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

3月2日上午,在河北张家口市桥东创坝园区进行的冬残奥会火炬传递中,一位年轻的火炬手吸引了众人的目光,她就是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听障班高二学生郭嘉雯。

首次参加河北省残运会就获得4个项目金牌的她,不但爱好田径,还擅长滑雪、旱地冰壶等运动。而在张家口市特教学校,有一群像她一样在冰雪中驰骋、在赛场上奔跑的孩子。

张家口市特教学校与冬奥结缘始于2015年。借着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的契机,学校开启了一次大胆的尝试——让视障、听障、智障学生体验滑雪。

对于这群特殊的孩子而言,滑雪、滑冰都不是能够轻易掌握的运动,更何况还有场地、器材等诸多限制。但学校想把“不可能”变成现实。

从2015年开始,每年的11月至12月,在崇礼银河滑雪场,常能看到特教学校老师带着学生们训练。如果不是老师不时放下滑雪杖,和孩子们用手语交流,大家很难发现他们的不同。

虽然学生们处在“无声的世界”,看到他们在雪场上开始滑雪时,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德育处主任刘庆华还是忍不住叮嘱他们“千万慢点啊”。“每次组织活动我的心都揪着,但是看到孩子们最终滑下来时那么高兴、那么快乐,我就觉得做什么都是值得的。”刘庆华说道。

“只要有一点经费,就给场馆建设打一点预算”

2015年7月,北京成功申办2022年冬季奥运会,与张家口市携手成为2022年冬奥会主办城市。借着这一契机,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开始摸索,如何让特教孩子了解冰雪运动,甚至有机会上冰上雪。

尝试先从课堂开始。据刘庆华介绍,学校老师先在体育课上向孩子们普及冰雪知识及冰雪运动技能,并进行跑步、深蹲等体能训练。之后,基于每个孩子的身体条件及兴趣,老师们挑选出一批冰雪运动的“好苗子”,在每周一、三、五的素质教育课上进行专业训练,并在周末送他们到张家口市崇礼区的滑雪场进行系统训练。

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1)

听障学生在银河滑雪场参加高山滑雪训练。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2017年,学校成为张家口市首批冰雪特色学校,除了每年获得的一笔奖励性资金,学校还千方百计寻求更多的资金支持,“只要有一点经费,就给场馆建设打一点预算”。此后,学校陆续建设了仿真冰球场、旱地冰壶场地等。每年冬天,学校还会在校内浇上一块冰场,让学生体验上冰的乐趣。

在运动装备方面,学校购置了越野滑雪模拟器、旱地越野滑雪器械、旱地冰壶、冰球、冰鞋等,“从2015年后就逐步完善,在设施、设备方面投入大量资金,只有硬件完善了,孩子们才有条件去选择。”刘庆华说道。

有了场地和设备,谁来教孩子们冰雪运动的技巧呢?

通常的做法是聘请专业的滑雪、滑冰教练授课,但这对特教孩子不合适。张家口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刘立回忆,早些年学校也曾尝试过外聘教练为学生们提供滑雪培训,但外聘教练没有培训特教孩子的经验,当时只能退而求其次,教练先把技巧教给刘立,他练习后再一遍遍地教学生们。之后,考虑学生身体情况的特殊性,学校决定主要由体育老师进行授课和训练。

但并不是每位体育老师都接触过滑冰、冰球、冰壶等冰雪项目,针对这一情况,学校在师资培训方面下了一番“苦功”。只要有合适的培训机会,学校都会输送一批体育老师、管理人员、班主任等参加培训。“教练会教给我们老师技术,然后老师再通过专业知识,比如手语教学生。特教孩子学起来肯定要比正常孩子慢,需要老师根据孩子们的特点进行专业培训,最后达到更好的效果。”刘庆华说。

“只要能完成比赛就是胜利”

怎么让智力障碍的孩子学会越野滑雪和打冰壶?这一问题曾让张家口市特教学校滑雪教练张岩绞尽脑汁。

在张岩看来,对于智障孩子来说,运动技巧的学习是次要的,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学会听懂指令。张岩回忆孩子们刚开始训练时的场景:他一声令下,学生们本应往前冲,结果不少孩子都往后跑;有时候跑的方向对了,孩子又被场地上其他东西吸引,直接去做别的事;有的孩子不知道终点在哪里,也不知道第一名是什么,更谈不上了解比赛意识。

