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说说生完二胎感想(宝妈们有哪些甜蜜与烦恼)

大家说说生完二胎感想(宝妈们有哪些甜蜜与烦恼)(1)

大家说说生完二胎感想(宝妈们有哪些甜蜜与烦恼)(2)

大家说说生完二胎感想(宝妈们有哪些甜蜜与烦恼)(3)

编者按

随着我国二胎政策的全面放开,许多家庭有了二宝,时间不够用、严重缺觉……生活中许多事情在考验着二胎妈妈的精力、耐力和勇气。

二胎妈妈有哪些故事?她们的日常生活又是如何度过的?高龄二胎妈妈的生活是怎样的?生二胎,过来人有哪些经验分享?医生对二胎妈妈有哪些建议?2020年的母亲节来临之际,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25个二胎家庭,听听她们孕育二胎的酸甜苦辣。

现象

75后高龄妈妈“拼”二胎辛苦背后是幸福

二胎政策放开以来,不少70后甚至是60后都有生二胎的打算,对于这些已进入生育高龄的二胎妈妈们,她们在孕期有哪些经历?5月8日,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两位高龄二胎妈妈,听她们讲述自己和二宝的故事。

高龄二胎妈妈郭彩霞:意外怀孕孩子是上天派来的天使

二胎妈妈郭彩霞(注:化名)是位75后,她的两个女儿年龄相差13岁,老大今年16岁,老二3岁。2017年12月6日凌晨1时许,42岁的她顺产生下了二女儿。老二出生后,两个女儿和工作将她每天的生活填得满满当当,5月8日,郭彩霞向山西晚报记者说起两个孩子时,她的眉眼弯弯,嘴角一直挂着微笑。

老二的故事要从郭彩霞保留的一张“流产手术住院单”说起,2017年年初,郭彩霞发现她的例假又推迟了十余天,以为还是之前诊断的内分泌失调,她又把之前喝过的活血药喝上,以往三四天就会见效的药,这一次喝了一周都没效果。

担心患有其他疾病,郭彩霞向单位请了假去医院检查,可诊断结果却出乎她的意料——她怀孕了。“怎么可能是怀孕了,我根本不相信,因为在两三个月前,单位体检我查出子宫里有个肌瘤。我怕医生看错了,就又跑了两家医院检查,检查结果都是怀孕了。”郭彩霞说,确诊以后,对于是否要留下这个孩子,她纠结了很久。“已经42岁了,如果不要这个孩子,以后就不可能再要孩子了。”“我是易孕体质,生完老大后,又流过3个孩子,戴着环都能怀孕,一点儿办法也没有。”“那会儿流产是因为二胎政策没放开,不能生,现在政策放开了,我到底要不要生?”“大女儿说过很多次想要一个弟弟或妹妹。”……一个接一个的问题在郭彩霞脑海中徘徊,让她寝食难安,她的血压一路下降,高压都没超过80,她的头晕乎乎的,站也站不起来。郭彩霞说,有时生理上的疼痛真不如心理上痛苦让人痛彻心扉。在床上整整躺了3天后,受各种条件限制,郭彩霞夫妇最终还是决定不要这个孩子了。

从不知意外怀孕到吃药再到医院确诊检查,加上之后的纠结的时间,郭彩霞说孩子已错过了最佳流产时间,医生告诉她如果要流,就得住院做引产手术。“我把住院手续都办好了,可那天正好没床位,加上我这个手术又不紧急,医生让我再等两天,有床位了再住院。”郭彩霞说,也就是等候的那两天,她又不忍心让孩子离开他们。随后,她又跑到医院退了住院费。

决定生下老二后,郭彩霞的心情立刻好了起来,孕期中的任何不适她都没有,每天她忙着上班、照顾老大和爱人的生活起居,就连生产前一天,她还在单位里忙碌着。

郭彩霞说老二出生后,大女儿特别亲妹妹,“老大在私立学校上学,一放假回来就抢着要抱妹妹,还把她在学校里攒下的好吃的给妹妹带回来。我有时忙着做饭,老大还给老二擦屁屁换尿不湿,边擦边说妹妹你可是世界上我第一个给擦屁股的人。”郭彩霞说,老二是上天派来的天使,她出生后给全家人带来了很多欢乐。

