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戏今茶(今茶膏并非古)
笔者早在2009年版的《古六大茶山史考》中就陈述了我国古代中草医药学中所记载的,普洱茶古籍所载的“茶膏”的大致的制作工艺。也就是清代《普洱府志》里所记载的:“乌爹泥,李时珍《本草纲目》:’出南蕃爪哇、暹罗诸国,今云南老挝、暮云场地方造之。云:细茶末入竹筒中,坚塞两头,埋于污(於)泥淯中,日久取出,捣汁熬液而成。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块大而焦枯者次之。”
其中,产于“爪哇”(印尼)和“暹罗”(泰国)经永昌(保山)入内地者称“孩儿茶”,故而曾与永昌(保山)周边的“儿茶”混淆。产于“老挝”和暮云场(实际都是车里)者,称“茶泥”或“茶膏”。
此记载不够详细具体,实际上“埋入竹筒”的“於泥淯”的上表面还须有水覆盖,以保证隔绝空气,不让空气渗入竹筒里的茶末中,杜绝茶末霉变。但是,每当制作者疏忽大意,於泥淯的上表面的水层干涸,泥淯表层的泥土受日晒炸裂,空气就会渗入竹筒内的茶末中,就无法避免地霉变。上述记载中的“块小而润泽者,为上”,就是没有发生霉变的正常的茶膏。而“块大而焦枯者,次之”,就是因空气渗入而发生霉变的茶膏。装入竹筒的本来就是“茶末”,之所以出现“块小”与“块大”之分,就是被封闭,隔绝空气的茶末,受潮后发酵结团,发酵结束又分散。按发酵的正常与否和程度出现“块小”和“块大”现象。
(下图为沸水中的古代类茶膏)
可见,明、清茶膏,是古代唯一的发酵茶品。而现今的茶农或茶商们所熬制的“茶膏”,则是非发酵的膏状物。虽然这两种“茶膏”都是类似胶质物,但存在截然不同的本质区别。前者中“块小而润泽者”熬出以后冲泡出来的是清透黄色汤;“块大而焦枯者”熬出以后冲泡出来是“暗黄汤”。滋味两者都甘甜,但并非制膏前原味。而且两者都不易溶于沸水,须细致搅动到位才会溶于热水和沸水。而后者冲泡出来,则是“红汤”或“暗红汤”,而且都易溶于热水和沸水,不必搅动都自会溶解。其滋味更近制膏前原味。也就是说,古茶膏和现今市面上的“茶膏”,分明是其分子结构完全不同的两类物质。因此,切不可把现今“茶膏”错当古代茶膏。
有必要再突出和强调的是,茶的发酵,是化学分解反应;而茶的霉变,则是茶体内外滋生多种霉菌,二者不可混淆。渥堆或捂堆类的“红汤茶”,是属于霉变茶,并非纯净的“发酵茶”。
2021.9.18.稿。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