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舍当代话剧的开山之作(话剧我这半辈子的舞台)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沈杰群)日前,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建院七十周年原创邀约单元剧目,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正式上演。该剧是编剧、导演黄盈职业生涯中的第51部作品,也是他第一次执笔创作与作家老舍有关的舞台故事。
演出剧照。董弘川/摄。
话剧名中的“半辈子”,是老舍的半生吗?
“既是又不是。”黄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这部剧的创作基于老舍先生的一系列文字作品,但也进行了原创,“力图做一个大家既熟悉又陌生的改编”。
原创话剧《我这半辈子》改编自老舍先生一系列自传性质文学作品,以出生在小年夜的“常顺”为主角,讲述从他出生之日到而立之年渐渐找到人生方向的故事,期间交错着他在北平和伦敦之间的往返,也把他笔下的原型摘取回现实生活中,最终落幕在其半生的节点之上。
为什么不直接改编老舍作品,而是重新创作一个新故事?
黄盈认为,这是身为创作者的自己在被老舍的作品不断撼动之后,自觉生发出的疑问带来的动力:“我很关心,他是怎么做到这样的地步的?能写出这么多形色各异的作品的人,他的人生是怎么样的?”
演出剧照。董弘川/摄。
黄盈表示,《我这半辈子》在创作的6年间几经修改,在结构和内容上都经历了数度推翻和重新铺陈,其中一个重要的部分即是黄盈对老舍在伦敦工作、生活期间经历的截取和选择。
在反复阅读老舍在伦敦创作的《二马》过程中,黄盈寻觅到了老舍文学与人格的重要特质。“他写出了伦敦和北平两座城市,在精神上的某种共通——非要总结的话,那是一种人性里骄傲的体现。”两座历史上的古城,孕育了一代又一代城中人独有的自尊与傲骨,对于这样的品格,老舍细密地记录下来,“不批驳,也不包庇”。
2016年,黄盈刚准备创作这部戏时,在手机里听濮存昕朗诵的老舍作品《宗月大师》,感动落泪。“听的时候,其实没有想到自己,想的是老舍。他从出生遇到过这么多事儿,可能任何一个关口没留神,一辈子就会完全不同了……所幸遇到宗月大师,这个人给了他光明和温暖”。这个人物,也被黄盈写进了《我这半辈子》里。
在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实验剧场,《我这半辈子》舞台被一片“冰天雪地”的氛围所笼罩,“积雪”会一直绵延到前排观众的脚底和身边。冰与雪是《我这半辈子》舞台上最重要的元素,这是舞美设计李彪与导演黄盈共同商议、创造出来的一个“北平印象”。
雪是小年的雪——《我这半辈子》的主人公舒常顺生于小年夜。在被积雪覆盖了半个舞台的世界中,观众会伴随常顺出生、度过懵懂的童年,及至后来看他远走他乡。伦敦也有雪,也有常年不散的寒凉与阴霾。
《我这半辈子》中有一部分故事发生在伦敦。但整个舞台中都没有一个代表伦敦的景象或元素。李彪说,这是他这次设计中的一个尝试,抛却具象,而在意象里呈现和感受生活。“因此我们会看到,即使舒常顺人在伦敦,舞台上还是会高高挂着代表着‘北平’的屋瓦。为什么?因为他当时‘想北平’啊!”
演出剧照。董弘川/摄。
在《我这半辈子》的结尾,黄盈虚构了一场常顺与父亲的相见——在现实中,老舍的父亲在他3岁的时候就去世了。这场戏的相见发生在常顺病重的梦中,他们相识、谈话。再度告别前,父亲对他说:“下一次我见到你的时候,希望你不要这样面有愧色。”
这也是黄盈想要传递的理念:“我觉得人人都有一个终点,你永远无法预料自己是怎么结束的,但是我们能做的,就是当终点到来的时候,我们能做到‘不会面有愧色’地去走过去。”
《我这半辈子》将在北京人艺实验剧场持续上演至8月15日。
责任编辑:郭韶明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