这件事对他来讲不是好事,所以他不愿意去。好吧,我们居然遇到一个不愿成佛的唐僧,这该如何解读呢?

这种问题正面解读是解读不了的,因为唐僧在正式场合表现的还是很有正能量的,唐王送他去取经的时候,他大话说得很漂亮,“我这一去,定要捐躯努力,直至西天。如不到西天,不得真经,即死也不敢回国,永堕沉沦地狱。”他在写辞职信的时候,很可能已经忘了这些大话了,又或者心里想的是另外的主意——这一世取不到经也没关系,我也堕不了地狱,就算死了我那老师如来也会把我弄个第十一世投胎。这时候他倒是想起自己的老师如来了。如来虽然是唐僧的师父,但是唐僧从没有表现出对如来的亲近来。这不得不让人生出另一种猜想,难道他恨灵山,恨如来,所以不愿意回去?这“佛二代”还真有点让人看不透。

正面解不通了,只能从侧面猜想一下了。唐僧的真正名字叫金蝉子,这个名字不禁让人联想到一个著名的成语“金蝉脱壳”,出自元代关汉卿的《谢天香》。元代虽然距离明代吴承恩不远,但是关汉卿的名气很大,他的作品广为流传,吴承恩不知道他的可能性不大。红少就从这个名字入手,分析分析这个别有新意的金蝉是如何脱壳的。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3)

先看金蝉脱壳的第一壳——成人。在原著附篇中讲了南极星君送唐僧出生的故事,殷温娇生下唐僧后抛江,一直到十八年后唐僧认亲。这个故事很完整,但是故事最后,殷温娇“从容自尽”有点说不过去。其实陈家和殷家都没有追究殷温娇的意思,她为什么还要去死呢?就这个疑点在各种解读中,有说为了刘洪而死,有说为了失节而死。刘洪之说是阴谋论,但是她毕竟是嫁给了陈光蕊。失节而死呢也有些站不住脚,菩萨变化个妇女都能坐山招夫,妖精抓住唐僧就要欢好,女儿国一国的女人个个眼睛发绿,名节也没那么严重嘛。也许是以上两个原因都有,最后殷小姐才会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其实如果观音菩萨真的有一个慈悲的心,剧本可以不这样写嘛,在神仙的手中凡人的命运可以随便翻转,何必弄这么多人间的悲欢离合。

殷温娇是必须死。因为只有她死了才能掩盖唐僧身世的一个秘密——那个关于吃了唐僧肉可以长生不老传说。之前,红少分析了转世投胎的奥秘,所以可以得知南极星君送来的只是金蝉子的灵魂,肉体还是从殷温娇这里得来的。西游世界中灵魂没有被吃掉一说,所以有关唐僧肉传说,只能追溯到与殷温娇有关系。而且,整部西游中只有她真正的咬到过唐僧肉——满月抛江时咬下一个小脚趾作为将来认亲的记号。大概她也不会真的吃下去,所以关于她如果活着能不能得到长生,是没有必要追究的。神仙妖怪们没事都爱开会,就是研究长生,如果唐僧肉的传说是真,那会不会有什么人物来追究一下他的老娘呢,这是很难说的。所以殷温娇一死大家也没得追究了。这当然也只是一种猜想。真实的情况是,殷温娇就是金蝉子转世成人的脱去的第一壳,殷温娇必死。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4)

再看金蝉脱壳的第二壳——成佛。师徒四人过凌云渡的时候,有过一件奇异的事情发生,就是唐僧上了无底船后“上溜头泱下一个死尸”,很多人读到这读不懂是什么意思。泱,不是顺水流走,是沉下去的意思。什么是上溜头呢,就是船顺流走,比水快,所以上流可以看到有个死尸深下去了。

