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由的意思和含义(自由的含义)

自由是我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词,它关乎人类情感,所以很重要很重要,我们期望于每时每刻都让它表现在自己的外在和内心没有了自由我们会难耐、痛苦,甚至因此失去生命,有了它我们会很开心和激动,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自由的意思和含义?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自由的意思和含义(自由的含义)

自由的意思和含义

自由是我们常常讨论的一个词,它关乎人类情感,所以很重要很重要,我们期望于每时每刻都让它表现在自己的外在和内心。没有了自由我们会难耐、痛苦,甚至因此失去生命,有了它我们会很开心和激动。

那么自由到底是什么呢?当我们讨论它的含义时,每个人的理解是不同的,一万个人就会有一万个对自由的诠释,这就有了一万差异化的答案。幸运的是,对一个问题的理解和诠释不是完全独立不相关的,这就像类比说,人是同一个种类的动物,虽然面貌和体型不同,但基因99%以上是一样的。对“自由”的理解也一样,表面都不同,但也只是略有差异,可以追根溯源。

自由的最基本含义是不受限制和阻碍(束缚、控制、强迫或强制),或者说限制或阻碍的不存在。中国古代就已经有了自由的概念。东汉末郑玄注释的《礼记》中就有“去止不敢自由”,“欲濡欲干,人自由也”的说法。自由也是一个政治哲学概念,在自由条件下人类可以自我支配,凭借自身意志而行动,并为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总统罗斯福提出了著名的“四大自由”:表达的自由、信仰的自由、免于匮乏的自由和免于恐惧的自由。20世纪下半时期,以赛亚·伯林提出“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的观点,即“去做的自由”和“免于强制、干涉的自由”。——本段是摘自网络上的资料。

从上述自由的论述中可以得到两个推论,一是自由是一种感觉,它表示可以去做自己想做的事,一是自由是有限度的,它受到外在因素的限制。那么问题来了,这个限度是什么?是多少?既然有限度的存在,就证明存在着对自由的限制。人们对自由需求理解的差异就出现在这个问题上。

这里先提出两种极端的情况,个体自由完全受到限制——极端不自由,个体自由完全不受限制——极端自由。我们先抛开人类社会实际情况,假想这两种情况的情景。

第一种状态:完全受到限制,极端不自由。我们很难想象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这时我们可能会想到监狱。但是即便是在监狱当中,犯人也有伸伸胳膊踢踢腿的自由。又或者有人被束缚住手脚,那么,他的头脑还在运转。完全静止这件事让我们联想起无生命物体,它就静静的呆在那里,但我们发现它也有在那段时间内,静静的呆在那和保存自身的自由。完全受到限制是不可想象的。无论是又生命的或无生命的物体,总会获得一些自由。

第二种状态:完全不受限制,极端自由。我可以得到我想拥有的一切,我想做的事都能做到。我先去享受世界上最棒的美食,再去欣赏一幅画作,最后来一段星际旅行,又在火星上住个六个月。

从实际情况上来看,上述两种极端情况都是小概率事件,完全受到限制,个体会自己想办法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享受自由也确实会受到限制,饭馆里的美食,我们需要拿钱去买。想看到的那幅名家的画,在另一个人的手中,而他怎么也不肯把画给我看。去火星生活一段时间,目前看只有神或超人能做到。人类生活在两种极端情况之间的中间状态。如果将人对自由的感受看成一个线段,两种极端情况线段的两个端点,那么所有人都在线段的中间,从人数的分布上看,服从某种数学分布,在某个值上达到最大值,这应该是人类普遍认可的自由的定义所在位置。

自由是一种感受,它是一种享受的过程,那么,就需要存在主体享受所实施的客体。即自由等同于占有其他事物。在平时,我们也习惯占有一些必需品,来实施自己的目的,而且,占有的越多,就越感觉舒心。这和自由很相关。一个人到底需要多少自由的感觉呢?我想看电视,那我需要先拥有一台电视,我想喝水,那我得先拿到一杯水。为了自由我需要占有很多东西,这些东西的种类和数量是无穷无尽的。所以,如果我们给自己打上标签,建立一堆属性,如电视、水杯,等等、等等......在赋予一个属性值——“有”、“无”或“1、2、3......”,这些标签也是无穷无尽的。

