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

感谢您关注“永大英语”!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1)

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

郁馨洁

摘要:《新课标》倡导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而教材是对课程目标的理念和要求的反映和体现。本文借助三维语法理论,通过比较上海新旧两版教材语法板块在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度的分布情况和内容,发现新旧教材均注重形式维度的语法呈现和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缺少用法维度的呈现和练习。新教材在语法呈现的三维分配较均衡,符合三维动态语法观的理念,但是在语法练习方面仍缺少用法的维度。因此,教师和学生应改变传统语法的教与学,树立三维动态语法观,灵活使用教材,补充语法用法维度的内容,以实现学生能够准确、达意、得体地使用语法进行交际的目的。

关键词:三维语法理论;高中英语教材;三维动态语法观

一、引言

作为语言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法在培养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和英语学科核心素养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传统语法过于强调语法作为规则的作用,忽视语言使用的具体环境和目的,忽视语法本身的表意功能”(程晓堂,2013)。针对这一语法教学的局限性,《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以下简称《新课标》)提出以语言运用为导向的“形式—意义—使用”三维动态语法观,倡导兼顾语法的形式、意义和功能,即“语法知识的使用不仅需要做到准确和达意,还要做到得体”(教育部, 2020)。

英语教材是学生接触和学习英语语言的重要材料,也是对课程目标的反映与体现。因此,本文借助拉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通过比较《新课标》颁布前后在上海地区广泛使用的新旧两版高中英语教材的语法板块,试图探讨新版教材的语法板块是否兼顾语法的形式、意义和运用三个层面的内容,是否符合《新课标》的英语教学语法观,从而对教师语法教学的实施路径和学生的语法学习方法提出建议。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2)

二、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一)理论基础

本文新旧教材的语法板块分析将基于拉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拉森•弗里曼(2009)认为,语法是一项技能或一个动态的过程,称为语法技能。语法技能是准确、有意义而且得体地使用语法结构的能力,而语法教学的最终目的是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恰当的语法进行交际。

拉森•弗里曼从言语交际的视角将语法划分为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维度。形式维度关注语法的构成,包括音素、字母、符号、语法词素和句法模式等要素;意义维度关注语法表达的意思,包括词素、派生语素、字符串、概念等要素;用法维度关注语法的使用方法和使用场景,包括社会功能、语篇模式等。上述三个维度互相独立,但又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且相互影响。语法教学要兼顾语法的三个维度,并针对各个维度采用相应的教学方式,从而使学生能够自主地运用恰当的语法进行交际。

(二)概念界定

1. 教材

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是“教学材料”的简称,包括所有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狭义的教材是指教科书(程晓堂、孙晓慧,2011)。本文的教材采用的是狭义的教材,即课本。

2. 三维动态语法观

《新课标》提出的三维语法动态观与拉森•弗里曼的三维语法理论相一致,认为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与语音、词汇、语篇和语用知识紧密相连,直接影响语言理解和表达的准确性。《新课标》要求学生在“更加丰富的语境中通过各种英语学习和实践活动进一步巩固和恰当运用义务教育阶段所学的语法知识,学会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进一步发展英语语法意识”。在语法教学上,建议教师在教学中“重视在语境中呈现新的语法知识,在语境中指导学生观察所学语法项目的使用场合、表达形式、基本意义和语用功能”(教育部,2020),设计既有层次又强调整合不同类型的学习实践活动。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3)

三、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的内容分析

(一)研究对象

本文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新世纪版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试用本)》(以下简称旧版教材)和《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二册》(以下简称新版教材一、新版教材二)中的语法板块作为研究对象。

旧版教材共有四个模块,八个单元,每个单元设有Reading & Additional Reading, Structures, Functions, Listening & Speaking, Writing, Study Skills和Task七个板块。Structures板块即语法板块,每个语法板块下设一至三个语法点,每个语法点下设Focus, Conclusion和Practice三个部分。Focus部分呈现包含一定语法规则的语料,Conclusion部分归纳总结规则,以上两部分均属于语法呈现部分;Practice部分则属于语法练习部分。

新版教材一、新版教材二共有八个单元,每个单元设有Understanding, Discovering, Producing和Extending四个部分,涵盖听、说、读、写、看等能力。语法板块属于Discovering部分,命名为“Grammar in Use”。每个单元的语法板块下设二至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属于语法呈现,先呈现包含一定语法规则的语料,后以“Grammar Highlights”模块的形式归纳语法规则,其他部分均属于语法练习。该版教材的书后附录中有语法术语,以中英文的形式依次列出各单元的语法点涉及的术语。

