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无论东方还是西方,都希望用坚硬材质留存物证,对抗历史的变迁。都说石头有两次生命,一次是物质生命,另一次是艺术生命。而印章的艺术生命,一朝琢磨鉴赏于方寸之间。它与书法、国画,都是我国特有的传统艺术。

凡是优秀的书画家,大多在研习本专业的知识技能之外,还具有较高的篆刻艺术修养和较强的应用能力。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

图片来源于网络

印章也是书法和国画作品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吴昌硕认为:“书画至风雅,亦必以印为重书画之精妙者,得佳印益生色。”印章佳者则如画龙点睛,使书画作品增色增辉,鲁迅更是将印章之妙推崇为“华夏之独”。

文章以两个方面来认识印章与中国画书法的关系:首先是对钤印的介绍,其次讲述印章在书画作品上的使用方法以及使用印章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钤印(qián yìn)要略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3)

《纪录片孤山路31号》

在漫长的书画艺术发展史中,钤印已成为章法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呈现出一定的审美特效。

如果作品上不钤印,似乎没有一个圆满的交代。所以需要安排好符合画面章法布局和风格特点的印章位置。

钤印,它又称作加盖印章。而印章又分朱文印和白文印两种。朱文印又称阳文,即字是凸出的,印在纸上字是红色的;白文印又称阴文,即字是凹陷的,印在纸上字是白色的。

(一)书画家常用印章的种类

1.姓名印。含字号、斋馆、籍贯、年龄等内容。如“饭牛”(田原)、“江上老人”(林散之)、“师牛堂”(李可染)、“湖州安吉县”(吴昌硕)、“月色老人八十三岁以后作”(谈月色)等。

2.闲文印(闲章)。含词句、纪事、引首(起首)、压角(押角)、拦腰等内容。如“青藤门下走狗”(郑板桥)、“老曼封笔廿年今始作书”(沙曼翁)、“当年放牛娃”(田原)、“秋思堂”(张寿谷)、“祖国山河壮丽”(钱松岩)、“若谷”(苏金海)等。“拦腰印”多用于条幅或中堂右侧中部或中下部,宜用方形印章,具有美化、平衡作品的作用。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4)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5)

<< 滑动查看下一张图片 >>

从左至右:1. 丁敬 印文:迥得天意 边款:钝叟作于砚林。2.蒋仁 印文:松骨鹤心边款:乾隆乙巳(1785年,时年42岁)十月五日,杭州女床居士作。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6)

3.黄易

印文:幽心入微 (朱文印)

边款:嘉庆二年(1797年,时年53岁)

仲夏,黄易作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7)

4.奚冈

印文:泉石延寿(白文印)

边款:汉人作印,划简意圆,参以隶法,

故浑朴高古,铁生用其法。

3.鉴藏印。有少数书画家不仅精于书画创作,同时还兼擅收藏与鉴定。因此这类书画家还备有一些鉴藏印。如“xxx收藏书画记”、“xxx珍藏书画之印”等。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8)

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书画家拥有众多的各类印章,但常用印也只有三五方。其他大部分印章往往闲置在书房。

这些闲置不用的印章,一般是因以下几种情况所造成:

①珍惜。印章为大名家或老师所刻,平时不轻易使用,以防损坏、丢失;

②难以匹配。印章水平和书画水平两者悬殊较大;

③风格不合。印风与书画家的创作风格不合;

④断交。书画家与印家交恶,所以不用其印;

⑤收藏。有些书画家喜欢收藏篆刻名家为己所刻印章,以此为乐;

⑥错字。印文中出现篆法错误,弃之不用。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9)

仰山楼

经亨颐

图片来源:《近代名家篆刻赏析100例》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0)

南阳郡

赵叔孺

图片来源:《近代名家篆刻赏析100例》

钤印技术既要熟练,又要讲究,保持印蜕的清晰而不失真,朱文不变粗,白文不变细;其次才是印章在整幅作品中的巧妙安排,最终成为有机整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印章在书画作品上的使用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1)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用印”有两层含义:1.书画家所用印章的质量。2.应用印章的能力。“方寸之地,气象万千”,从印章的使用中,可显示出书画家和书画爱好者的思想情操、创作态度以及艺术修养等多方面的信息。

印章的质量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2)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当今书画家的用印质量总体情况较好。但也有一些钤印草率、使用劣质印泥和不入流印章的现象随处可见。

1.书画家常用印的质量与时代、地域篆刻创作水平有关。用印质量整体较好的地区有北京、上海、浙江、江苏、广东、河南、山东等。

2.此外,与书画家的鉴赏能力、创作态度和经济状况有关。

3.用印质量,印家第一,书家次之,画家第三。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3)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4)

《纪录片孤山路31号》

印章在书画作品上有着“画龙点睛”的意义。山水画大师陆俨少先生曾说过:“一方小小的红印章,在画面上起着调整构图和增强节奏感的作用。”

我们今天看到的,出现在书画作品上的印章,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随款印”,一种是“布局印”。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5)

赵孟頫《兰亭序十三跋》残本的印章

1.随款印

“随款印”,顾名思义就是跟随题款而押盖的印章。它一般以姓名、字号为主要内容。押盖这类印章的位置,应在题款最后一字的下面,中间相隔差不多是一方印章的距离,如果盖两方印章,印章与印章之间也是相隔一方印章的距离(图1、图2)。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6)

图1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7)

