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

生物是理科中的文科,虽然大部分知识是让记忆的,但是还是有计算的,而且涉及计算的还是大分值的,为了这个大分值,还是拼了吧!本文总结高中生物中的所有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绝对纯干货!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1)

一、蛋白质结构等量关系

蛋白质中氨基酸数目=肽键数目(即水分子数目)+肽链条数=mRNA(翻译模板)中的碱基数÷3=DNA(相应基因)中的碱基数÷6 。

蛋白质中最多有氨基酸种类为20种。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2)

二、区别有丝和减数分裂

一数——数染色体数目:若为奇数,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若为偶数,则进入下一步骤。

二看——一看有无同源染色体:若无,则肯定是减数第二次分裂;

若有,则再看同源染色体的行为变化:如果有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形成四分体、同源染色体彼此分离中的任意一项,即为减数第一次分裂;如果同源染色体始终单独活动,则肯定是有丝分裂。

三判断——对照分裂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变化规律(有丝分裂各时期)来判断分裂时期。

附有丝分裂各期特点(口诀):

①“染色体”复制现“单体”(间)

②膜、仁消失现两体(前)

③赤道板上排整齐(中)

④均分牵引到两极(后)

⑤膜、仁板(重)现两体失(末)

三、细胞分裂中有关染色体

染色体组:二倍体生物配子中的一套染色体(大小,形态互不相同)。

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次级精、卵母细胞,精子、卵细胞中没有)。

染色体:以着丝点数目为准,常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没有差异的染色体,性染色体:在雌雄个体中有显著差异的染色体。

染色单体:一个染色体复制后内含两个DNA时,才有染色单体(染色体复制后才有并连在一个着丝点上,着丝点分裂后就没有)。

DNA量:有单体时等于单体数(是染色体数的两倍),无单体时等于染色体数。

四分体:(减I前、中期)联会后,每对同源染色体含两条染色体,四个染色单体(1个四分体= 1对同源染色体= 2个染色体= 4个染色单体= 4个DNA)。

四、坐标曲线的判断方法

标识——(看横、纵坐标含义)

明点——(看起点、转折点、终点的意义)

述线——据纵坐标(因变量)随横坐标(自变量)而改变的原则对曲线各段进行描述

五、有关反应式

氨基酸脱水缩合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3)

ATP和ADP的相互转化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4)

光合作用:能量变化:光能→电能→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稳定的化学能(有机物)

六、光合和呼吸作用的计算

在光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在黑暗中,只有呼吸作用,没有光合作用。

光合作用实际产氧量=实测的氧气释放量+呼吸作用耗氧量

光化作用实际二氧化碳消耗量=实测的二氧化碳消耗量+呼吸作用二氧化碳释放量

光化作用葡萄糖净生产量=光化作用实际葡萄糖生产量-呼吸作用葡萄糖消耗量

七、2n 的含义

①具有n对同源染色体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②具有n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生物减数分裂产生配子的种类数;

③具有n对相对性状的生物产生的子代中表现型的种类数;

④一个DNA分子复制n次后的DNA分子的数目;

⑤一个细胞有丝分裂n次后产生的子细胞数目。

八、有关中心法则

公式: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5)

①在DNA分子中的一条单链,则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1/m;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1_;

②当在一条单链中时:在另一互补链中这种比例是_n_;这个比例关系在整个DNA分子中是_n_。

③基因对性状的控制情况: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6)

九、两个遗传定律的关系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7)

十、有关能量流动的内容

高考生物十大规律(高考生物重要规律性关系及公式精华归纳)(8)

十一、物质循环的内容

(1)碳循环:

特点:循环性、全球性。

循环形式: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是CO2形式,群落内各生物间是含碳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

途径:一来源——生产者通过光合作用将CO2固定;三返回——通过动植物呼吸、微生物分解、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

(2)氮循环:

特点:循环性、全球性。

循环形式:进入群落形式——N2→NH3→NO2-→NO3-,群落内各生物间是含氮有机物形式沿食物链传递,回到无机环境形式——NH3、NO3-、N2、尿素等。

途径:三来源——生物固氮、大气高能固氮、工业固氮为NH3、NO3-、尿素等,硝化细菌将NH3氧化为NO3-,植物同化作用转化为含氮有机物;三返回——微生物分解、反硝化细菌的作用、化石燃料的燃烧返回。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