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茄色英语怎么说(翻译imperialpurple帝王紫是怎样炼成的)
上午的文章我们讲到,拉丁文名词 purpure 进入英文后,除了表示“紫色布料或衣服”外,还指“一种从中提取紫染料的软体动物”,这种软体动物即乔叟在其译作《哲学的慰藉》中提到的赤紫螺(rede purpre)用从赤紫螺的腺体里提取出的染料染成的织物只有皇亲国戚和教会领袖才有资格穿,于是这种紫色便被称为 imperial purple‘帝王紫’,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紫茄色英语怎么说?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紫茄色英语怎么说
上午的文章我们讲到,拉丁文名词 purpure 进入英文后,除了表示“紫色布料或衣服”外,还指“一种从中提取紫染料的软体动物”,这种软体动物即乔叟在其译作《哲学的慰藉》中提到的赤紫螺(rede purpre)。用从赤紫螺的腺体里提取出的染料染成的织物只有皇亲国戚和教会领袖才有资格穿,于是这种紫色便被称为 imperial purple‘帝王紫’。
赤紫螺虽然小,却对西方文化产生了巨大而持久的影响,而这一切都与古代的腓尼基国(Phoenicia)有关。据 OED(Phoenician 条下),Phoenicia 在拉丁文里写作 Phœnīcia,与 Phœnīcē(即 Phœnix)是同义词;Phœnīcia 在希腊文里写作 Φοινίκη,是 Φοῖνιξ(即 Phœnīcē 或 Phœnix)的一种变体写法。Φοῖνιξ 除了作为国名外,还可以首字母小写,作为普通名词使用。ϕοῖνιξ是个多义词可以表示 ‘紫红’或‘深红’、‘凤凰’和‘椰枣;椰枣树(date)’。人们普遍认为,这些意思应当彼此关联,但尚不清楚究竟是怎样一种关联。
一种解释是,这个词的基础意思(primary sense)是‘紫红’或‘深红’。这样,φοινίκη 可以解读为red land‘红土地;红土国’,φοῖνιξ可以解读为a red man‘红种人’。不仅腓尼基这个国名与紫红色有关,腓尼基的一个著名城市提尔(Tyre)也与紫红色有关,而且就是帝王紫的主要发源地。
古代的腓尼基位于今天叙利亚沿海的一个狭长地带。早在公元前 15 世纪左右,人们就发现,提尔附近的海域里生长着一种分泌紫色腺液的骨螺(murex),当地人称之为 purpura‘紫螺’。紫螺的腺液可以染衣服,用紫螺的腺液制成的染料或所染成的紫色称为提尔紫(Tyrian purple)。提尔紫的制作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据说,采集 1 万只紫螺获得的染料仅够染一件衣服的边。由于提尔紫的制作成本极高,只有王公贵族才用得起,所以这种颜色又称皇家紫(royal purple)、帝王紫(imperial purple)、 帝 王 染 料(imperial dye)。荷马的《伊利亚特》(Iliad)和维吉尔的《埃涅阿斯记》(Aeneid)都提到过提尔紫。这种颜色介于红紫色和蓝紫色之间,近似于血痂的颜色。 6 世纪东罗马帝国皇帝优士丁尼一世(Justinian I)穿的披风就是这种紫色,拜占庭圣维塔莱教堂里有他的马赛克镶嵌像。
关于提尔紫的提取和制作过程,亚里士多德和老普林尼(Pliny the Elder, 公 元 23 年 – 79 年)分别在《动物史》(History of Animals)和《自然史》(Natural History)中有记录。首先,腓尼基人要一次性采集成千上万只紫螺,将之逐个敲碎,然后撒上盐,腌渍三天后,取出紫螺的腺体,将腺体内的腺液挤到盆里,再将腺液盆放在太阳下暴晒。