(二)研究方法

本文主要以三维语法理论为框架,对旧版教材和新版教材的语法板块进行对比研究。首先对两套教材的语法板块进行梳理,对比选出两套教材共有的语法项目作为研究对象。其次,将语法项目划分为语法呈现和语法练习两类,依次统计语法呈现和语法练习在语法三维度的分布情况并分析其具体内容。

(三)分析框架与实例分析

1. 分析框架

本文对语法板块的呈现和练习部分的维度分析主要依据拉森•弗里曼对语法的形式、意义和使用三个维度的界定,并参照林晓岚与何安平(2006)对语法呈现和语法练习的特征总结。本文使用的语法板块的分析框架如表3.3.1所示。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4)

2. 实例分析

(1)语法呈现的实例分析

例 1:

l 英语的谓语动词有主动语态和被动语态两种形式。主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执行者,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

l 被动语态句子的谓语动词形式是be 过去分词,时态由be的不同时态形式表示。

l 带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形式是情态动词 be 过去分词。

(摘自英语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新世纪版试用本Unit 2 Structures: The Passive Voice)

例 2:

Grammar Highlights

We use the passive voice to focus on the person or thing affected by an action. Sometimes, we use the passive voice because we do not know or do not want to mention the one who performs the action.

Basic structure of the passive

subject auxiliary verb (be) main verb (-ed form)

National flags are often designed with many kinds of shapes on them, such as the sun, stars, the moon, animals and bars.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4 Grammar in Use: Passives)

例1、例2都是被动语态的语法呈现部分,例1解释了被动语态的形式是(情态动词) be 过去分词,以及被动语态表示主语是动作的承受者,呈现了被动语态的形式和意义维度。例2在呈现被动语态形式和意义的同时,说明了使用被动语态的场景是不知道或不想提及动作的实施者,全面地呈现了被动语态的形式、意义、用法三个维度。

(2)语法练习的实例分析

例 3:

Practice

C1 Look at the picture, and fill in the blanks with the infinitive “(to) find” in its proper forms.

If you do get lost in the woods, don’t try ______ (1) your friends - let them ______ (2) you. You can help them ______ (3) you by standing in one place. There is another way...

C2 List all the infinitive phrases “(to) find...” and tell the function of each.

(摘自英语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新世纪版试用本Unit 3 Structures: The Infinitive)

例3中的三个例子均是不定式的语法练习,C1、C2指令语中均出现新的语言点infinitive。C1要求学生使用find或to find填空,正确答案唯一。虽然在阅读语篇和完成某些填空时会涉及意义维度,但最终目的是选择正确的语法形式,所以C1属于形式维度的语法练习。C2要求学生归纳总结不定式的语法功能,属于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

例 4:

III. Send an email to your friend Jim about your school life based on the above discussion. The following three questions can be used as your guide.

A. What did you expect about the senior high school?

B. Is your life now the same as you expected?

C. What are you going to do in the days to come?

(摘自普通高中教科书英语必修第一册Unit 1 Grammar in Use: Tenses)

例4是时态的语法练习,指令语中未出现语法点,但在回答三个问题时会自然地运用一般过去时、一般现在时、现在进行时、一般将来时等多种时态,且练习要求学生给朋友发邮件,是相对真实的生活情景,所以属于用法维度的语法练习。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5)

(四)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1. 新旧教材语法点

新旧两版教材的各单元知识点如表3.4.1所示。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6)

2. 语法呈现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7)

(1)在语法呈现部分,如表3.4.2所示,新旧两版教材对语法的三个维度的重视程度是一致的:形式>意义>用法。新旧两版教材都格外注重呈现语法的形式维度,该维度占比均达到50%左右,用法维度的呈现占比最少。而新教材增加了对语法的用法维度的呈现,对语法的三维分配更均衡。如表3.4.1新旧教材语法点所示,对形式维度的高度重视一方面是由于本研究选取的教材均面向高一学生,该阶段的教学内容中包含大量初中语法点的复习巩固,语法点本身难度偏低;另一方面,较多语法点本身的表意功能并不突出,如基本句子结构、基本句型等语法知识不受语境的影响,因此教材的呈现仅涉及形式维度。