“不能着急,不然孩子会排斥”,张岩说,带这群特殊孩子训练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关爱和耐心。有时候给普通孩子讲几遍就能学会的内容,特教孩子们可能需要学习几十遍,甚至上百遍才能掌握。他的秘诀是,先建立信任感,让孩子喜欢自己。

为了让孩子对冰雪运动感兴趣,张岩会运用一些小技巧。比如一名喜欢轮滑的学生不积极参加体能锻炼,张岩会设置一些小奖励,在他完成训练后奖励他滑半小时轮滑。为了让学生知道终点的方向,他会让老师和家长拿着小零食在终点等候,让孩子们学会完成比赛。

“智障孩子重在参与,和竞技体育不同。对他们来说,只要能完成比赛就是胜利。”张岩说道。

对于张家口市特教学校体育教师王凯宸来说,在听障学生的训练中,沟通问题是教学中的一大阻碍。

因为不能用语言表达,王凯宸会先示范动作,然后让孩子模仿。王凯宸介绍了一个小技巧,即做示范动作时要夸张,甚至要略超过标准动作的范围。他解释说,听障孩子的学习、模仿能力较普通孩子要稍差一些,示范的时候做得比标准动作夸张,学生们模仿时才能达到正常动作的标准。

“连哄带骗”让孩子们爱上冰雪运动

对视障孩子而言,参加冰雪运动意味着更多挑战。

穿戴滑雪鞋是第一道关。刘立介绍,滑雪鞋上搭扣比较多,有时候孩子摸上半天,也不知道怎么解开,他只能抓着孩子的手给他们一一示范,“解开鞋子上的搭扣、分清左右脚的鞋,普通的孩子可能五分钟就学会了,视障的孩子得操作一上午,才知道怎么做。”

很多时候,视障孩子的冰雪训练只能靠摸。“摸完了改、改完了摸”是视障学生训练时的常态。

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2)

视障学生在滑雪场进行滑雪训练。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为了教孩子们滑雪的基本站姿,刘立会先摆好动作,让孩子们来摸他的姿势,感受膝关节、髋关节等关节和肌肉的位置。之后孩子们自己摆出姿势,刘立分别为他们调整姿势,再让他们摸自己关节和肌肉位置,加强印象。

因为不能直观看到训练场景,视障孩子参加滑雪等运动时会有更多的顾虑。刘立分析,听障孩子能够直观地看到世界,有时训练摔一跤没有太大影响,但视障孩子在成长过程中经历了太多的磕磕碰碰,面对滑雪等速度比较快的运动,他们会不乐于参加。

打消他们的顾虑需要老师做心理疏解。为了保障视障孩子训练时的安全,参加滑雪训练时,十个孩子至少得配四名老师,从前后左右四个方位保障他们的安全。有时,孩子们在上高级道时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刘立会先给他们描述在高级道上的感觉,鼓励孩子们勇敢尝试“你会感受到另外一个巅峰,连山上的风和山下的风吹起来都不一样”。刘立开玩笑说,自己是“连哄带骗”让孩子们爱上冰雪运动。

经过一天的训练,孩子们学到了滑雪小技巧,又有老师在身边保护,学习的兴趣就浓厚起来。在刘立看来,因为视力障碍,很多孩子在行走时通常比较慢,而滑雪等运动能给孩子们带来快乐和刺激,让他们明白,原来自己也可以像大家一样快。

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3)

视障学生在校园内通过轮滑进行平衡感训练。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视障孩子的训练没有捷径和秘诀,刘立的两大制胜法宝是重复练习和保持耐心。刘立说,视障孩子的心思比较敏感,说话声音大一些,他们都会很在意。为了避免这种情况,刘立在训练前总不忘给自己打“预防针”,告诫自己要耐心。他坦言,自己年轻时容易着急,有时候孩子不听劝难免上火、气馁,而现在,他觉得自己比以前耐心了不少,“我被孩子们同化了,现在做什么事都是慢慢来。”