在这一过程中,腺液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只有准确地把握暴晒的时间,才能得到理想的紫色。晒好之后,将羊毛线、亚麻布或者丝绸浸泡在染料中几个小时,衣物就被染成了紫色。还有一种制作工艺是将挤出的腺液装入锡或铅制的器皿中,用文火煮,煮的过程中要不断用织物测试颜色是否达到要求。煮好后,将要染色的织物浸泡其中,直到颜色彻底浸透。染出的颜色介于深红色和紫罗兰色之间,色泽鲜亮、持久不退,而且经过光照日晒后,色彩反而愈加鲜艳。
在古代,提尔紫属于帝王、贵族、祭司和地方法官服饰的专用色。《旧约·出埃及记》中记载,上帝差遣摩西去告诉以色列人为他带来蓝色、紫色 和猩红色的布,用这些布做教堂的圣幕和祭司的服饰。公元前 950年,所罗门王从提尔带回工匠,用紫色织物装点耶路撒冷的神庙。
在荷马史诗中,《伊利亚特》里的埃阿斯(Ajax)所束的腰带是紫色的,特洛伊武士所骑战马的尾巴全染成了紫色;《奥德赛》里的奥德修斯(Odysseus)婚床上的毯子是紫色的。此外,亚历山大大帝(Alexander the Great) 、 塞琉希 (Seleucid) 国王、埃及托勒密(Ptolemaic Egypt)王朝的国王等,都身穿提尔紫。
古罗马人的传统服饰叫托袈袍(toga),不同类型、不同装饰的托袈袍代表不同的社会地位和级别。众神穿的是纯紫色的托袈袍;皇帝、市政官、执政官和共和国时期的将军们穿的是带金色刺绣的紫色托袈袍;祭司和议员穿的是带紫边的托袈袍。
暴君卡里古拉(Caligula)曾判毛里塔尼亚国王(King of Mauritania)死罪,因为后者穿的紫披风比他的好。另一个暴君尼禄(Nero)也以死罪惩罚那些身着紫色、胆敢僭越的人。在拜占庭,紫色是皇家专用色,外交礼物、王室文件、圣经的装帧都是紫色。福音是用金色的墨水写在染成提尔紫的羊皮纸上。教会的主教们身穿白色带紫色边的长袍,政府官员以紫色方形针织物的佩戴来显示官衔的高低。
1464年, 教皇保罗二世颁布敕令:由于提尔紫不再生产, 枢机主教 (cardinals)的长袍由紫色改为猩红色;主教(bishops)和大主教(archbishops)身穿紫色,但已不是提尔紫,而是用靛蓝和胭脂红染成的紫色。中世纪和文艺复兴时期的国王虽然不再总是穿紫色,大学的教授们却穿上了紫袍(gown),经常是紫色方形帽配紫长袍或带紫边的黑长袍。神学院的学生尤其要穿紫长袍。紫色和紫罗兰色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宗教绘画艺术中占有重要地位,画中的天使和圣母马利亚都身穿紫袍。到了19世纪,情况发生了变化。
1856年,英国一位名叫珀金(William Perkin)的化学专业学生本想人工合成奎宁,却歪打正着制成了苯胺染料苯胺紫(mauveine)。1862年,维多利亚女王身穿这种颜色的真丝长裙礼服出席皇家展览,使这种紫色很快流行开来。后来珀金建起了染料厂,批量生产苯胺紫,让紫色成为了人人都穿得起的颜色。不过王室并没有从此告别紫色。
乔治六世(George VI, 1896–1952)在其官方画像上都是身穿紫色。在伊丽莎白二世 1953 年的加冕仪式上,从邀请函到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的布景,都凸显了紫色。伊丽莎白二世的纪念邮票也是紫色的。由于紫色代表皇亲国戚、达官贵人,英语里 purple passage/patch/piece/ prose 被用来表示辞藻华丽或风格高雅的文笔或篇章。
到了 18 世纪,文学评论家们更注重文体清新自然,purple passage/patch/piece/prose开始有了贬义。在当代英语中,矫饰的、过度修饰的文章叫作 purple prose,人生事业达到鼎盛的时期也叫a purple patch,出生在享有特权的富有家庭可以说是born to the purple。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