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沙治沙专用草(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

我国是受风沙危害较为严重的国家,土地沙化是我国最严重的生态问题之一,也是当前生态建设的重点和难点。防沙治沙是我国长期而艰巨的工作,也是实现“美丽中国”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生物治沙在防沙治沙过程中占据着积极的主导地位。

《北方防沙带生态保护和修复重大工程建设规划(2021—2035年)》的通知,要求到 2025 年,通过推动实施一批重点项目,统筹推进三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天然林保护、草原保护修复、防沙治沙、河湖和湿地保护恢复、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矿山生态修复等重点任务,完成沙化土地治理 460 万公顷,退化草原治理 270 万公顷,营造林 220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 450 万公顷。到 2035 年,完成沙化土地治理 1380万公顷,退化草原治理 740 万公顷,营造林 610 万公顷,水土流失治理 1120 万公顷。区域森林覆盖率达到 15.5%左右,森林蓄积量达到 7.4 亿立方米,草原综合植被盖度达到 45.9%左右,天然林和自然湿地面积不减少。

由此可见,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沙生植物指的是生活在以沙粒为基质沙土生境的植物,称为沙生植物。下面给大家介绍16种常见的沙生植物。

1、胡杨

胡杨是生活在沙漠中的唯一的乔木树种,它自始至终见证了中国西北干旱区走向荒漠化的过程。

胡杨常生长在沙漠中,耐寒、耐旱、耐盐碱、抗风沙,有很强的生命力。胡杨林是荒漠区特有的珍贵森林资源,首要作用是防风固沙,千百年来,胡杨毅然守护在边关大漠,守望着风沙。胡杨也被人们誉为"沙漠守护神"。胡杨对于稳定荒漠河流地带的生态平衡,防风固沙,调节绿洲气候和形成肥沃的森林土壤,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防沙治沙专用草(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1)

2、花棒

花棒又名细枝岩黄芪、花子柴、花帽、牛尾梢等,蝶形花科、岩黄芪属植物,落叶大灌木。

花棒树龄可达70年以上,为沙生、耐旱、喜光树种,适于流沙环境,喜沙埋,抗风蚀,耐严寒酷热,枝叶茂盛,萌蘖力强,防风固沙作用大。花棒主根、侧根都极发达,一般分布于20-60 cm的沙层中,较粗壮,贮存较多的水分和养分,对成活有利。花棒极耐旱,在含水率仅为2%~3%的流沙上,干沙层厚达40cm时,它仍能正常生长。抗风蚀沙埋,壮龄植株可忍耐风蚀达1m。抗热性强,能忍受40~50℃的高温,甚至沙面温度高达70℃时并不影响茎干生长,同时也耐瘠薄,花棒是沙坡头地区唯一在高大沙丘上生长的旱生木。

3、骆驼刺

骆驼刺,主要枝上多刺,叶长圆形,花粉红色,6月开花,8月最盛,每朵花可开放20 天,根系十分发达,一般长达20米。骆驼刺从沙漠和戈壁深处吸取地下水份和营养,是一种自然生长的耐旱植物,因为这种植物茎上长着剌状的很坚硬的小绿叶,是戈壁滩和沙漠中骆驼唯一能吃的赖以生存的草,故又名骆驼草。

骆驼刺主要产于宁夏、新疆、甘肃,生长于海拔150米至1500米的沙荒地、盐渍化低湿地和覆沙戈壁上。骆驼刺是防风固沙的代表植物,对于抑制草场退化、减轻干旱荒漠农区绿洲的盐渍化及沙化、保护及扩大绿洲等起着重要作用。

4、柽柳

柽柳又名红柳,叶子退化成鳞片状,表皮有厚的角质层,可以减少水分蒸发,所以抗旱性能强。

柽柳根系繁大,抗沙埋、风蚀,主、侧根都极发达,主根往往伸至地下水层,最深可达10多米,根蘖能力极强,沙压时能生长大量不定根,枝叶茂密,能形成巨大的柽柳沙包,最高可达20米,积沙达数千立方米,当风蚀露根时,仍能萌发出许多新枝条,柽柳耐水湿盐碱,是排盐性植物,在含盐量0.5—1.2%的盐渍地上生长良好。属于优秀的防风固沙植物。

5、沙蒿

沙蒿,菊科蒿属植物。生长于海拔3,000米至4,000米的地区,常作为牛羊等的冬季饲料,具备很好的固沙效果。

沙蒿为一从基部多分枝的半灌木,根系发达,根粗壮,粗达1—2厘米,根幅在1.2米以上。沙蒿为超旱生沙生植物,多生长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区的半流动沙丘上,也可生长在半固定和固定沙丘、平沙地、覆沙戈壁和干河床上。在沙地的生草过程中,它是演替初期的先锋植物。由于茎多数丛生,阻沙作用好,为优良的固沙植物,在甘肃河西地区已用于人工固沙,效果良好。

6、沙冬青

沙冬青又称为蒙古黄花木,为常绿超旱生植物,抗性强,很少发生病虫害,分布于中国内蒙古、宁夏、甘肃。生于沙丘、河滩边台地,为良好的固沙植物。喜沙砾质土壤,种子吸水力强,发芽迅速。花开4、5月,7月果熟。作为荒漠地区十分珍贵的孑遗种,沙冬青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植物,是防沙治沙的珍贵植物。