而新教材中增加语法的用法维度首先体现了《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动态语法观。《新课标》提出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使用”的统一体的观点,并要求学生在语境中理解和运用新的语法知识(教育部,2020)。由此可见,过去的英语语法教学忽略了用法维度的呈现,而新教材中均衡的三维占比反映了对语法的用法维度的重视以及语法知识三维度统一的观点。

其次,新教材增加用法维度是出于对教学目标的考虑。两个语法知识的用法呈现分别在第一单元的“时态(复习 过去将来时)”和第四单元的“被动语态(复习 现在进行时的被动态和现在完成时的被动态)”(见表3.4.1)。新版教材的其他语法知识,教学目标单一,均是复习已学知识或学习新知识,但是这两个语法知识有两个教学目标,既要求学生复习已学知识,又要运用已学知识深入学习新知识,对学生的掌握程度要求相对较高,因此在巩固时态和被动语态的形式和意义维度的同时,增加了新知识的用法维度的呈现,帮助学生掌握新语法知识的使用场景。

(2)从语法呈现的具体内容看,新旧两版教材的语法呈现部分都以语篇为载体,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和归纳语法规则。以含语法点的语篇的形式呈现语法体现了教材秉持三维语法动态观的理念,意图全面呈现语法点的三个维度,尤其是意义和用法维度,引导学生关注语法的表意功能。同时,也体现了《新课标》中学习活动要具有综合性的编写要求,以及“教材一般不宜直接讲解语法规则,而应提供一些语言素材和例子,引导学生观察语言形式和意义的区别(教育部,2020)”的观点。

3. 语法练习分析的结果与讨论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8)

(1)在语法练习部分,如表3.4.3所示,新旧两版教材中意义维度的练习占比均为最高,用法维度的练习仍然占比最低。两版教材对语法的形式和用法维度的关注程度也发生了变化。旧教材对语法的三维的重视程度排序是形式=意义>用法,而新教材的重视程度排序是意义>形式=用法。旧教材在语法练习部分对形式和意义维度给予了同样的重视,用法维度占比最低,而新教材在语法练习部分明显更关注意义维度,占该教材的练题数的三分之二,形式和用法维度的练习题都较少。新旧教材的语法练习对意义维度的高度重视一方面反映了学习活动的交际性,使学生不是单纯地关注语言形式,而是集中关注语言表达的意义,体现了《新课标》对学习活动的交际性的要求;另一方面则表现了其对高一阶段涉及的各语言点本身的特点的考虑,如句子结构、句子类型等语法点不易设置用法维度的练习题,以及高一阶段对学生在语法使用维度的要求相对较低,更注重意义维度的掌握。但是用法维度的练习仍然占比偏低,因此需要教师在语法教学中围绕用法维度采用额外的学习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应用语法知识表达意义。

(2)从语法练习的具体内容看,两版教材在各题型的设计上有所异同:新旧两版教材语法练习采用的题型相似,但新版教材的语法练习更关注意义和用法维度,练习题总数减少了三分之一,内容相对精简。从整体来看,新旧两版教材都运用丰富的练习题型,包括填空、改写句子、看图说话、对话、写作等,全面考查语法的三个维度。从语法的三个维度看,新旧两版教材都使用识别句子结构和改写句子题型考查语法的形式维度,使用看图说话、填空、对话等题型考查语法的意义维度,使用写作、对话题型考查语法的用法维度。而对于某些可以用作考查多个维度的题型,新教材只设计了涉及更高维度的练习,如:写作题型可以用于考查语法的三个维度,旧教材用该题型考查了语法的各个维度,而新教材只考查了用法维度。由此可见,虽然新教材的练习在数量上减少了三分之一,但是仍保留了多种题型,舍去了难度较低的形式维度的练习,且更关注意义和用法维度。练习数量的减少体现了教材编写的开放性,更有利于教师自主选择、增补和调整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但练习数量偏少且缺少足够的形式维度的练习不利于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要,对教师选择教材以外的教学材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9)

四、对比研究带来的启示

上述分析表明,新旧教材均注重形式维度的语法呈现和意义维度的语法练习,缺少用法维度的呈现和练习。新教材在语法呈现的三维分配较均衡,符合三维动态语法观的理念,但是在语法练习方面仍缺少用法的维度。三维动态语法观以及新版教材语法板块的语法三个维度的分布可以为英语语法的教与学提供以下几点启示。