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作为一名二胎妈妈,她希望两个宝贝女儿永远牢记血浓于水,互相扶持、互相照顾,把父母的爱延长至姐妹亲情中。祝两位千金平平安安,快乐成长,福慧双至,成人成才。

高龄二胎妈妈马政美:两个孩子在成长中不再孤单

马政美,1976年出生,40岁那年,在准备了3个月后,她成功怀孕,成了一名高龄二胎妈妈。现在她的大女儿已15岁,二儿子也3岁了,虽然在孕期经历了妊娠糖尿病,孕后期呼吸困难导致昏迷,以及生产后面临的体型难恢复、孩子无人照顾等诸多困难,但她每天都很快乐。5月8日上午,在接受山西晚报记者采访时,马政美说两个孩子在成长中不再孤单,有了伴。

马政美是大同人,她爱人是河北石家庄人,夫妻俩的兄弟姐妹都是两个孩子,二胎政策放开后,马政美觉得一个孩子太孤单,父母和公婆都希望她再生一个孩子,加上女儿也经常说想要个弟弟或妹妹,马政美和爱人开始计划生个老二。“准备3个月后,我怀孕了。由于年纪大了,怀孕后有了妊娠糖尿病,除了饮食上控制外,我加强了锻炼。到了孕后期,我就感觉呼吸困难,尤其不能平躺,睡觉的时候必须侧躺,那时候我的两个胯骨也特别疼。”马政美说,虽然怀孕很辛苦,但感觉到孩子在肚子里一天天地长大,她觉得所有的付出都值得。

2017年2月18日,马政美去医院做B超检查时,由于平躺着,她的呼吸越来越困难,脸色也越来越白。“医生问我怎么了,我说了句呼吸不上来后,就没了意识。隐隐约约能感觉到医生拍着我的脸,让我醒醒。”马政美说,她被立即推进了手术室,当天11时许,剖腹产生下了老二。“我老大也是剖腹产,可自从生下老二后,不管是伤口的恢复,还是体型的恢复都比生老大那会儿要慢很多。”马政美说,出院后的很长一段时间,她都觉得肚子还是憋胀得难受。

父母都不在身边,为了照顾儿子,马政美在休完半年的产假后,特意又请了一年的长假照顾儿子。“由于要上班,婆婆来太原帮我带了一年,儿子两岁半的时候,我就把他送到了幼儿园。”

随着两个孩子渐渐长大,看着两个孩子一起玩、一起闹,有时两个孩子偶尔吵吵嘴,马政美看着都觉得幸福,她说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不会再孤单,在母亲节来临之际,作为一名二胎妈妈,她希望两个孩子能互相扶持、彼此帮助。

山西晚报记者 杨洲芬

二胎喜得双胞胎 全家总动员每天很充实

36岁的张学爱,今年1月7日(腊月十三)在太原市人民医院里喜得千金双胞胎,起名为胡宇菡和胡宇汐。老大胡宇鑫已经11岁多,上六年级。想起25岁生老大的时候,张学爱说:“当时一门心思照顾好老大就行,现在不行了,除了老二老三,还得管老大的学习,还有家里的老人,都得操心。”

生孩子在医院住院了一周左右,回到太原五龙口附近的家住了一段时间,张学爱全家总动员,孩子的姥姥、奶奶和爸爸都来照顾这对双胞胎。五一期间,她返回了清徐县新营村的孩子姥姥家中。