防沙治沙专用草(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2)

7、梭梭

梭梭可以作为牲畜的饲料,被誉为”沙漠人参“的名贵中药苁蓉就寄生在梭梭的根部。梭梭属于国家三级保护渐危种,抗旱、抗热、抗寒、耐盐碱性都很强,茎枝内盐分含量高达15%左右,喜光,不耐庇荫,适应性强,生长迅速,枝条稠密,根系发达,防风固沙能力强,是我国西北和内蒙古干旱荒漠地区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

8、白刺

白刺分枝多而密集,呈匍匐丛生状,枝条开展或平卧,枝干沙埋后易发不定根,拦阻流沙的能力很强,常形成高2—3米的沙堆,最高可形成5米左右的大白刺包。根据测算,高2米、冠幅10米的白刺包积沙量超过2300立方米,是优良的防沙固沙植物。白刺适应干旱、盐碱的能力强,具有耐脱水、抗高温和保水力强的生理特性。天然生长的白刺多为果实落入沙土越冬后自行出苗形成。

9、卷柏

卷柏又名九死还魂草,蕨类植物,因为卷柏的根能自行从土壤分离,蜷缩似拳状,随风移动,遇水而荣,根重新再钻到土壤里寻找水份。因其耐旱力极强,在长期干旱后只要根系在水中浸泡后就又可舒展,故而得名。卷柏生命力很强,远达蒙古、西伯利亚等高寒、干旱地区,是优秀的耐旱耐旱防风固沙植物。

卷柏既可观赏,又可药用,是优秀的耐旱耐旱防风固沙植物。

10、柠条

柠条又名毛条、白柠条、柠条锦鸡儿,根系极为发达,主根入土深,最高3—5米,根系发达,防风蚀、保土能力强;具根瘤菌,能改良土壤;分支稠密,沙埋后能产生不定根,固沙作用强,耐旱、耐寒、而高温,是防风固沙造林的优良树种之一。

柠条是中国西北、华北、东北西部水土保持和固沙造林的重要树种之一,属于优良固沙和绿化荒山植物,良好的饲草饲料。根、花、种子均可入药。

11、沙拐枣

沙拐枣是旱生喜光的灌木树种,具有抗干旱、高温、风蚀、沙埋、盐碱的能力,生命力强,易于繁殖,生长迅速等特性。根系十分发达,有的侧根水平延伸30米左右。有的种垂直根深达6米。发达的根系保障了对水分的吸取,在沙砾质戈壁、干河床和山前沙砾质洪积物坡地上也能生长。具有抗风蚀、耐沙埋、抗干旱、耐瘠薄等特点,枝条茂密,萌蘖能力强,根系发达,能适应条件极端严酷的干旱荒漠区,是荒漠区典型的沙生植物。

12、沙枣

沙枣生命力很强,具有抗旱,抗风沙,耐盐碱,耐贫瘠等特点,对硫酸盐土适应性较强,对氯化物则抗性较弱。沙枣根蘖性强,能保持水土,抗风沙,防止干旱,调节气侯,改良土壤,常用来营造防护林、防沙林、用材林和风景林,在新疆保证农业稳产丰收起了很大作用。

防沙治沙专用草(防沙治沙植物发展潜力巨大)(3)

13、四合木

四合木是中国特有孑遗单种属植物,草原化荒漠的群种之一,为强旱生植物。是最具代表性的古老残遗濒危珍稀植物,被誉为植物的“活化石”和植物中的“大熊猫”。

四合木的分布范围非常狭窄,在内蒙古地区有分布且零星散见于俄罗斯、乌克兰部分地区,是国家二级保护植物、内蒙一级保护植物。因它很耐烧,群众称它为“油柴”。

14、新疆杨

新疆杨是杨柳科属下的银白杨在中国南疆盆地的变种,为高15-30米的乔木植物。树冠窄圆柱形或尖塔形,树皮灰白或青灰色,光滑少裂,仅见雄株。新疆杨枝直立向上,形成圆柱形树冠 ,生长迅速,为各地营造速生用材林、防护林、行道树和绿化的重要树种,主要分布在我国新疆,以南疆地区较多。

近年来,在北方各地区,如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辽宁等地大量引种栽植,生长良好,被列为重点推广的优良树种大发展。新疆杨除了耐旱、耐盐碱的优点之外,对有毒气体抗性强,亦可有效吸附粉尘。

15、霸王

霸王抗风沙、耐干旱、适应性强,多生长于干旱的砂地、多石砾地及覆沙地上,是荒漠灌丛植被的主要优势种和建群种之一,其抗逆性强,生态可塑性大,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和适口性。

16、沙柳

沙柳为沙漠植物,也是极少数可以生长在盐碱地的植物,抗逆性强,较耐旱,喜水湿,抗风沙,耐一定盐碱,耐严寒和酷热,喜适度沙压,越压越旺,但不耐风蚀,繁殖容易,萌蘖力强。沙柳生长迅速,固沙保土力强,是我国沙荒地区造林面积最大的树种之一。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