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方言是怎么听懂的(古人说什么样的方言)
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说什么样的语言吗?是不是秦人说现在的陕西话?韩、魏说河南话或山西话?赵国人说河北话?,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代的方言是怎么听懂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的方言是怎么听懂的
开篇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知道两千多年前的古人都说什么样的语言吗?是不是秦人说现在的陕西话?韩、魏说河南话或山西话?赵国人说河北话?
答案肯定是否定的!
那大家要问了,当时的古人说什么话?
你问我我问谁去?
那这天不是聊死了吗?你自己都不知道,还大言不惭地写这篇文章,真是脸皮比城墙都厚,有些不文明的读者可能要骂人了。
虽然我不知道,但是我可以讲几个有意思的故事和大家共同探讨一下这个问题。
第一个故事:
《诗经·秦风》中有一首著名的诗歌《蒹葭》,蒹葭是什么意思?蒹,没长穗的芦苇。葭,初生的芦苇。
绕来绕去,其实,没长穗的芦苇和初生的芦苇形状都差不多,完全可以认为它们是同一个东西。
那问题来了:
《蒹葭》是先秦时期的作品,且由渭河流域劳动人民创作(也就是现在的陕西关中地区),当时是作为歌曲流传的,是可以吟唱的,配以优美的旋律唱出来一定是很好听的。
当时的陕西人把这两个字念jian(一声),jia(二声)吗?
当然不是,jian(一声),jia(二声)是普通话的发音,普通话是近现代在北京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和先秦语言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蒹葭”用关中方言发音为匝za(三声)jue(介于二声到三声之间),且这首诗用陕西方言读起来其实很好听。
那能不能说现代陕西方言就是先秦时期的语言呢?
不好说,或许差不多,或许差很多,或许完全变了样。
从先秦时代算起,陕西话到如今已经两千多年了,在这期间被很多外来语言影响过,除了个别一些发音或许还和先秦时期一致,大多数应该都不一样了。
先秦祖先的歌曲,只有歌词流传到现代,音乐和发声全都消失殆尽,不得不说这是一种遗憾。
第二个故事:
战国时期,如今的山东地区有一个“陈”国,陈国发生叛乱,基本亡国,陈国公子陈完逃命到了齐国,为了躲避仇杀同时也确保自己种族的延续性,陈完决定改姓。于是,思来想去最后将“陈”姓改为和“陈”字读音相似的姓氏“田”姓。
在普通话中,“陈”和“田”并不押韵,根本谈不上读音相似。所以故事讲到这里基本上翻车,讲不下去了。
但是,陈完那时候怎么可能说普通话呢?所以,这车翻不了。
懂闽南语的朋友可以推敲一下,“陈”在闽南语中的发音是dan(三声),“田”在闽南语中的发音是can“三声”,是不是很相似?这不就对上了吗?
所以,我有一个大胆的猜测,当时河南、山东大部分地区的使用的语言或许类似于现在的闽南语。而且,据我所知,很多闽南人家族的族谱上都记载着从中原地带迁徙到福建的历史,所以,这种可能性我觉得还是有的。
第三个故事:
北宋著名词人柳永柳三变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词《望海潮·东南形胜》其中有一句:“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现代学者基本上都把“千骑拥高牙”这句理解为: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举着高牙旗在前面开道。
这种翻译我觉得是肤浅的,草率的!
试问,高牙旗是什么旗?是很高的旗帜还是长得像牙齿一样的旗帜?“千骑拥高牙”这句话如果按照这种想法来理解的话,必须得每个“骑”举着一杆所谓的高牙旗才能达到“拥”这个意境,但事实上,古代不管是行军打仗还是礼仪仪仗,“千骑”这样的骑兵规模其实并不是每个“骑”都举着旗子。最多只是排在前面的那几十上百个“骑”作为领队举着旗子。其余的都是带着刀枪列队在后面望旗而行,这是最基本的常识!
那这句应该如何理解呢?我觉得还是和闽南语有些关系。
在闽南语中“高牙”就是蚂蚁的意思。“千骑拥高牙”如果翻译成“浩浩荡荡的骑兵队伍像蚂蚁一样拥挤在一起”,岂不是更形象更有意境?
宋代人的官方语言和现代闽南语相似这个观点很多人都认同,同时,柳永也是福建人,所以在他的词里有一两句“闽南语”发音的词汇并不奇怪。
现代人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在理解诵读古代诗词文献的时候常常会脱离当时的语言、社会环境从而造成对原诗词文献的误解。
以上,我通过三个小故事抛砖引玉来尝试着探讨一下古人使用什么样的语言这个高深的话题,蚍蜉撼树,蚂蚁搬家,颇有些自不量力的嫌疑,但万事万物都是从假设开始的,都始于不切实际的猜想。欢迎各位批评探讨。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