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

泉山晋海,一峰书畔,梅石花开五百年;弦歌不辍,薪火相传,桃李芬芳状元来。今年是泉州第一中学建校80周年,其前身可追溯至明朝罗伦状元在梅花石畔开坛讲学,延续至今已有556年的历史。2023年的钟声即将敲响,抚今追昔,泉州一中诸多杰出人物的故事,在泉州一中的历史长河中熠熠生辉。深厚的人文底蕴和文化积淀,成为这所名校长盛不衰、永葆生机的源泉。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

东海涌新声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2)

共叙山海情 携手谱新篇—泉州一中组团赴宁夏罗山中学开展教育帮扶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3)

学党史感党恩,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4)

一中学子在校内农耕责任田从事生产劳动

历史沿革:“状元讲学”传佳话

泉州鲤城区学府街泉州一中西侧,有一块石头裂为五瓣,形似梅花,这就是著名的梅花石。泉州从南宋后期起一直未出状元,民间有“梅石开,状元来”之美闻,传说直到状元罗伦来到泉州,此石裂开为梅花状,香闻数里,应瑞之兆。

“云水千峰更万峰,此心期与故人同。”梅花石畔,留下了状元罗伦讲学的美谈。罗伦,号一峰,参加明朝成化二年丙戌(1466年)殿试,高中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因得罪宪宗,当年5月被贬到泉州担任市舶司副提举。在泉州一年的时间里,他在梅花石旁设坛讲学,充分利用自己的渊博学识,建草堂,开堂收徒传道授业(四方士人从学如流,连府学和县学的教谕也来听课受教),促使泉州的文化教育事业更加兴盛繁荣。泉州至今仍广泛流传着一则罗伦祈梦高中状元的传说:罗伦赴京赶考前,特地到泉州仙公山祈梦,求问前程,他在“丰山洞”里一连住了九天九夜,却一梦无成。第十天清晨,他向庙祝借来文房四宝,气愤地在洞壁上题诗一首:“千里路途来求梦,九宵无梦是无缘。神仙不管凡间事,回去江西中状元。”题毕掷笔而去,归至山下,天上响起一阵雷,当他返回洞中取匆忙间落下的雨伞时,突然发现墙上的诗被改动了两个字:“无缘”改为“有缘”,“不管”改为“专管”,且墨汁未干。后来罗伦果然蟾宫折桂,一举夺魁。明嘉靖八年(1529年),御史聂豹等人为纪念罗伦,便在其开堂讲学之地修建“一峰书院”。至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一峰书院重建,改称“梅石书院”。之后,又几经变迁。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5)

一峰春来早

我国新文化运动的前驱艺术教育家、思想家、革新家,一代高僧弘一大师,也曾在泉州一中讲学,并留下了墨宝,这成为泉州一中办学史乃至福建教育史上美学美育的一段佳话。1938年暮春,一个黄梅初发、细雨绵绵的上午,弘一大师应邀到昭昧国学院(现泉州一中)演讲,讲毕在学校图书楼吃素餐,并题“无上清凉”四字。那天,大师对这一群天真无邪的学生讲话,似乎比较兴奋,不时含点微笑,讲到动情处,那种暂时提高嗓子,轻轻挺起胸部,微微开着笑眼的欢欣忘情的神气,充满趣味。“二十文章惊海内”的弘一大师才华横溢,集诗、词、书画、篆刻、音乐、戏剧、文学于一身,在诸多文化艺术领域都曾开风气之先。历经80余载,他的“无上清凉”墨宝仍在泉州一中校园书法碑林熠熠生辉。

泉州一中内还有一处梅石党建基地,见证了泉州城区的解放。1942年4月,蔡樵生校长在一峰书院旧址上创办了晋江县立初级中学(现泉州一中),1949年9月6日,在解放军第十兵团司令员叶飞和政治部主任刘培善的主持下,南下干部与泉州闽浙赣(闽中)、闽粤赣(闽西南)两个系统党组织的负责人许集美、许昭明,在这里胜利会师,见证了泉州城区解放的重要时刻。1952年,学校正式定名为“福建省泉州第一中学”。

