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

“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高考的学生生涯浓墨重彩的一笔,学生苦读12年就是为了这一刻,如今这一时刻即将到来,很多学生都是紧张不已。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1)

高考进入最后倒计时以后,学生也要考试准备备考物品了,在众多备考物品中,有一个东西非常重要,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够顺利考试,这就是高考的“准考证”。

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准考证”

现在多数省市已经允许学生打印准考证了,正常来说学校会统一给学生打印准考证,先交给老师保管,等到考试前一天再交给学生。

但也有地区要求学生直接到网上填写好健康状况后,再进行下载和打印,具体打印要求同学们可以咨询学校老师。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2)

在一些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准考证”,以辽宁鞍山为例,学生6月7、8、10日考试每个考生一个准考证号;6月9日考试,每个考生再选科目最多形成2个准考证号。

也就是说学生最多有三个准考证号,这意味着学生要看管更多的准考证。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3)

不过对于多数省市来说,考生都还是只需要一个准考证而已,考生只要将这一张准考证看管好就可以了。

准考证上有哪些内容值得我们关注?

高考准考证相当于学生考试的钥匙,只要拿着这张准考证才能进入高考考场,准考证是标注了学生的基本信息,以及考试信息等。

这里提醒考生,在拿到准考证后一定不要随便将准考证发到网上,即使是朋友圈也要注意打码,一定要注意保护好自己的考试信息。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4)

准考证上有很多隐私信息,准考证号、考生号、考点学校、考场号等,如果被有心人利看到,很可能会复制你的准考证,冒领成绩,甚至顶替你上大学。

学生收到准考证一定要仔细收好,学生可以按照准考证上的信息,提前去考场踩点,提前预估从家到考场的距离,以免迟到。

一般来说,学生的考场是按照“就地就校”分配的,一般不会距离学校或家太远。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5)

如果学生在外地上学,那么需要提前14天返回考点,并进行健康监测,合格后才能够正常参加考试。

不小心弄丢准考证怎么办?考生不用害怕

每年高考都有一些学生将准考证弄丢,如果考生也发生类似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准考证弄丢了也不用害怕,考生在发现准考证不见以后不要惊慌,准考证一般都是一式两份或三份,班主任手中通常还有备份。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6)

考生可以马上联系老师,看能不能将准考生送过来,这里也提醒能够自行打印准考证的同学,在考前一定要多打印几份。

如果马上就要考试,来不及送准考证或补办了,也没关系。

考生可以第一时间和考点的老师说明情况,在经过考点领导批准后,学生可以先进去考试,这都是有先例的。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7)

考场鱼龙混杂,学生和家长一定要看管好个人物品,不要给考生造成没有必要的心理负担,影响孩子的考试心情。

如果大家在考场附近捡到准考证,也可以马上交给考点的执勤民警,他们会按照考试信息将准考证送还给学生手里。

高考后也要妥善保管准考证,用处很大

很多学生以为高考之后,准考证就没有用了,一些学生甚至将准考证撕掉了,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

填报志愿和录取:准考证的用途可不止是考场的通行证,更关系到学生日后的查分、录取、甚至报到。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8)

学生在填报志愿时就需要用到准考证,之后录取的时候也需要拿着准考证和身份证,去领取自己的录取通知书。

重置密码:一些忘记高考系统密码的同学,还可以拿着准考证去区县招办重置密码。

特殊考生体检:考军校和警校的同学,在体检、面试、政审时,也需要携带准考证去进行检查,所以说准考证是非常重要的,同学们一定不要随便丢。

新生报到:一些高校也会要求学生携带准考证报到,作为入学凭证,学生可以仔细查看一下录取通知书内有没有相关说明。

高考准考证下来注意事项(新高考地区考生最多有3张)(9)

商家福利:最后就是一些高考生专属的福利,例如部分省市可以凭借准考证免费乘车,很多饭店或商场会在高考结束后,做一些高考生的活动,高考生可以携带准考证享受这些福利。

结语:高考将至,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场,愿你笔下是熠熠生辉的未来!

今日话题:大家来说说,你还知道高考准考证有什么用处?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