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1)

·作品原文

七律|有所思

一九六六年六月

正是神都有事时,

又来南国踏芳枝。

青松怒向苍天发,

败叶纷随碧水驰。

一阵风雷惊世界,

满街红绿走旌旗。

凭阑静听潇潇雨,

故国人民有所思。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2)

·作品解读

有所思

《有所思》本来是汉代流传的一首乐府诗,写男女之间的爱情。后人多有以“有所思”作诗词的题目,而与体裁无关。基本上是从“有所思恋”变成了“有所思考”。

正是神都有事时,又来南国踏芳枝。

文化大革命初期,即1966年6月17日,诗人从北京(神都)来到韶山(南国),在韶山滴水洞别墅住了11天。处理文件,思考时局。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3)

青松怒向苍天发,败叶纷随碧水驰。

这是实写在滴水洞居住期间韶山地区的一场大雨,林涛怒吼,青松直指苍穹,而“无边落木潇潇下”,被山溪碧水冲刷而去。这也是诗人眼中的时局。

一阵风雷惊世界,满街红绿走旌旗。

这场运动,像飓风和雷霆,震惊全世界;大街上到处是红色标语,身着军绿色服装、臂戴红袖章的红卫兵小将以及各路队伍的红色旌旗迎风招展,滚滚向前。

凭阑静听潇潇雨,故国人民有所思。

诗人凭栏(阑)静听这场浩大的风雨,陷入沉思。故国即祖国。全国人民都在思考着,诗人也在思考着,那是关于国家前途和命运的思考,是革命向何处去的思考。

这首《七律|有所思》落笔惊艳,格律完美,用字精当,艺术成就很高。全诗采用了比喻、象征、对比、借代等手法,熔情、景、事、理于一炉,令诗意更为生动。诗中兴奋、期待以及忧思的心绪相交织,取题《有所思》也诠释着诗人此刻复杂的内心。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4)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5)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6)

毛泽东七律有所思(毛泽东七律有所思)(7)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