这是唐僧脱去凡胎了,直到再次从大唐回到灵山封佛过后,唐僧才真正成佛。孙悟空修成神体,并没有发生脱去凡胎的事情;猪八戒是直接飞升,也没有发生脱胎;沙僧功满拜天颜,也从没提经过脱胎。孙悟空最后也成佛了,可是也没有因为成佛就发生脱胎。在唐僧身上发生的这个脱胎就不得不让人起疑了。“脱却胎胞骨肉身”,唐僧脱掉的到底是什么?就是那个走了十万八千里路的陈玄奘。真正的唐僧走到这里就死了。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过凌云渡有两条路,一条是根独木桥,孙悟空能走过去,猪八戒和沙僧都不敢走,可能是他们真的走不过去。其实唐僧是能走过去的,因为他和悟空一样都是佛,那条独木只有佛能走。但是唐僧并没有想到去走独木桥,他的十世人生都是被人安排的,他被安排成只能坐船,也就是必须去死。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5)

肉身死了,并没有完,因为下一句是“相亲相爱是元神”。由此可见,走上西天的是唐僧的元神。金蝉脱壳的第二壳就是自身,南极星君送的本来就是灵魂,最后上西天的是元神,那这副肉身倒底有什么用呢?可能就是为了走在取经的路上用来吸引各方妖精的注意力的吧。不能不往阴谋论方面去想呀,取经不是阴谋才怪。

至此,金蝉脱壳是不是完成了呢?没有。最后看金蝉脱壳第三壳——元神出壳。唐僧在脱去凡胎之后没有立刻成佛,还干了很多事情,就是拿上经书回到大唐。我们观察唐僧发现其实还是原来的唐僧,没事就唠叨两句,对自己的三个徒弟仍然看不起,见了唐王还是该跪跪该拜拜,没什么两样。这就是唐僧的元神么。元神再回到灵山才成佛,如来为什么这样安排?取经是陈玄奘的活,可是陈玄奘本身都没有完成这个任务就死了,就算在元神的状态下,居然还有最后一难发生,如来做事有没有一点条理性呀。为什么非要安排元神的状态回一次大唐,这是有疑问的。红少想了很久,发现了其中的阴谋。

大唐的长安离哪里近,从长安往西北方向是幽冥地府鬼门关。幽冥地府里住着谁,地藏王菩萨!可是在第一百回最后讼佛号的时候地藏王菩萨不见了。这个细节好像并没有引起多少人的注意,即便注意到了,也不会把地藏王跟唐僧扯到一起。

如来佛祖知道孙悟空师傅是谁吗(如来佛祖门徒之谜)(6)

地藏王跟唐僧倒底有没有关系?第十二回唐僧穿上佛祖给的锦蝠袈裟,拿上九环锡杖回了洪福寺,众僧“一见他披此袈裟,执此锡杖,都道是地藏王来了”。地藏王有一个标志性的物品,就是手中拿的锡杖。这其实就是暗示,唐僧就是地藏王。

唐僧怎么能是地藏王呢?在取经过程当中,唐僧天天走在路上,地藏王安安稳稳坐在翠云宫中,悟空还几次打扰过他呢。这就是如来佛祖安排唐僧元神回大唐的原因了,地藏王在最后时刻,唐僧的元神准备随八大金刚回灵山了,地藏王和唐僧合二为一了。如来给了八天时间,在路上耽误了四天,在长安才过了两天,时间上还来得及。但是八大金刚不让唐僧讲经,菩萨讲经都是天人才能听,凡夫是不能听的。唐僧听说要走,居然连唐王都不辞别了,直接就飞走了。这可不是唐僧的一惯作风呀。因为此时的唐僧已经是地藏王菩萨了。

所以陈玄奘并不是金蝉子,他才是一个真正的壳,是地藏王的壳。地藏王要成佛,就是借他完成金蝉脱壳——金蝉子是不存在的。

最后再提一点佐证,地藏王除了锡杖还有一样宝贝,就是手中的一颗宝珠。这个颗宝珠又联想到什么呢?孙悟空在原著第七回中被称为“光明一颗摩尼珠”,原来孙悟空是一颗珠子,这颗珠子又是哪来的呢?难道真的不是地藏王那颗?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