5月7日,山西晚报记者来到张学爱新营村的家中,听她讲述这段时间照顾双胞胎的酸甜苦辣。

双胞胎为大家庭增添不少欢乐

新营村老家的卧室里,张学爱正在给老二喂奶,老三正在呼呼大睡。旁边的姥姥随时待命,身边的尿片、小棉被、小枕头、奶粉、奶瓶等妇婴用品一应俱全。不一会儿,老三醒了,姥姥拿出尿盆,给老三把尿。床边放着两个一模一样的小尿盆,张学爱看出了山西晚报记者的疑虑,她说,两个小家伙可能真的有心灵感应,晚上3点左右醒了吃奶,连醒来都是一起醒。“就连大小便,两个小家伙也经常同步进行,所以就买了两个小尿盆。”

随后,老二和老三跟着妈妈玩,孩子姥姥赶紧给冲奶粉喝。老三一直哼哼,她已经看见了姥姥在给她准备口粮,急不可耐。“每一次喝奶都要120毫升,大概4小勺奶粉,然后摇三四分钟,不烫手就能喂了。”姥姥说,两个小宝的饭量也差不多,一罐奶粉900克,260元一桶,两个娃娃三天半就喝完一桶,一个月奶粉钱在2500元左右。

张学爱说,其实刚开始是有奶的,两个孩子有时候不够吃就再补充点奶粉,产后10来天,奶突然就停了,她估计是累的。毕竟是两个,家里人都忙得不可开交,奶奶和姥姥一个管做饭一个管看护宝宝,爸爸胡志伟工作忙,只有晚上才能搭上手,老大胡宇鑫上六年级,在学习之余,帮助照看两个妹妹。

现在,每天早上7点,宇菡和宇汐就醒了,需要吃一顿,到10点左右,又得吃第二顿。再往后基本上隔3个小时喂一次,晚上8点左右,俩小家伙睡着以后,张学爱和姥姥才能稍微歇一歇。“其实,孩子就是吃了睡、睡了吃,但是大人一点不能休息。”姥姥说,张学爱每天晚上睡不够,白天基本上一点也不能休息,所以非常辛苦。姥姥和姥爷都70岁左右,为了两个外孙和女儿,他们也愿意多付出一些。

午饭时间快到了,姥姥和姥爷在厨房忙活起来,木耳炒山药、炒西葫芦、米饭和汤等等,他们争取变点花样,让女儿胃口好一点儿,多吃一点儿。

张学爱是家里的老四,有两个姐姐、一个哥哥。胡志伟有一个弟弟、一个妹妹,他们姐妹之间都会时常看望或者视频聊天,这对双胞胎也为大家庭增添了不少欢乐。

俩宝宝和妈妈同一个属相同一天生日

中午1时许,趁着俩小家伙睡着了,张学爱抽出时间,向山西晚报记者讲述当二胎妈妈的心路历程。张学爱说,本来老大也大了,也能放开手,在很多人看来,都不愿意再生二胎了。后来夫妻俩也商量着,给老大找个伴,将来孩子给他们养老时负担也能小一点。去年怀孕以后,张学爱发现预产期跟自己的生日离得很近。1月7日,两个宝贝降生。“虽然是剖腹产,但是娘儿仨是同一个属相,同一天生日,真的很幸运。”爸爸胡志伟说,老二和老三的降生,给他的不是压力,更多的是赚钱的动力,他会用自己的努力让全家过上好日子。

不一会儿,老三又醒了,她看见家里多了别人,不停地哼哼,想与人沟通。果然,不到五分钟,老二也醒了,她则相对平静,基本不吭声。

张学爱说,刚出生那会儿,她确实也有点分不清两个哪个是老二哪个是老三,当时医院给的衣服上有标志区分。现在,分得很清楚,老三爱唠叨,跟人说话、交流,老二则是基本不吭声,爱冲人笑。从喝奶上看,老三每次120毫升喝得精光,老二多少会剩30到50毫升。“可能是爱说累的,老三也更爱睡觉。”张学爱说,每天晚上给她俩洗澡时,也非常逗,老三一进去澡盆,就非常投入,撩水、拍水。老二则是有点谨慎,不敢动作太大,需要慢慢进入状态。

