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

【看苏州专稿 文/赵晨熹 丁瑜天 图/赵海云 孙奚】

快检、法检联动,守护舌尖安全!今天(8月26日)上午,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学术委员会第一次全体委员会议暨食品检验检测工作调研活动,在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南环桥市场举行。

现场,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查颖冬,吴中区政府副区长李烨共同为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这是全省首家由政府出资,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设立的兼具“快检”及“法检”职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现场还为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学术委员会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

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查颖冬(左一),吴中区政府副区长李烨(右一)共同为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2)

苏州市政府副市长查颖冬(右一)为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卫院士(左一)颁发聘书。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3)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钱斌(左一)为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学术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4)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局长钱斌在致辞中表示,食品抽检工作是食品安全监管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防范食品安全风险隐患的重要使命。为守好苏州最大“菜篮子”的食品安全,市政府投资在南环桥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立“市食检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接下来要推动检测和监管向一线前移,全天候、专业化守卫好农副产品入苏通道。进一步完善“快检-法检”“检测-监管”联动机制,精准切断问题农副产品流通渠道,更好助力食品安全监管,为创建国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提供坚实保障。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5)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南大学校长、江苏省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学术委员会主任陈卫在讲话中说:“学术委员会的各位委员都是经过认真遴选确定的食品学科领域的优秀代表,在各自的研究领域取得了显著业绩。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重点实验室在重大项目开发、高层人才培育、科技合作交流、成果转化等方面将积极作为,不断提高创新能力和食品安全监管效能,推动食品安全快检行业更加健康的发展。”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6)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杭颖主持活动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7)

参观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8)

市民代表参观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

检测中心“安家”苏城最大菜篮子

快检、法检联动守护舌尖安全

“这是早上刚从市场抽样的小龙虾和大闸蟹,把它们处理一下进行快检,大约半小时就能出结果。”位于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的实验室内,检测员骆忆超正在有条不紊地对送来的食品样品进行各项指标检测。

这里作为全省首家由政府出资,在食用农产品集中交易市场设立的兼具“快检”及“法检”职能的食品安全检测机构,去年11月进场试运行以来,已经完成农副产品快速定性检测11000多批次。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9)

据了解,根据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样品中某种成分,也就是我们俗称的法检。“以往,快检检测阳性时,说明食物样品中含有某种有害物质,这时我们会上报市局,转法检任务,按照法检流程重新抽样。”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筹建室主任纪丽君介绍,这样的流程走下来,最快也要2个工作日出具法检报告。

“这样一来,法检抽样难以抽到与快检相同的一批样品,而已经售出的农产品如果上了市民餐桌,可能就会造成难以挽回的后果。”

而设立在苏州最大的“菜篮子”——南环桥市场内的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就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解决原有的问题。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0)

“农产品运抵南环桥市场后,分中心可以第一时间对其进行抽检,快检一旦发现阳性,就立马反馈法检加急检测,一般项目可实现四到六小时确认法检结果,这样就有望在二级市场开市前,通报不合格农产品,有效拦截不安全食品流向市民餐桌。”纪丽君补充说。

快检法检联动、2天节约到6小时、专业人员日夜坚守……让检测中心“安家”在农批市场中,不仅节约了时间,还提升了效率,牢牢守护苏城百姓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1)

苏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杭颖在采访中表示,分中心立足于苏州市现代农产品物流园南环桥市场,每年可开展 1万批实验室法检,2万批快检,实现食用农产品多品类、多项目、多批次的检测技术支撑,同时满足食品安全应急突发检测需要,可以实现“快检-法检”联动、“检测-监管”联动,及时切断问题食品的流通渠道,大力提升监管效率,发挥风险预警作用。

未来,分中心将持续发展检测机构的技术优势,不断织密食品安全检测防护网,推动市场主办方落实主体责任,着力建设农副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坚决守住苏州市最大“菜篮子”的食品安全。

以“技术为盾”

3000万元仪器设备“火力全开”

一系列精确的检测结果,离不开高精尖的专业设备。在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实验室里,一台台设备如同战士一般,等待着每天和农残、兽残、重金属污染物的战斗。

“你看这台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可以同时检测208种农残。”检测员陆千里给看苏州记者介绍,《食品安全国家标准食品中最大残留限量》中规定,韭菜中腐霉利的最大残留限量为0.2mg/kg,而这台仪器的检出限为0.01mg/kg,可以精准有效地检测韭菜中的腐霉利含量。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2)

腐霉利是新型杀菌剂,属于低毒性杀菌剂。一般来说,腐霉利对人的危害是刺激眼睛和皮肤、造成神经功能紊乱等。含腐霉利的韭菜可能会对眼睛和皮肤造成一定的刺激,如果食用者身体里腐霉利含量较多时,可通过血液循环到达身体各个神经肌肉接头处,造成神经功能紊乱,进而对人体健康产生不良影响。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3)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三重四级杆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等先进设备,满足了食用农产品中农残、兽残、重金属污染物等项目的检测要求。

纪丽君告诉看苏州记者:“分中心还设计建设了P2级生物安全实验室,用来检测禽蛋、水产中致病菌、畜肉里的寄生虫、肉源性成分分析鉴定等项目。3000万左右的设备配置足以担负起常见食用农产品安全指标的检验检测,还可以做一些快检产品评价工作。”

获批省级重点实验室

在科研创新实践中蹚出“新航道”

“食品快检可以发挥它‘量大面广’的特点,但现在市场上的快检产品质量参差不齐,部分产品可能会出现‘假阳性、假阴性’等问题。”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食品检验部部长丁洪流表示,为了对行业进行规范,市食检中心有一项重要职能就是对市场的这些快检产品进行评价,快检人员从评价合格的产品目录里面进行选择,就会在一定程度上避免这种问题。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4)

今年3月份,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建设江苏省市场监管系统唯一的“食品安全快检技术与产品评价重点实验室”,主要任务是开展食品安全快检方面的前瞻性基础研究、应用基础研究、关键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快检产品评价,提供相关公益性技术服务,提升市场监管科技创新能力。

“我们经常吃的‘牛肉卷、羊肉卷’等食品,有不法商家‘以次充好’、‘挂羊头卖狗肉’,例如用鸭肉冒充羊肉,猪肉冒充牛肉等,普通市民很难鉴别,这就需要我们利用基因技术,对食品进行动物源性成分检测。”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5)

丁洪流说,除此之外,市食检中心还对大闸蟹的产地追溯进行了探索性研究。大闸蟹根据蛋白组学建立品种分类数据库,数据库内样本的量越大,测出的结果也更加精准。“到底是阳澄湖大闸蟹还是太湖大闸蟹,依靠这项技术,就能够辨别了。“丁洪流补充说。

据了解,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共配备检验设备1000余台套,设备原值超1.5亿元,年食品检验33000余批次,软硬件实力全省领先。食检中心成立5年以来,不断申报各类科研项目,累计立项14项,目前在研国家局课题1项、省局课题4项、市本级课题3项,科研氛围浓厚。

食品检测技术新进展(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吴中农副产品分中心揭牌亮相)(16)

奥运会亚洲预选赛赛事、重要节日以及中高考食品保障、“苏小检食验室”、“苏小检查查吃”……在繁忙的检验和科研同时,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不断强化社会责任意识,在公益事业中频繁“亮相”,积极投身于食品安全公益科普。

守护苏城老百姓的舌尖安全,苏州市食品检验检测中心正在以实际行动展现苏州食检人的使命和担当!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