对教师教学而言,首先,语法教学既要兼顾语法的三个维度,不可忽视用法维度的讲授和练习,又要综合考虑语法知识本身的特点和学生的学习水平,明确教学需侧重的语法维度,鼓励学生选择恰当的语言形式自由表达。其次,针对不同的语法维度须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如结合语篇知识,加强语法的意义维度的教学;结合语用知识,加强用法维度的教学等。最后,由于新版教材的练习精简,老师在教材使用方面有更大的灵活性,可以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新课标》的课程目标和考试要求,自主选择、增补和调整教学内容,以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的个性需求。

对学生学习而言,首先,应明确语言使用的语法知识是“形式-意义-用法”的统一体,正确认识语法学习的目的和意义是在语境中有效地运用语法知识理解和表达意义。学生不能仅满足于掌握语法点的形式和规则,而应思考交际中使用什么样的形式、表达何种意义以及如何使用、为什么如此使用等问题,选择恰当的语法准确得体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其次,教材中语法的呈现和练习篇幅有限,学生应积极利用语法书、词典、网络等多渠道学习资源,辅助英语学习,自主开展课外学习。

五、结语

本文基于语法三维理论的分析框架,通过对《新课标》颁布前后上海地区的新旧教材语法板块的形式、意义和用法三个维度的对比,发现在语法呈现方面,新旧两版教材均以语篇为载体呈现语法点,着重呈现语法的形式维度;在语法练习方面,新旧两版教材均采用多种题型,全面考查三个维度,重点考查语法的意义维度,用法维度的练习占比偏低。新教材的语法呈现部分更好地兼顾了语法的三个维度,注重引导学生准确、达意和得体地使用语法知识,贯彻在语篇中培养语法技能的教学理念,编写理念与《新课标》提出的三维动态语法观一致,标志着语法教学正在从传统的关注语法形式、轻视语法意义和用法的教学观逐渐向关注语法的交际意义、倡导三维度相统一的三维动态语法观转变。但是,新教材在语法练习部分未能实现三维度的均衡分配,缺少用法维度的练习,因此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提出了新的挑战,教师和学生须对语法的教与学秉持三维动态语法观,灵活使用教材的语法呈现和练习部分,并主动借助多渠道的教学资源和学习资源,补充语法用法维度的内容,以实现学生能够准确、达意、得体地使用语法进行交际的目的。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10)

参考文献

[1]Larsen -Freeman, D. Teaching Language: From Grammar to Grammaring [M]. 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09.

[2]程晓堂. 关于英语语法教学问题的思考[J]. 课程•教材•教法, 2013(4).

[3]程晓堂, 孙晓慧. 英语教材分析与设计[M]. 北京: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011.

[4]林晓岚, 何安平. 新旧高中英语教材中语法部分的对比[J]. 中小学外语教学(中学篇), 2006(1).

[5]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英语高中一年级第一学期 新世纪版 试用本[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06.

[6]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 必修第一册[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

[7]上海中小学(幼儿园)课程改革委员会. 普通高中教科书 英语 必修第二册[M]. 上海: 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 2020.

[8]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S].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 2020.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Grammar Section of Shanghai New and Old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Yu Xinjie

Abstract: The New Curriculum Standards advocates language use-oriented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grammar view of “form -meaning-use”, and textbooks are the reflection and embodiment of concept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curriculum objectives. Based on Larsen-Freeman’s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Theory, this paper compares the grammar section of the new English Textbooks with that of the old, and discovers that both the old and new textbooks emphasize the presentation of grammar in form and the practice of grammar in meaning, but lack the presentation and practice in use. The presentation of grammar in three dimensions is fairly distributed in the new textbook, which conforms to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grammar view, but the practice of grammar still lacks the dimension of use. Therefore, teachers and students should replace the traditional way of grammar teaching and learning with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grammar view of “form- meaning-use”, use textbooks flexibly and supplement grammar in the dimension of use,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aim of communicating by using grammar in an accurate, meaningful, and appropriate way.

Key words: three-dimensional grammar theory; high school English textbooks; three-dimensional dynamic grammar view

(本文首次发表在《基础教育外语教学研究》2021年第2期)

外研版高中英语教材有哪些新变化(上海新旧高中英语教材语法板块对比研究)(1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