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天酱油为什么要加苯甲酸钠(海天酱油选用的苯甲酸钠是致癌物吗)
近日,看到网传海天酱油为节省一分钱选用致癌物苯甲酸钠,咋见到这个题目,我都有点怀疑自己的眼睛,甚至是记忆了。苯甲酸钠啥时候成了致癌物?
今天咱就好好捋一捋“苯甲酸钠”这个防腐剂。
01,一类致癌物?
苯甲酸钠是一类致癌物吗?NO。
“致癌物苯甲酸钠”有点骇人听闻,于是我仔细阅读了这篇文章,
有网友指出,海天酱油配方中,使用的食品防腐剂苯甲酸钠已经被明文列为一级致癌物,已经被国际淘汰,认为海天贪图便宜,不使用更安全的山梨酸钾,而使用具有致癌性的苯甲酸钠。
说实在的,我有那么一瞬间发懵,作为一个经常关注癌症的科研民工,对于致癌物多少有些印象,但是我没记得有苯甲酸钠。为了以防万一,打开电脑找到世界卫生组织旗下的癌症研究中心发布的那个名单,也就是大家常说的致癌物名单来源。认真的搜索了下,没有结果。
所以确信了自己的看法,苯甲酸钠不是致癌物,更不是一类致癌物。
致癌物等级划分是有证据要求的,
一类致癌物:明确对人体有致癌作用的物质,比如酒精。
二类A致癌物:动物明确致癌,人类证据不足,比如HPV68型
二类B致癌物:动物和人都可能证据不足,比如乙醛
苯甲酸钠不属于上述内容,所以不是致癌物。
所以上面说的苯甲酸钠一级致癌物,明显不对。
02,为什么网友会说它致癌?
那为什么会有网友说苯甲酸钠致癌呢?
我查询了一下苯甲酸钠可能和癌症关联的地方,发现基本上没有苯甲酸钠致癌的证据,如果非要说勉强涉及,这篇可能算?
研究食物中的苯甲酸钠和苯甲酸钾可能的遗传毒性,毕竟遗传毒性往往和癌变连在一起,结果倒是认为二者可能对于染色体和基因有一定的影响,尤其是苯甲酸钠明显增加DNA的损伤(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NA damage)【1】。
Although SB significantly increased DNA damage, PB did not cause a significant increase in DNA damage. The present results indicate that SB and PB are clastogenic, mutagenic and cytotoxic to human lymphocytes in vitro.
但是也仅仅如此,并未指出其致癌。
03,苯甲酸钠无害?
当然,苯甲酸钠也不能说是真白莲花了。这东西,咱们熟悉,抛开剂量谈毒性就是耍流氓,剂量大了,别说是苯甲酸钠,水都对人有毒。所以苯甲酸钠同样也是如此,不能无限添加的。
网上找了下,苯甲酸钠的添加要求,根据不同食物有不同的最大使用量,比如酱油的话是1.0,也就是每公斤1g,这个量应该是经过了核算,保证安全的。
如果超过这个量,那估计就麻烦了。
比如有的指出苯甲酸钠含可以和维生素C反应导致苯出现,这就有健康风险了
In combination withascorbic acid(vitamin C, E300), sodium benzoate andpotassium benzoatemay formbenzene.
而过量摄入苯甲酸钠,那就要面临毒性了,过多的苯甲酸生成会伤害肠道,引发腹泻、出血等等。正因为如此,事实上,对于大量摄入的物品,苯甲酸钠正处于被淘汰的阶段。
比如典型的是饮料领域,一个研究指出,在英国,饮料领域的防腐剂已经从苯甲酸钠转向了山梨酸钾【2】。
sodium benzoate, has been replaced by potassium sorbate in the majority of soft drinks.
国内近些年也有这种趋势,要不选择一些相对健康和科学的食品添加剂,比如一些天然甜味剂,要不就是升级技术选用更昂贵的无菌生产线替代普通产线去除食品饮料中的防腐剂,比如元气森林、农夫山泉、汇源这些饮料都已经实现了0防腐剂添加。
不过好像这也容易理解,毕竟饮料人可是大量摄入的,自然在安全上要求更高,但是酱油嘛,总不能有人整瓶吹吧?
04,更值得关注的是小微企业的不规范
其实最近一直锤海天,我觉得有点意思了。
说实在的,像海天这种规模的大公司,一般情况下可能在合规上做的更好些,毕竟树大招风,一小点事情都可能引发轩然大波。但是我想说的是,海天可能没问题,但是再往下就不一定了。
就像很多人说的“你懂科学,我懂中国”,这种情况频繁发生,最近还有人跟我聊起当年的PX项目,真是一言难尽,安全又如何,执行的是人啊。
这次无论是海天,还是海克斯科技,其实都引发了人们对食品安全的恐慌,甚至出现了,如果无法彻底控制,那就干脆不添加的论调。
过犹不及,但是对于食品安全方面,日常可能真的值得关注,反正经常去菜市场,看到那些熟食摊子、榨菜之类的,还有一些走街串巷卖调味品的,我觉得可能这些的安全问题值得关注了,我担心他们真的可能用海克斯科技。
1 Zengin, N., et al. "The evaluation of the genotoxicity of two food preservatives: sodium benzoate and potassium benzoate."Food and Chemical Toxicology49.4 (2011): 763-769.
2 Saltmarsh, Mike. "Recent trends in the use of food additives in the United Kingdom."Journal of the Science of Food and Agriculture95.4 (2015): 649-652.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