特色办学:“梅石育人”展才华

文脉绵延500多年的泉州一中文化底蕴深厚,人杰地灵,历代英才辈出。学校始终秉承“敦品力学”之校训,倡导“如梅之韧,似石之坚”的精神,“以质量求发展,以特色创一流”。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形势,学校在传承优良办学传统的同时,不断深化“全面发展打基础,发展个性育人才”的办学特色。2015年,随着泉州一中东海校区正式启用,学校形成“一校两区”的办学格局,主动以更加开阔包容的姿态探索教育新生态,构建出独具特色的泉州一中“梅石育人模式”,为每一位学子的多元发展提供了更多可能性。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6)

2020年泉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占可盈

占可盈是2020年泉州市高考理科第一名,是泉州一中“梅石课程体系”下成长起来的优秀“梅石”学子。聊起在校6年的“课程套餐”,她仍然“回味无穷”:学校开设的近百门校本选修课中,总能满足学子德、智、体、美、劳各维度的个性化发展。可盈选修过“汉学汉服文化研究”课程、数学奥赛课程、实践创新类课程等,涉足了“梅石课程体系”的“素养课程”“奥赛强基课程”。老师的教导、课堂的学习让她受益匪浅,使她取得了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区)省一等奖的好成绩;同时,汉学汉服研究也成为她生活中的幸福源泉之一,而实践创新类课程亦为她搭建好连接学校学习与社会生活的重要桥梁。泉州一中是全省首个开设研究性学习实践活动课程的学校,劳动实践教育与学科融合教学是全市示范,学生创客队伍获得过亚洲机器人锦标赛桂冠,实验教学课程开足开实,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学习烙印。

“高中阶段国家课程学校都开得满满当当的,除了高考科目外,体育、音乐、美术、信技、通技、实践等等一科不落,而且老师们都超级赞!教学水平和专业知识我认为都是市内、省内顶尖水平。在课业教学之外,老师们也注重与学生们的课下交流,对各个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况都很了解,因材施教。”让占可盈印象深刻的是,班主任吴进强老师的班会课、张芸芸老师的班级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课程。对于日常压力山大的学习生活而言,这是最好不过的回顾与调剂。从北京大学的校园内回望泉州一中,可盈很庆幸自己能够沿着生涯规划课程的设计继续前行,更加感激每一门课程每一位老师为自己的知识、技能、素养做好的铺垫。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7)

张锦州老师(左)指导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省一等奖获得者(入选省队)王培凌(右)

丰富多彩的“梅石课程体系”,让每一位梅石学子都能发挥自己的个性和潜能。回顾两年多来的数学竞赛生涯,高三学生王培凌觉得“虽然不断遇到困难,但还算是顺利的,自己也从未有过放弃的念头”。他是在初三暑假的时候开始跟着张锦州老师准备数学竞赛的,当时只是跟着同学一起去,学着学着就热爱上了。他说数学的魅力在于发现、探索、解决问题的过程所带来的极大的动力和成就感,尤其是对巧妙解法的追求与探寻,这一路是审美也是欣赏。在参加全国高中数学联赛最后的集训期间,培凌一天花在数学上的时间至少9个小时。从早上7:55开始,到23:00,除了吃饭睡觉,他基本在学校C栋6楼的小教室待着。被问及是否会烦躁,他推了推眼镜,说:“烦躁肯定是会的。比如今早有道题就花了两个半小时,有时候想着想着也会发呆。”紧接着,他又补了一句:“短短两个半小时体验一次次的起起落落,这不就是人生嘛。”边做题边“思考人生”的他,2021年、2022年连续获得全国高中数学联赛(福建赛区)省一等奖,并入选省队;2022年获“文山杯”中国东南地区数学奥林匹克高二组一等奖。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8)

深研新课标,深耕“5G ”课堂。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9)

舞蹈《丝海刺桐红》获得泉州市中小学生艺术节舞蹈比赛一等奖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0)

校男足获福建省青少年校园足球联赛暨中学生足球锦标赛初中组一等奖

虽然毕业两年了,但如今就读于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专业的大三学生王畅还是会想念母校泉州一中操场旁的蓝花楹、晚自习前的晚霞、教室里的朗读声、艺术楼里的琴声与歌声……在这里度过的六年,是她最难忘的时光。每年一中校园文化艺术节的文艺汇演、合唱比赛和十佳歌手赛,让她有了尽情展示自己的舞台。在参与合唱团钢琴伴奏期间,她积累了许多宝贵的舞台经验以及专业知识。一中营造的浓厚艺术氛围滋养了她对音乐的热爱,让她在高二年时坚定了对音乐梦想的追求,在老师的帮助和学校的支持下,她以艺考专业全国排名第五的成绩如愿考入了上海音乐学院。

