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

见山传承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2)

大话非遗|纸

第十一课 宣纸和金粟笺

之前的几课,我们学习了纸的分类,还记得最后的顺口溜吗?

麻皮藤竹草,一样都不少。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3)

今天这节课开始,我们就要具体地学习由这些材料制作而成的著名纸品了。

穿衣,走位,action!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4)

由于中国的纸文化源远流长,历朝历代出现了很多名纸。举例来说啊,通过文献记载和考古的实物发现,中国早期就有絮纸、灞桥纸、居延纸、中颜纸、蔡侯纸等……这些纸如今虽然都有姓名,但由于历史久远和数量有限,它们已不见踪影。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5)

提到名纸,有个朝代必须C位出道,那就是唐朝。唐代是中国书画艺术和宗教艺术发展的高峰时期,所以出现了许多佳纸、妙纸。

这些纸中名品,小编粗略一看,

找了个便于大家记忆的方法。

先来做个预热,

上文说到的絮纸、灞桥纸、居延纸、中颜纸、蔡侯纸,

大家有没有发现什么特点与关联?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6)

灞桥、居延、中颜,这些都是古时候的地名;蔡侯是蔡伦大佬,是为人名;而絮纸则是根据纸的材质来给纸品命名。

So,我们就从地名、人名、材质花纹等方面,来向大家一一详解历来的著名纸品。

先从地名命名来说一说。

首先要cue到大家耳熟能详的老牌名品——宣纸。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7)

现世名纸中,只有宣纸是实实在在以一地之名而冠之。

宣纸产于安徽南部泾县。

如果对这个地名还感到陌生,

那不妨《大江大河》取景地了解一下?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8)

还有“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

这见证了著名好基友惜惜相别情的桃花潭,就在安徽泾县。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9)

因为历史上,泾县隶属宣州府,出产的纸便被叫作宣纸。

宣纸是用于书画的高档纸,始产于唐代,那时它的主要原料是青檀皮。

宋代后,改变了宣纸的用料比例,才掺以麻、桑、竹等其他原料。

宣纸分生、熟和半熟三种。

什么?你当这是煎牛排要几分熟?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0)

NONONO,这种生熟是直接与制纸工艺相关的

生宣渍水渗化,作写意画最好。熟宣经过胶矾浸染,不渗化,易于工笔,细描细写。半熟宣则具有微小的抗水力,用以写字或作画,适用于小幅屏条、册页或兼工带写的绘画。

总体来说,宣纸具有纸质柔韧、洁白平滑、细腻匀整、不起皱、不掉毛、抗老化、久不变色、不蛀不腐、卷折无损等特点。便于收藏,因此有“纸寿千年”之说。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1)

说完了以州名冠之的宣纸,再来跳到另一种由地点命名的纸品——金粟笺。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2)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个名字,

小编眼前浮现的是一沓沓金光烂漫的漂亮纸笺。

金呀粟呀的嘛。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3)

但是,其实这种纸得名却是因为一座寺庙。

宋代的时候,太祖赵匡胤提倡佛教,全国印经之风盛行。为了适应这种需要,当时的歙县(嘿嘿,这个时候还不叫徽州,大家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徽州是徽宗命名的哈。)专门生产了一种具有浓淡斑纹的经纸——硬黄纸,又名蜡黄经纸。

那个时候,位于浙江海盐金粟山下的金粟寺里的抄经需纸特别多,因此这种纸又被称作“金粟笺”。

金粟笺质地硬密,光亮呈半透明,防蛀抗水,寿命很长。哪怕历经了几千年,依然跟新的一样。

千年弥新,这跟长生不老有什么区别!

这谁受得了哇~小编不禁陷入沉思,

什么时候金粟笺的技术能运用到护肤品上,

还有某蔻、某谜,某仙水什么事!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4)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5)

好啦不开玩笑了~今天的以地名命名的纸品就介绍到这里了,我们下节课再见~


非遗竹纸 大话非遗纸(1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