大女儿帮妈妈一起照顾两个妹妹

不一会儿,大女儿胡宇鑫回来了,她在邻居家上网课,那里的网络信号更好一点,还多个学伴。“五点有个考试,现在闲一会儿,就来看看妹妹们……”胡宇鑫边和山西晚报记者说话,边熟练地抱起老三,让妈妈暂时歇一会儿。

“会不会担心有了两个妹妹,妈妈会照顾自己少一点?”胡宇鑫稍微思考了一下说,可能会,但是自己长大了,还能帮助妈妈一起照顾两个妹妹。

张学爱说,她也非常照顾老大的心情,就怕孩子有想法,有时候她会多问学习情况,有时候会买一些衣服安慰老大,“孩子11岁了,有自己的主意了。”

现在,双胞胎四个多月了,看着俩宝贝一天天地长大,张学爱说自己是累并幸福着。

“他俩小名连着读叫汐汐和菡菡,谐音是稀罕,大家也觉得名字起得很好,两人招人稀罕。”说到母亲节的心愿,张学爱说,希望两个小家伙快乐健康地长大。

随后,山西晚报记者联系到了孩子的爸爸胡志伟,他说自己从事二手车业务,工作比较忙,所以暂时让爱人回娘家住几天,过几天再去接回来。母亲节到了,他说“祝爱人母亲节快乐!你辛苦了。”

山西晚报记者 宋俊峰

调查

是否生二胎 这些问题要想清楚

“生二胎还是不要冲动,考虑得多一点再决定。”一位二胎妈妈说。“我是意外怀孕,老大的心理工作还没有做好,也不知道会不会对未来的弟弟妹妹产生排斥?”一位准二胎妈妈说。“二胎政策放开后,二胎妈妈越来越多,我接触过年龄小的刚20岁出头,年龄最大的49岁。”一位妇产科医生说。

随着二胎政策的放开,越来越多家庭生了二胎,也有一些家庭还在犹豫要不要二胎,还有不少家庭正在成为准二胎。

有句话这样说:头胎妈妈是铁人,二胎妈妈是超人。连日来,山西晚报记者走访了25个二胎家庭,听听这些二胎妈妈的心声,同时采访了多位妇产科医生,了解一些生二胎的风险和常识,帮助更多准备要二胎的妈妈能准备充分地生一个健康二胎宝宝。

为什么生二胎?大多数家庭希望老大有个伴

5月7日下午4时许,山西晚报记者来到省城杏花岭区的一个小区,距离小区院里的小花园还有很远的距离,就听见里面传来孩子的欢笑和打闹声,在花园里,孩子的年龄参差不齐,有的在婴儿车里晒太阳,有的在蹒跚学步,有的已经到了上幼儿园的年龄。看孩子的有爸爸妈妈,更多的是老人。

山西晚报记者看到,一位头发已经花白的老人正在给婴儿车里的孩子更换尿不湿,看上去约有70岁。老人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婴儿车里的孩子是自己的二孙子。“我的大孙子12岁,就是我一手带大的,可是现在的年轻人一点不懂得体谅老人,招呼也不打,就怀上了二胎。如今我年龄也大了,说心里话,我一点儿都不想给他们看孩子,可是雇保姆花钱多还不放心,让儿媳辞职带孩子,我儿子的经济压力又太大,孩子的姥姥姥爷家在外地,没办法还是要将孩子交给我,说实话,我真的有些力不从心了。”老人无奈地告诉山西晚报记者,话语里没有一丝生二胎的喜悦。像这样帮着带二胎的老人院子里还有不少,这位老人的话也引起了他们的共鸣。