作为泉州一中初中“梅石班”的一员、啦啦操紫星级运动员,林依然同学不仅学习成绩优异,而且多才多艺。初中三年,她走南闯北参加了不少比赛。学校的校本课程“国民好健将系列”让她受益良多,她在学校体验了来自大学的高水平运动队的训练体系,在初一暑假还到厦门理工学院参加了高水平运动队夏令营。这三年训练是辛苦的,但与此同时,她的课余生活变得更加丰富,拓展了视野。如今,她成为一中高一新生,继续选择“国民好健将系列”的攀岩课程。学校有一面非常专业的抱石墙,聘请了省内知名的攀岩教练授课,让她继续发挥特长,锻炼身体,保持充分的学习精力,更好适应繁重的学业,冲向美好未来。

名师荟萃:业务精湛有爱心

许许多多优秀的“梅石”学子们,在泉州一中如鱼得水。他们的发展,得益于学校优秀教师团队的引航助力,而教师在学校重教、强师、团结的氛围下,在与学生的教学相长下,迅速成长。泉州一中始终把建设一流的教师队伍视为学校的生命源泉,视为学校整体实力的核心,已形成结构合理、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名师荟萃的教师群体。教师队伍老中青搭配合理,呈现出平均学历特别高、优秀老师数量在业界居于高位、教学能力突出等三大特点。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1)

2022年市初中部分学科教师教学技能竞赛特等奖获得者曾小兰

2019年,曾小兰满怀憧憬和抱负加入泉州一中,成为一名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入职后便感受到来自这个“温暖大家庭”的关心和照顾。在一次参加年级会议时,她觉得身体有点不舒服,校领导马上让她回家休息,后来每次碰面校领导总是亲切叮嘱她要注意身体,让初来乍到的她倍感温暖,更坚定了自己提升业务能力、成为一名“四有”好教师的决心。第一次当班主任的她,得到了学校和老教师提供的各种帮助,学校的“以老带新”机制促使青年班主任迅速成长,让她由生涩摸索到渐入佳境,跟学生更加贴近,真正体会到教书育人带来的巨大成就感。学校历来重视教科研,以备课组教研组建设为抓手,精耕细作,开展青年教师结对子、教师专业技能培训与比赛等活动。2022年9月,曾小兰参加了泉州市部分学科技能竞赛,铆足一股劲的她,每天“挑灯夜战”,撰写片段教学,研读《中学政治教学参考》,不断进行试讲、评课练习,每本书上,都记录了密密麻麻的笔记。学校同组的老师们在她需要帮助的时候及时伸出援手,牺牲休息时间帮忙听课评课磨课,群策群力,给予非常多宝贵建议,让她的业务能力和教学水平得以稳步提升。最终,她在泉州市部分学科技能竞赛中脱颖而出,获得了唯一一个特等奖。入职一中以来,她多次在思政教师教学技能赛中取得优异成绩。“我非常自豪能够成为泉州一中的一名教师,学校让我有归属感,促使我不断成长和进步。”在曾小兰看来,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播,更多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人,她在课堂中坚持与学生眼与眼的对望,心与心的交流,实现跟学生在情感上的共鸣,知识上的共识和情感升华,从而让课堂更高效,让知识入脑入心。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2)

信息学奥赛金牌教练倪永毅老师(右一)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3)

VEX机器人社团在全国、世界级机器人竞赛中屡获佳绩

在泉州一中,教师不仅业务能力过硬,而且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是学生爱戴的榜样。倪永毅老师,作为信息学竞赛主教练,兢兢业业,全情投入,创造了一个个全国、省市奥赛佳绩;陈华彪老师,作为地理教研组组长,以优秀为责任,凝心聚力,使学科组建设在全省地理教学界享有盛誉;周云玲老师,作为创客实践中心负责人,极深研几,锐意创新,指导队员勇夺VEX赛项最高奖项;陈春莹老师,作为学生艺术团总指导,辛勤耕耘,桃李满园,学校艺术之花盛开怒放……

