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摘帽四不摘是指(浅谈脱贫摘帽四不摘)

脱贫摘帽“四不摘”原则是防止脱贫再返贫的有力措施,体现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体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干事创业精神,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脱贫摘帽四不摘是指?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脱贫摘帽四不摘是指(浅谈脱贫摘帽四不摘)

脱贫摘帽四不摘是指

脱贫摘帽“四不摘”原则是防止脱贫再返贫的有力措施,体现党和政府的责任与担当;体现善作善成、久久为功的干事创业精神。

摘帽不摘责任,体现脱贫攻坚担当。“摘帽”只是体现当时扶贫工作的成效,或者说是开展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工作以来的成绩。摘帽后是否摘得彻底?需要时间的“沉淀”、检验。如果脱贫又返贫了,这不能说扶贫工作的成功,扶贫干部、相关责任部门单位依旧有责任,既要问一问返贫责任,又要担起继续扶贫的责任,确保帽子摘得彻底、永久。

摘帽不摘政策,体现脱贫攻坚承诺。在开展精准扶贫工作的过程中,对贫困地区、贫困村各级都给予了许多优惠、优先的好政策,各种攻坚政策可以说是党委的誓言、政府的承诺。但摘帽只是消除了绝对贫困,相对贫困依然存在,由于历史、基础等原因,贫困地区、贫困村脱贫后还需要一段时间的磨合期、发展期、提升期,相关政策还有继续给予倾斜和照顾。确保扶上马鞍再加“鞭”。

摘帽不摘帮扶,体现脱贫攻坚后劲。对贫困村的帮扶应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让脱贫村始终感觉到有一股力量在支撑、推动着自己,更加增强发展的信心和勇气。上级帮扶工作也要做到因地制宜,与时俱进。既要在保持原帮扶干部、单位一般不变的原则下,也要根据村实际需要、个人实际情况、单位实际工作等多方面考虑,确保有人帮,有的放矢帮,追求帮扶的最大成效。

摘帽不摘监管,体现脱贫攻坚韧劲。脱贫攻坚是一项持久工作,所以监管要贯穿到工作的始终。一方面要对正在开展脱贫攻坚工作的监管,另一方面要加强对摘帽后村的监管,防止一“脱”了之,一“摘”了之。要加强长期的监督管理,随时解决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保持扶贫工作的强势劲头。

“胜非其难也,持之者其难也。”在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我们要切实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各项工作。对易返贫致贫人口要加强监测。对脱贫县设立5年过渡期。要坚持和完完善驻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东西部协作、对口支援、社会帮扶等制度。适时组织开展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工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的底线。

乡村振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发展,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持续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让低收入人口和欠发发达地区共享发展成果,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