采访中,一位中年女士引起了山西晚报记者的注意,她正弯着腰,带着一个一岁左右的孩子在院子里学走路,孩子走得很起劲,但是身后的女士早已是满头大汗,时不时直起腰来捶打。山西晚报记者一打问,得知她今年43岁,大女儿上大一,这是女儿考上大学那一年生的二胎弟弟。“我女儿高考那一年我就有些郁闷,想到女儿考上大学就要住校,如果考到了外地就更难回家。我将我的想法告诉我的爱人和女儿,我女儿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妈,要不你和我爸再生个孩子吧,转移一下注意力。’女儿的玩笑,我却认真起来,跟孩子他爸商量了好久,想到了生老二的各种利弊,最后还是决定生老二。”这位中年女士说。

在山西晚报记者的走访调查中,像这对父母一样做足了准备生二胎的家庭并不多。60%的家庭表示,生老二是一个意外,对于意外到来的小生命大都选择了留下,因此由于准备不充分带来很多麻烦;30%的家庭表示,从二胎政策放开就有了要老二的打算,为此准备了很久,做好了应对各种情况的准备,生老二时全家都很从容;还有10%的家庭表示,对于二胎他们没有特别的想法,既不排斥也不热衷,有了就留下,没有就算了。而对于要老二的原因,80%的二胎妈妈认为,自己是独生子女,很清楚独生子女的孤单和面对问题时的无助,生老二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再有这样的困扰;20%的家庭生老二的原因各有不同,有的是因为老大是女儿,爷爷奶奶想要孙子;还有是因为老大强烈要求,希望有个弟弟或者妹妹陪自己,还有个别的家庭生老二是为了在拆迁补偿中能多得一套房子。

生二胎要注意些啥?征得老大的同意很重要

那么,这些二胎家庭中,什么才是让他们感到最棘手的事情呢?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每个家庭不同,面对的问题自然也不同,但在二胎出生之前,一些准备工作还是要做的,这样二胎的到来才能不乱了手脚。

首先,生二胎要征得老大的同意。对于这件事,很多妈妈都表示很重要。有人曾这样总结:“熊孩子什么都不能干,但他能让你什么都干不了。”采访中,一位二胎妈妈告诉山西晚报记者,生老二这件事,自己的老大很排斥,老大今年已经12岁了,在这之前,他是家里的独子,处处受宠,很担心有了弟弟或妹妹会分享自己的爱,在她怀孕的时候就表示自己坚决不同意生老二,但是当时已经怀上了宝宝,在与老大长达10个月的沟通后,老大依然坚持不同意。如今弟弟已经出生,但是哥哥不但一点儿都不喜欢这个弟弟,连同父母也有了很深的积怨。这位二胎妈妈很苦恼,表示早知道是这样,就应该先沟通好再怀孕。还有更多的二胎妈妈认为,只有争取到老大的同意,生老二才是幸福的,老大不但是妈妈得力的小帮手,更会是老二从小的小榜样。

其次,生老二之前,一定要考虑到,孩子出生后是否有帮手,如果家里老人的年龄都大了,或者实在没有精力帮忙照顾孩子,生老二还需慎重。一位二胎妈妈对于这件事就有很深的体会,她怀孕的时候,双方的父母都表示没有能力再帮他们带孩子,但是当时他们都以为父母在说气话,并没有当真,直到孩子出生后才知道,父母是真心不能帮自己,没办法只好自己辞职做全职妈妈,不仅要看大的,还要照顾小的,在这个过程中自己感到很委屈,还产生了很严重的婆媳矛盾。采访中,由于孩子没人看而产生家庭矛盾的不在少数。不少过来人建议:家庭环境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如果家庭环境不适合要老二,还是先别要。

第三,要考虑经济条件是否允许。很多人以为,孩子总会长大的,生下来穷养富养都一样,但一位宝妈的话却一语中的,生老二是为了让他更好地生活,而不只是为了让他活着。仔细计算一下生孩子的成本不难发现,孩子的衣食住行其实是最基本的,孩子的教育成本更是相当可观,幼儿园、兴趣班的费用,将来上学各种辅导班的费用都是不小的开支。生一个孩子尚且如此,更何况两个。所以,生二胎之前,要想想家里的收入来源是否稳定,经济条件是否能够承担,会不会在老二到来之后,生活品质下降太快?如果这些都不太确定,那么生二胎这件事也别太快。

