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白云”是一个象征性很强的文化符号。首先,“白云”的“白”,代表一颗纯洁的心;其次,“白云”的“云”,从流飘荡,代表了自由自在。所以,“白云”代表的是归隐,为什么中国传统文化里,对“归隐”持赞赏态度呢?因为“归隐”代表的是,当自身价值观无法实现时,选择的不是同流合污,而是独善其身。这种价值观,有“竹林七贤”,更有“不为五斗米折腰”的陶渊明,所以,历代文人都以他们为偶像,大诗人王维也不例外。

1. 《欹湖》

王维的送别诗,很多都写得很有特色,比如“劝君更进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再如,“春草明年绿,王孙归不归”。而这首《欹湖》也有很特色:

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1)

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

前两句,“吹箫凌极浦,日暮送夫君”,是写诗人吹箫送别的情形;后两句,“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是站在友人的角度,写他离别的感觉。

一句,“湖上一回首,青山卷白云”,包含的意味深长,既有朋友会看诗人这边,已经看不到了,只能看到青山白云,表达了朋友心中的惆怅,其实,也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惆怅。而诗人选择“青山卷白云”来代表自己,其实,更多着眼在“白云”,表达了诗人一颗归隐的心。

2. 《送别·下马饮君酒》

《送别·下马饮君酒》,这首诗是送朋友归隐,也特别有意思,关键的是,朋友归隐南山,也是诗人特别希望归隐的地方。全诗写到: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2)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朋友仕途不得意,又不想同流合污,当然是相归隐了,而“南山陲”,也是有着丰富的意味,比如,王维在《终南别业》中就写到,“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所以,终南山是归隐之地的象征。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白云代表了“归隐”,“白云无尽时”,代表了诗人对朋友归隐的无限向往之情!

3. 《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

在回答朋友对终南山的问题时,王维最终选择了“白云”来代表终南山,不为别的,只为他一颗归隐的心。他在《答裴迪辋口遇雨忆终南山之作》中写到: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3)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

“淼淼寒流广,苍苍秋雨晦”,“寒流广”和“秋雨晦”代表了诗人现在的心情,那是一种隐晦的画面,跟后面一句,“心知白云外”的明丽形成鲜明对比。

“君问终南山,心知白云外”,白云代表的是自由自在,而终南山在白云之外,那是仙境,是归隐之地。有很多可以代表终南山的景色,但诗人独独选取了“白云”,可见诗人归隐之心的迫切。

4. 《留别丘为》

这首《留别丘为》,将王维一颗向往归隐之心,一颗在仕途挣扎之心,表达得淋漓尽致: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

今日又明日,自知心不闲。

亲劳簪组送,欲趁莺花还。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4)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

“归鞍白云外,缭绕出前山”,因为知道自己最终的归隐之地是白云之外,所以,自己回环缭绕,不肯出前山。出了前山,就是“今日又明日”,日复一日,再也没有一颗清闲的心。

“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一步一回首,离“白云”,离“归隐”,越来越远,但自己又心不甘,所以“迟迟向近关”。

一句,“一步一回首,迟迟向近关”,表达了诗人一颗挣扎的心!

5. 《送张道士归山》

这首《送张道士归山》相对另类一些,这里的“白云”,象征的仙境,是修仙成功的标志。表达了王维对修仙还是比较向往的,但更多的是对张道士的祝福:

先生何处去,王屋访茅君。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

人间若剩住,天上复离群。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5)

驱鸡入白云

“别妇留丹诀,驱鸡入白云”,这句当然是化用了这句“鸡犬升天”的典故,“驱鸡入白云”,代表了诗人殷切的希望张道士能够修仙成功!