每一次参赛都是成长的机会

冰雪运动给孩子们带来的变化并非一蹴而就,但张岩总能捕捉到他们身上细微的变化。

2017年,为备战在奥地利举办的第11届世界冬季特殊奥林匹克运动会(以下简称“冬季特奥会”),张岩带领几名学生开启了长达半年的训练。

学生张进峰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张进峰是一名患有脑瘫的孩子,因为疾病,他的肢体操控能力要比别的孩子更差一些,但他性格非常要强。训练越野滑雪项目时,因为腿脚不利索,他的脚上磨出了很多水泡,有些地方都出血了,张岩看了十分心疼。但张进峰并没有放弃,他在伤口上包了几层纱布,咬牙又继续参加训练,最终在冬季特奥会上斩获了两枚银牌。

在张岩看来,这次比赛的训练让张进峰的身体素质有了很大提高,也让他学会了坚持。

让张岩收获意外惊喜的还有学生李佳音。张岩还记得,2019年,他带领7名孩子前往黑龙江齐齐哈尔参加全国特奥冬季雪上项目比赛,李佳音是其中的一员。患有智力障碍的李佳音,参赛时还不到十岁,不善于表达和交流是大家对她的第一印象。

张岩说,比赛时天气特别冷,孩子们在比赛等候期间要站很长时间,有些孩子冻得睫毛上都结了冰,但李佳音非常配合老师的要求,并坚持完成比赛,最终取得了一枚奖牌。

张岩至今还能回想起李佳音拿到奖牌后回到驻地的场景,小小的她穿梭在驻地的楼道里,到处向小伙伴们展示她获得的奖牌。一场比赛让李佳音学会了和同伴们交流,这让张岩觉得特别欣慰。

很多改变也体现在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在刘立看来,每一次带孩子出去参加比赛,都能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让他们接触、认识社会。

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4)

听障学生和教师在流平寺冰雪乐园体验冰雪。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让更多特教孩子走上冰场、走向赛场

冰雪运动的推广和发展绝非一日之功。

为了让特教孩子们更好地理解冰雪运动,学校的体育老师依据三类残障学生的特点,根据平时上课的教学情况,编写了针对越野滑轮、雪鞋、旱地冰壶、速滑等运动的校本教材。

刘庆华向记者展示了其中一本针对视障学生的滑雪教材。该教材为盲文版本,书中还附有运动姿势示意图,视障学生可通过触摸了解动作姿势。针对听障及智障的学生,教材则采用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学生能够直观地了解滑雪知识。

刘庆华表示,从冰雪运动教学实践的“初尝试”到课程教材的编写总结,经历6年的打磨,“我们通过实践总结经验,最终确定了教材。”

除了让孩子们学习冰雪运动的技巧,学校还在素质教育课上排练了许多与冬奥相关的节目,如学生踢踏舞《激情冬奥》、群舞《冬奥有我》、手语舞《一起向未来》等。此外,学校还通过组织学生学习套色剪纸的方式,设计制作了多幅冬奥剪纸作品。

在学校营造的冰雪氛围下,越来越多的孩子走上冰场、走向赛场。

2021年,张家口市特教学校入选张家口市冰球协会,被聘为理事单位;学校10名听障生、6名智障生在“河北省首届特殊教育学校轮滑比赛”中获10金5银3铜 ,总分排名第一。

更早前,2019年,孟逸飞、董永康代表中国队赴意大利参加“第十九届世界冬季听障奥运会”,面对各国强劲对手,他们以6:5比分夺冠。同年,学校智障学生在“2019年全国特奥冬季项目雪上比赛”中获得了6金、9银、8铜的成绩。2018年,孟逸飞、董永康、王亚茹、李娇娇4名听障学生代表河北队在“全国残疾人冰壶锦标赛”中获得男子听障组冠军和女子听障组亚军。

新城子街第一小学欢度冰雪节(一所特教学校的冰雪运动破圈之路)(5)

听障学生在石家庄参加河北省首届旱地冰壶比赛。 张家口市特殊教育学校供图

刘庆华和老师们期待,未来能有更多的特教孩子上冰上雪。每当看见孩子们在冰雪上滑行,享受运动的快乐,看到孩子们充满童真的笑脸,那些气馁、疲惫的瞬间都随之烟消云散,心底满满的都是骄傲与自豪。

新京报记者 吴苹苹 编辑 缪晨霞 校对 郭利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