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赋口碑直线下滑(大秦赋高开低走)

#「闪光时刻」主题征文 二期#

大秦赋口碑直线下滑(大秦赋高开低走)(1)

01

历史大剧《大秦帝国》系列,已经陪伴我们很多年。可以说《大秦帝国之裂变》,《大秦帝国之纵横》,《大秦帝国之崛起》都是经典中的经典,不仅口碑好,而且评分也很高,收视率也是相当不错。

那么为什么第四部《大秦赋》,却遇到了这样的尴尬局面呢?不仅口碑扑街,评分下滑,更重要的是观众对剧中的演员演技,提出了很多质疑,当然也包括所谓的‘奇葩’剧情。

02

第一个槽点就是这部电视剧的名字,前面几部都是《大秦帝国之系列》,本来这部剧的名字是《大秦帝国之天下》,听着不仅霸气,而且也延续了前面几部的风格,符合剧情的同时,也听着舒服。

《大秦赋》给人的感觉是体现不出来,这部历史大剧的磅礴气势,显得比较微弱。喜欢历史并且关注大秦系列的朋友,知道这是大秦帝国系列的第四部,那么不关注历史的新观众,谁又知道和关心呢?间接拉低了《大秦赋》的关注度和热度。

03

第二个槽点就是配角比主角出彩,也就是说配角比主角演的好,诠释的更到位,更容易让人记住。上一部出现此类情况的大剧就是《人民的名义》呢。本来是冲着几位主演来的,结果被几个配角打动了。

老赵王的年轻气盛,小赵王的卑鄙无耻,郭开的自私自利,唯利是图,公子成蛟的天真幼稚,老秦王的艰难抉择,嫪毐的胆小与野心,甚至爱慕成蛟的奴婢,以及爱慕秦王的楚女等等,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04

第三个槽点就是主角演的都比较尬,至少就目前播出的剧集是这样的。大秦帝王的权利之争围绕在楚系,宗室,相权,后权,王权,之间展开,可是我们只看到了相权与王权之间的较量,且王权过于弱小,楚系和宗室属于陪跑性质的。

吕不韦的演绎过于悲情,没有演出权臣的气势,过多的展现他的家国情怀,对赵姬的若即若离,对嬴政的忽近忽远,对李斯的捉摸不透,把一个权臣演绎的像个多情浪子,你说他忠心,却又处处贪恋权力,过于复杂。

05

嬴政的霸气和坚毅,目前来看完全没体现出来,时而冲动,时而懦弱,时而多情,时而优柔寡断,李斯的人物性格比较小人,秦王想收回权利,而李斯口口声声说忠于秦王,却总是一门心思的想取而代之,当上大秦帝国的相国。

赵姬的权利太大了,大到宗室无法抗衡,大到秦王听之任之,大到吕不韦事事请示,大到华阳太后也惧怕三分,这样的人物设定有些不切实际,甚至是滑稽可笑。总而言之一句话,配角出彩,主演尴尬,剧情复杂,权斗不精彩,气势不磅礴。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