这时我们会发现一个问题。在几千年前是没有电视的,古代人只有茶杯啥的,所以,当一个古代人想给自己拉一堆标签的时候,他绝对想不到建立一个叫“电视”的标签,因为那时没有电视。但作为一个现代人,在描述这个古代人的时候,不给他打上“电视”这个标签,我们认为是不完美的。这时,我们可以换一种说法:“这个标签在古代隐藏起来了!”同样,我们的标签中虽然出现了“电视”,但是一定隐藏着一些别的标签,比如星际飞船。是的,我没有星际飞船,但是星际飞船会在未来的某一天出现,属于未来的某个人。这是多么令人兴奋的事情!我们发现携带的标签越多,我们的自由度就越高,我们就越自由。

我们又在思考另外一件事情,我们计算一下全人类的自由度。有些东西不属于某个个体没有,但是属于另一个个体。比如说一只狗,因为我没有养狗,所以我没有狗,但是我的邻居有一只。他在“狗”这个预示着个体自由度的标签值上超过了我。同时,我的邻居是人类,那么,他的狗也属于全人类。所以,我们可以计算人类总体的自由度。人类的自由度是多少呢?先简单的假设一下,它是每个人的自由度的总和!是我们所有占有事物的总和!我们占领了整个地球!我们与宇宙也有接触,我们能看见各个星系,能研究天体的运行轨迹,预测黑洞的存在,发射了太空飞船。但就目前来说,我们还不能拥抱整个宇宙,因为地球只是宇宙中一颗小小的尘埃。

我们也不用太沮丧,因为照比几十亿年前来说,人类已经获得了巨大的自由度提升。地球刚刚诞生的时候,地球上一片死寂。巧合的是它是神的宠儿,原始海洋成了生命的温床,生命开始繁衍。最开始的时候也只是有机物的化学反应,一种物质不知疲倦的把另一种物质改变了性质,并且伴随着能量的迁移。不同的物质在巧合下,搭伙过起了日子,形成了稍大的、更大的小团体,最后形成了叫生命的东西。单细胞生命体用鞭毛游动,为了一丝自由而奋斗。

为了更大的自由,大家联合在一起,长到恐龙那么高,发现自由度提高了,可以在几公里地盘内称王称霸。人类没有一个好体格子,只有从头脑上下功夫,善于创造和运用外物是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的能力,团队合作也是人类增加个体自由度的手段。所以从古代开始,人类就创建了部落、城邦和国家。

如今人们在珠穆朗玛峰顶插上旗帜,宣布自己征服了那个地方,同时也占有了它。人类可以到达地球表面的任何一个地方,自身的自由度巨大的提高了。我们发现,生命的发展过程和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都是自由度维度数量和纬度值提高的过程。

人类的自由度和人类个体的自由度的趋势是什么样的呢?一是人类和人类个体的自由度总和一直在往增多的方向发展。一是人类个体的自由度有效维度与维度值与全人类的有效维度与纬度值的占比下降了。

原始社会可以理解为猩猩变成人的最后阶段,特点是人员分工少,人员数量少,绝大多数时间为了生存而努力,简单的工具,简单的食物,简单的装饰。个体身上标签的数量有限,也就是维度有限。表现为部落成员是多面手,分离出的成员可以独立生活。

奴隶与奴隶主对立的社会,社会出现明显分工,主要以农业生产为主要生活手段,奴隶主标签数量明显增多,奴隶标签数量少,主要以维持生命必须物质为主。奴隶没有自己的自由,生命也在奴隶主的控制之中,刑罚及其严酷,社会制度野蛮。

封建社会的对立阶级是地主与农民。相比于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法治已经健全许多,分工更加多样化,社会向多元化发展,分工更加明确。地主阶级占有土地等社会财富,农民的自由度已经得到大幅度提升。刑罚有所改进,不以对人的虐待为目的。但与此同时,社会对人的束缚力量加大。

工业革命使社会生产力大幅度发展,大规模的工厂建立,人的社会分工被深度发掘,人口数量造成社会的多样性。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神的地位下降,人的地位提高,自由是人类社会的重要问题之一。社会对人的能力的要求提高,人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趋于稳定。

从社会历史变迁看维度数量和维度值的变化,人类个体和人类整体,都经历了是自由度从低向高的发展过程。个人的自由度总体增加,但是比例却是下降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越来越发现,我们离不开社会,离不开其他人了。我们从社会性质上判断社会好与坏是不确切的,社会性质变迁是一个表象,实质上,是人和人类社会自由度由低到高的变迁过程。它伴随着物质和精神双方面的革新过程。