图2

图片来源:《怎样学篆刻》

押盖印章的顺序是先姓名印,后字号印。印章的大小应和题款字大小相等或略小,不能太大,而且一般都用方形印。

“起首章”也是随款印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画中,它盖于题款的起首处;在书法作品中,盖于作品的起首处(图1、图2),但它不是每有题款或每幅书法作品都必须盖的,它是根据画面或书法作品的需要而决定的。

比如在画面中,款首过于齐整,需“破形”时,就运用“起首章”;款尾印章分量太重,需要“提升”整个题款位置时,也采用“起首章”。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8)

图片来源:《怎样学篆刻》

书法作品中,第一字和第二字笔画较少,显得“头”比较“轻”时,往往用“起首章”来补空(图1、图2),增加分量。“起首章”也有盖在题款字行中部的,这是为了补空或调整节奏,它是“起首章”的灵活运用。“起首章”不能过大,一般采用长方形或自然形的印章。

2.布局印

“布局印”起到一种“拦边压角”“平衡画面”的作用。它主要应用在绘画作品中。画面“不可缺少印,也不可有多余的印……”(钱松嵓《砚边点滴》),妙在恰到好处。盖印章的位置确定后,印章的大小、形状、朱文、白文都应该慎重选择后再使用。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19)

吴昌硕 1925年作行书赞沙孟海诗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拦边”是指印章用于画幅的左边或右边的空虚处,主要起到聚气的作用。如赵跃鹏的两幅花鸟作品中右下角的两方印,其中下面一方是“压角章”,上面一方就起到了“拦边”的作用,因为整个画面的右下部留空太多。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0)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1)

赵跃鹏花鸟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压角章”是绘画中最常见的,主要起到充填虚角、增强气势的作用。如《春菜图》中右下角的一方印就是。一般一幅画中,只能用一方“压角章”,印章要与画面相称,以免出现下坠或轻飘的感觉。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2)

《春菜图》 何水法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使用印章应当注意的几个问题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3)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1. 印章的使用应与书画创作相匹配

(1)篆刻水平与书画创作水平相匹配。如果篆刻粗劣,反而会成为书画上的污点。

(2)篆刻的风格要与书画作品相协调。一工俱工,一放俱放,才能相得益彰。齐白石的印不能用到吴湖帆的画上,陈巨来的元朱文也不宜用到齐白石的作品里。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4)

纪录片《孤山路31号》

(3)闲章的文字内容与书画创作主题相契合,有点明、加深主题的作用。或藏弦外之音,使观者有余味。

(4)姓名印是钤在落款下面,书画同理(一到二枚,不宜太多)。如落款是有姓有名,可只用姓或名章。后面次序是字号印、年龄印、斋馆印。

署款与姓名章应配合融洽,以便读者能明了书画家的真实姓名。署姓名全款者,可用姓名印,也可用名印、字号印。边印也就是闲章,钤在画的左、右两侧。如左右都用,不可以平行。

2. 能调整、强化书画构图

(1)平稳重心。印有轻重,朱文轻,白文重。两印相叠,朱文在上,白文在下。印有大小,小的在上,大的在下。方形印最重,其次是长方形、圆形、椭圆形。其它形状一般不用,因有俗的倾向。姓名印、压角印一定要用正方形。起首印以长方、椭圆形为多。边形可用长方、椭圆、圆形。

(2)增加变化。平板处加印可使其变化,空疏处添印可使其充实,失重处加印可使其平正。尤其是书法、水墨画,可使其鲜亮。

3. 用印宜成单数

古代称奇数,其中包含扶阳抑阴的意思。书法作品一般印不过三,画作也不宜用印过多。否则有喧宾夺主之嫌。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5)

沙孟海书法作品

图片来源于网络

4. 印泥的选择

好印增光,孬印减色。在书画上钤盖鉴藏印记,或者印人篆刻钤印、集拓印谱,有了好的印稿纸和钤印技艺,离不开上佳的印色即印泥。最好用“西泠印社”的印泥。颜色或红或朱。

蓝、绿等色不可随便用,这是书画家居丧期间才使用的。黄色可用在红纸对联,或其它以红为底色的作品上。剪一小张宣纸钤上印,粘贴在作品上。白文印泥要蘸得多些,朱文要蘸得少些,手法也要有轻重。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6)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6. 钤印时垫纸不可太厚

朱文直接在玻璃板上钤,白文可在下面垫二、三层宣纸即可。

7.适时更新

随着书画家的阅历增长、艺术水平的提高以及名号、斋馆名称的变动,所用印章应随之更新、升级,并且淘汰有篆法错误的印章。这样可使印章与书画作品的艺术水平旗鼓相当,更重要的是给研究者和收藏家提供断代、防伪的可靠依据。

在通常情况下,书画家对印章的选用,或多或少会受到自身鉴赏水平、审美取向以及与印章作者之间感情因素的影响。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7)

纪录片《孤山路31号》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8)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印章不仅作为一种艺术元素存在于书画作品之中,还将作为一种文房器具伴随书画家的整个艺术生涯。

用印的契合内容、拓展意境,巧蕴深味等用法融汇在我们的艺术修养中,开阔了钤印艺术功能的视野。

西泠印社篆刻的收藏价值(百年西泠第五期)(29)

图片来源:《孤山路31号》

印石无言,与朱砂之色相和,变成纸张上的印记。再绽放光彩。也许,这正是金石生命的另外一种形态。

部分文字来源:1.《怎样学篆刻》----李早编著

2.当代书画家的用印考察 作者:苏金海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