校友璀璨:情系母校报桑梓

梅石飘香,人才荟萃。80年来,具有扎实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泉州一中培养了数万名各界优秀人才。校友们心系桑梓,反哺母校。其中,王启明、吴新涛、欧阳钟灿、李爱珍等院士在科研领域作出突出贡献,以科学之光为母校添彩增辉;陈守仁、张旋龙、庄少卿、林天伟、蔡树荣等校友慷慨捐资,建设校舍、奖学助教,为母校的发展尽心竭力;还有更多海内外校友,以各种付诸真心的实际行动表达对母校的爱。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4)

杰出校友欧阳钟灿院士莅校作报告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5)

庄少卿校友向母校80周年校庆捐赠仪式暨“启明奖学金”颁奖仪式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6)

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董事会陈守仁董事长与学子亲切交流

著名实业家、慈善家、泉籍杰出侨领、香港联泰集团董事长陈守仁博士系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1945届校友,他始终关注母校的发展与建设。1950年起,他先后在菲律宾、香港成立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校友会,并担任会长;跨入新世纪后,任泉州一中(原晋江县中)董事会董事长。长期以来,陈守仁博士捐资兴教,助力泉州一中教育事业的发展,“梅石”学子受益良多:1988年,捐资设立“泉州一中守仁杯学科竞赛”;2000年,捐资50万元助建陈守仁博士艺术大楼;2005年,捐资10万元作为校董会启动资金;2007年,捐资20万元助建泉州一中学府校区校大门;2009年起,先后捐款逾200万元资助“中山班”;2012年,捐赠180万元助建泉州一中学府校区陈守仁大礼堂、东海校区陈守仁教育基金大楼;2016年,捐资50万元设立“陈守仁博士奖学基金”;2017年起,先后捐款共1000万元,设立“陈守仁教育基金”……他以慈善为怀、造福桑梓之举,深受家乡人民的爱戴,也激励着泉州一中全体师生努力奋发,勇攀高峰。

泉州第一中学东海校区晚霞 梅石花开一路歌(17)

情系母校,深情涌动—泉州一中校友总会会长张旋龙莅校参加校庆活动。

金山软件创始人、方正集团创始人、泉州一中校友总会会长张旋龙,1969年至1974年就读于泉州一中。在校期间,他一直都是班长,是班上第一批团员,后来还当上了校团支部书记、校学生会主席。1974年毕业,留校任教。当时泉州一中开校办工厂,生产教学仪器,张旋龙就到校办工厂做工、当销售员。1978年,张旋龙会长赴港投奔父亲张铠卿,打工,创业。1984年开始到中关村做生意,成功斡旋在四通、方正、联想之间,直至创立了自己的商业王国,被业内誉为“中关村教父”。“认识我的人都知道我没有读过大学,泉州幼师附属幼儿园给了我启蒙教育,泉州一中给了我最高教育。我的成人与成长都从泉州开始,所以我对泉州这座古城有着深厚的感情。多年来,我虽身居境外,但饮水思源,不忘故里,乐于尽绵薄之力,为家乡捐资助学。”心系母校的张旋龙一直不遗余力地关心支持泉州一中教育事业以及教育基金会的发展建设,引领带动各地校友,帮助学校挖掘和拓展社会资源,共同助推母校教育事业的腾飞发展。他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就多次捐献金山电脑,建设教师电子备课室,推动学校教学设备更新;在母校70周年、75周年、80周年校庆各捐资50万元;还在2020年年初率先发起、倡议成立泉州一中教育基金会,捐赠200万元作为基金会启动基金,并任监事长。

泉州一中的历史长河中,杰出校友灿若星河。他们中有革命先驱、治校先贤,有教育大师、学术名儒,有政界领袖、体坛精英,有模范公仆、基层先锋……他们在历史的洪流中实现人生价值,又促进着母校的发展,成就母校声誉,他们以母校为荣,母校亦以他们为傲!

梅石芬芳五百年,继往开来新征程。2022年即将过去,崭新的2023年向阳而来。在学校新一届领导班子的掌舵下,全体“一中人”团结奋进,充满阳光和活力,将在传承一中优良历史传统的基础上,以改革创新之姿态,求真务实之作风,“梅筋石骨”之精神,凝心聚力,奋勇前行,书写学校桃李芳华的锦绣新篇章!

(曾聪虹 倪宁馥 文/图)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