“当作辽城鹤,仙歌使尔闻”,“辽城鹤”即“辽东鹤”的典故,指的是辽东丁令威学道成仙后,化作白鹤回到家乡去。当然是进一步祝福张道士能够得道成仙,当你得道成仙,化鹤归故乡,一定会功成名就。

6. 《留别钱起》

说起来,这首《留别钱起》,是王维中年日常生活的写照,他过着半官半隐的生活,并且收缩自若: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

暮禽先去马,新月待开扉。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6)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

“卑栖却得性,每与白云归”,说自己住的地方很简陋,却能性情得到解放;每天自由自在,就像白云一样。“徇禄仍怀橘,看山免采薇”,我虽然享受着俸禄,却心怀高志,不与人同流合污;我虽然在山里隐居,但仍然在官场,没有归隐。

“霄汉时回首,知音青琐闱”,“霄汉”,当然与白云一致,指的是自己归隐的地方,而“青琐闱”,则指的是皇宫、朝廷。意思是,自己虽然已经隐居,但在朝廷仍然有知音,能够在朝上有所作为。

7. 《早入荥阳界》

《早入荥阳界》是诗人路过荥阳的感受,荥阳就像一个世外桃源,是一个适合诗人归隐的地方。全诗为:

泛舟入荥泽,兹邑乃雄藩。

河曲闾阎隘,川中烟火繁。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

秋野田畴盛,朝光市井喧。

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7)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

“因人见风俗,入境闻方言”,进入荥阳,可以看到这里的风土人情,与别处不同;一入境,就听到这里的方言,也是与众不同;就像武陵人进入桃花源一样。“渔商波上客,鸡犬岸旁村”,水面上,都是来往的渔夫和商人,河岸两旁,都是鸡犬相闻的村庄。

“前路白云外,孤帆安可论”,前面就是在白云外,是一个可以归隐的地方,所以,就算自己一个人前往,也是可以的。

8. 《终南山》

前面有几首诗,都提到过终南山,但都是使用了借代的手法,没有正面描写终南山,而这首《终南山》,则是王维对理想归隐之地的正面描述:

太乙近天都,连山接海隅。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分野中峰变,阴晴众壑殊。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8)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

这首诗写得比较早,那个时候,王维虽然向往隐居,但只是向往而已,他真正的内心是出仕,因此,才会有“太乙近天都”,终南山真是一个隐居的好地方,好在哪里?因为它离京城很近,我既可以暂时在这隐居,又可以在机会的情况下,快速出仕。

“白云回望合,青霭入看无”,无论是“白云”,还是“青霭”,那都是自由的象征,象征着王维那颗向往自由自在的心!

“欲投人处宿,隔水问樵夫”,“樵夫”,其实跟渔夫是一样的,都是隐士的象征,明代诗人杨慎写到,“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这里的“渔樵”,都是归隐的象征。

9. 《问寇校书双溪》

王维比较有意思,但凡有朋友要归隐,他都是十分羡慕的,这首《问寇校书双溪》表达的思想也不例外: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

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溪定何似,余生欲寄白云中。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9)

新买双溪定何似,余生欲寄白云中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你想把家安在少室山西面,还是少室山东面?其实,少室山的西面也好,东面也好,都是隐居的好地方。

“新买双溪定何似,余生欲寄白云中”,听说你又买了双溪那里,想干什么呢?难道是余生想归隐到那里了!

一句,“余生欲寄白云中”,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极度向往。

10. 《归辋川作》

辋川就是王维中年以后,半官半隐的地方。那么,辋川在王维眼里,是个什么样子呢?他在《归辋川作》中写到: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

东皋春草色,惆怅掩柴扉。

王维最经典的10首诗安静而美好(大诗人王维的十首)(10)

悠然远山暮,独向白云归

“谷口疏钟动,渔樵稍欲稀”,“疏钟”,靠近山寺,是一个归隐的好地方。“渔樵”,周围都是隐逸之人。

“悠然远山暮”,让人想起陶渊明的那句,“悠然见南山”;“独向白云归”,表达了诗人归隐的坚定信念,即使是“独向”,也要归隐。

但诗人的归隐不是真正的归隐,而是半官半隐,所以诗人说,“菱蔓弱难定,杨花轻易飞”,自己就像菱蔓杨花一样渺小菲薄,说到底, 自己虽然半隐,但还有半官,其实也要庸庸碌碌地在为衣食而奔忙。

所以,诗人最后是“惆怅掩柴扉”,惆怅自己只做了一个半隐,无法做到真正归隐!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