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状态(孩子成长有个最重要的问题)

如何帮助孩子建立良好的自尊状态(孩子成长有个最重要的问题)(1)

文/钱 羽

自尊心和自尊是两码事

生活中常听家长们说“我们家孩子自尊心太强了”“我觉得孩子特别敏感,自尊也很低,怎么办?”……这里的自尊心和自尊,其实是两个概念。

自尊是个体通过对构成自我概念的特征进行评价,而作出的对自己存在价值的认定,也就是对自我的评价成分。高自尊的孩子能意识到自己的优点,也会希望克服自己的缺点,并对自己属于哪类人感到满意。低自尊的孩子总是看着自己的缺点,忽视优点且不喜欢自己。平时我们所谓的“自尊心强”,其实是对自尊的强烈感受与反应,通常还是因低自尊引起的。

孩子自尊感的变化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哈特认为,4~7岁的儿童可能处于自我膨胀阶段,会因为希望讨人喜欢而倾向于在所有方面都积极评价自己。到童年中期,儿童的自我评价会反映他人对自己的看法。比如得到音乐老师更高评价的孩子,也会认为自己唱歌好,并更容易进合唱队。

同时,自尊感不仅依赖于别人的评价,还取决于评价的角度。也就是说如果一个孩子很看重自己的唱歌能力,而别人对他唱歌能力评价高的话,他对自己的整体评价和自尊感也会更高。

到了青春期,青少年的自尊感会集中在人际关系方面,性别差异也体现得更加明显。女生的高自尊通常是因为朋友的支持和赞同,男生则会因为在朋友中影响力更高而获得高自尊。女孩相比于男孩会更在意他人的评价,也更容易因为和家人朋友的关系而困扰,她们在青春期时出现的自尊感降低程度要大于男孩子。

所以,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家长要关注到孩子自尊感的变化,根据孩子所处的不同阶段给予合适的引导与支持。高自尊的年轻人会在未来表现出更好的社会适应,并且较少出现抑郁倾向或行为问题。

培养孩子的自尊心

每个人生下来都有自尊心,孩子也不例外,在培养孩子自尊心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下面几点。

1.首先要去尊重孩子,跟孩子说话口气不要总是教导或者训斥的口吻,而应该是平等的交流语气,讲话方式方面更应该俯下身子,平和地说。让他尊重别人之前先学会尊重自己,慢慢产生自身的价值感。

2.无条件地信任孩子。培养孩子自尊心,首先要被信任,家长将自己的信任不断传递给孩子,他也会不断地增强自尊心。

3.和孩子的沟通中要处于平等的关系。成年人尽量蹲下身子和孩子说话,这样才能体会到孩子的世界。

4.尽量保全孩子的“面子”。很多父母觉得孩子小,不懂面子,所以说话肆无忌惮,不分场合地批评,实际上这是在打击孩子的自尊心,千万不要人前批评孩子。

5.培养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要有一定的自尊心和责任感,对孩子的起居饮食,尽量让他自己去学习做,不要怕孩子学得慢做不好就替他做,自己的玩具自己收拾。

6.表达父母对孩子的无条件爱。在教育孩子中,一旦他感受到你的爱是有条件的,他就永远不会懂得如何真心去爱;当孩子感受到父母无条件的爱,会让他的自尊和价值观都会有所提升。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