国家、团体的职责是从各个领域增加其成员的自由度。提高民众自由度是社会长治久安的必需手段。汉代的法治,减轻刑罚,是增加人民自由度的表现。自由度不增加的会被其他势力打败。这在历史上,总是发生的。在中国古代的传说中,黄帝发明了指南车,打败了蚩尤。近代,中国人民受到了列强的欺辱,就是因为自由度长期没有增长的结果。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极大的增加了人民的自由度。

国家的另一个职责是为自由度的增加提供土壤,一个恰当的例子是公共设施建设。交通设施、网络能增加人的融合。人类自由度的增加靠的是人的融合、组织的融合、国家的融合。产生新的自由度。比如说,产品是自由度的碰撞。

在人类个体的标签当中,存在许多产品,这些产品只有在成为产品时才能够提供相应的自由度,比如说汽车。汽车可被拆解成发动机、外壳、轮子等,当这些零件没有组装在一起的时候,它们不可能提供给人类相应的自由度,只能用来换些钱,以便来购买其它的自由。只有它们作为汽车这个整体出现的时候,才能开出去兜风。我们考虑一个简单的情况,我和某个人刚好都只有整台汽车的一半零件,并且我俩是互补的,这时我们只有合作才能达到自由的目的。因此我必须选择与他合作,或是找到另外一个恰巧之人,以便能开车去兜风。工厂间的合作就是上述过程的反复重现。我们的个体没有能力完成一个又一个伟大的作品。这是融合的力量,社会的前进需要拥有各自标签的个体融合在一起,我们只有在人群中,才能发挥更大的作用,也才能有更大的自由。

有时候,融合的代价是巨大的,比如说战争,这是一种强制性的融合。人群中一直都存在着战争能够带来人类社会发展的说法,这种说法具有正确的一面,但是也是很危险的。我们需要区分什么样的战争是可以带来社会进步的,什么样的战争是不能的。美国发明了雷达,让日本强大的军舰无所遁形,最终取得了胜利,雷达的应用是增加美国人整体自由度的。就是因为这种自由度的增加,美国才在军事实力上总体上超过日本。但是美国人也发明了原子弹。两颗原子弹杀死了许多日本人,这降低了人类自由度的总和。核武器是应该被禁止的,但核能的和平使用,又可以增加人类的自由度。所以,我们应该谨慎讨论这些问题,让科学技术成为人类自由度增加的手段,而不是带来灾难的武器。

不同的标签对于人类自由度提升的效果是不一样的。在双方传统战斗能力相差不大的情况下,雷达差不多主宰了那场战争,所以,雷达的作用对于美国人来说,十分重要。我们应该给每个标签加一个权重。一个人的自由度就等于他的标签的加权求和,一个团体、一个国家的自由度亦是如此。

同时我们也发现,自由度标签也是一种束缚,有价值的标签越多,我们受到的束缚也越大。现代社会在我们的标签中,设置了很多很多这样的束缚,我们无法脱离这个网络,我们更像是一个网络中的固定的节点,不可能自由自在的生活。古代的世界这种束缚要少太多。当人们在享受这个兜风自由的时候,确实受到了来自汽车来源的束缚。当我和朋友拼凑了一台汽车并一块儿去兜风的时候,汽车成为了我与朋友之间的桥梁。当没有汽车的时候,这个桥梁也就自然而然的断掉了。

从上面的论述,我们得到一个关于人类总体自由度的新推论,众人合为一处产生的自由度,大于每个个体的自由度之和,这也是社会分工产生的原因。熟练工种,即个体在某个领域能力值较高,亦即个体自由度标签中该项数值较高,此个体在熟练的行业里,更容易提高社会该标签的自由度数值。同时,社会也会对个体的能力值进行评价和拟合,将其“压制”在一个合适的社会位置上。这又一次印证了社会存在对个体自由的束缚作用。

人类社会在不断的前行中,未来的路充满变数,提升全人类的自由度是人类的理想,也是人类的义务。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全人类提高自由度总和,创造多样性自由度的必然选择,只有这样,人类才不会陷入相互侮辱、种族主义、战争的漩涡之中,人类社会才不会灭亡,人类才有机会将脚步迈向整个宇宙星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