最后,二胎妈妈还要想想,能不能平衡家庭和工作的关系。采访中,很多宝妈因为二胎不得不经常请假,有的因此辞职。其实,很多宝妈都希望生了二胎之后继续回到工作岗位,但是老大的功课需要辅导,还要照顾小的吃喝拉撒,即便有老人帮忙,也会应接不暇。再加上要面对孩子生病等突发情况,很多宝妈表示,自己身体已经力不从心,只好选择家庭放弃事业。有几位二胎妈妈建议:“如果你是一个事业心很重的妈妈,生二胎前,工作的事要衡量好。”

二胎妈妈要做哪些准备?身体条件是否允许是重中之重

采访中,山西晚报记者发现,很多二胎妈妈,在生二胎的时候已经是高龄产妇,她们想起之前自己在妊娠阶段的各种辛苦,身体出现的各种问题,至今都感到力不从心。还有一些准备要二胎的妈妈对自己身体是否允许生二胎有很多的担心,带着妈妈们的疑问,山西晚报记者采访了多家医院的妇产科医生。

太原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医生钱曼丽告诉山西晚报记者,二胎政策放开之后,生二胎的妈妈一下子多了起来,每天准备生产的产妇中,总会出现二胎妈妈的身影。在她接生的二胎妈妈中,年龄最小的只有20岁出头,年龄最大的已经49岁。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的一位工作人员也表示,这5年来,接触过的二胎妈妈不在少数,其中高龄产妇更是不少。山西省妇幼保健院和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的妇产科医生也纷纷表示,随着二胎妈妈的增多,普及生二胎的医学常识需要增强,二胎妈妈要更加重视自己身体情况,才能生出健康的宝宝。

钱曼丽告诉山西晚报记者,女性生二胎,除了需要在生活上和心理上做好准备,身体条件是否允许更是重中之重。有两个制约因素必须考虑,一是产妇是否患有长期的慢性疾病,如果是,那么就不适合再次生育。其次,就是要考虑到年龄的因素。一般来说,医学上将35岁以上的产妇界定为高龄产妇,高龄女性怀孕,胎儿染色体异常的风险增加,妊娠期出现并发症风险也会增加,不过,这并不是绝对的,一些40多岁的女性,如果身体条件允许,而且有着强烈的生育要求,也是可以尝试的。但是在怀孕前,一定要做一次全面的系统检查,在妊娠期的定期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还有的妈妈咨询,两个孩子之间间隔多久要二胎比较合适?钱曼丽说,如果头胎是自然分娩,建议结束母乳之后再考虑,有的妈妈在哺乳期间开始再次妊娠,对自身的身体影响很大,同时对老大的哺乳也产生不利的影响,不建议这样做。如果老大是剖腹产的话,间隔应不少于两年。如果在两年之内再次妊娠,子宫壁尚未完全恢复,容易出现子宫破裂的危险。

还有的二胎妈妈比较关心,如果老大是剖腹产,老二也必须选择剖腹产吗?钱曼丽说,这个要看医生的评估,如果头次剖腹产手术恢复得好,此次妊娠不存在任何剖腹产指征,还是有机会自然分娩的。如果上一次剖腹产选择的是子宫体部的剖腹产,或虽然是子宫下段的剖腹产,但是术后恢复不好,术后有感染的情形等,自然分娩的机会就小一些。

此外,钱曼丽还建议,二胎妈妈还要注意营养的搭配,不要过度补充营养,增加妊娠高血压和糖尿病的风险,同时防止胎儿过大,导致产程出现意外。高龄产妇还要适当增加孕产期的检查,以便及时排除染色体病变的风险。

山西晚报记者 姚佳

1、马政美和她的两个宝贝。

2、张学爱和大女儿、双胞胎小女儿在一起。

(责编:刘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