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孟到底有多强大(要么就不要姓孔孟)

最近一段时间头条各种推送刷屏,又是孟晚舟又是孟美岐的,话说韩哥也是身负圣人血脉的,向上追溯的话,韩哥的祖母恰巧姓孟,宪字辈的,而到了韩哥这辈应该是繁字辈的平齐。标准的圣人之后!所以在看到现在的身负圣人血脉却在乱起名字的人,有一种发自骨子里的反感。

首先作为中国人,我们以五千年的文明而自豪,无论孔曰成仁,还是孟曰取义,这都是中国人流淌在血液里的核心价值,所以孔孟圣人之姓氏就觉得特别的神圣而不可侵犯。虽然最后一任衍圣公跟着蒋委员长跑路台湾了,我朝也不尊孔孟了,但是国人的思维与价值观都是一脉相承的!

那么今儿韩哥就简单的介绍一下孔孟家族辈分的由来,“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惟垂佑,钦绍念显扬”。这首顺口溜——孔孟两大家族辈分排序中的二十个字,在当代孔孟姓氏的族人中,许多人都会当做家谱来背诵。甚至有不少外姓人也说这是孔孟两大家的家谱,也有些人说这是孔孟颜曾四大家的共同家谱,号称通天家谱。但是对它的来源却是众说纷纭,谬误种种。

孟家家谱全部的字辈有: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孟氏按行辈起名始于明代,朱元璋对孔、孟后裔格外优礼。赐给祭田、免除徭役,从明景泰年间孟子的第五十六代孙孟希文被授予世袭翰林院五经博士算起,孟子后裔开始授世职。当时,立了“希、言、公、彦、承、弘、闻、贞、尚、胤”十个子辈;明末,又立了“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十个字辈。清同治四年(一八六五年),孟氏修谱时又立了“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十个字辈。民国初年,又立了“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二十个字辈,并咨请当时的北洋军阀政府内务部核准,登报周知。

这样,从孟轲到孟繁骥共经历了七十四代,到“昌”字辈共105代。

56~65代:希言公彦承,宏闻贞尚衍。

66~75代:兴毓传继广,昭宪庆繁祥。

76~85代:令德维垂佑,钦绍念显扬。

86~95代:建道敦安定,懋修肇彝常。

96~105代:裕文焕景瑞,永锡世绪昌。

【注:后来,为了避清高宗(乾隆)爱新觉罗弘历之讳,改“弘”,为“宏”,为避清世宗(雍正)爱新觉罗胤祯之讳,改“胤”为“衍”。】

孟氏族谱要求族人严格遵照字辈起名,否则不能入谱,只作“外孟”处理。明代以来,孟氏族人遵从族规,十分讲究上下尊卑关系。平时孟氏族人见面,总要询问对方是“哪一字的?”“哪一辈的?”就是指系何字派。还有的问“多大的?”“几世的?”就是指系孟轲的多少代孙。如对方回答不上来,不仅自己感到羞愧,而且也会被对方耻笑为数典忘祖。因此,孟氏族人对此都十分重视。

所以鉴于孟晚舟是任正非倒插门,生下女儿不姓任而姓孟,本就入不得族谱的,可以不做计较,毕竟孟家没有晚这个字辈,但是这个孟美岐是压根就不算了的,毕竟孟家还没有美这个字辈。而既然不能用字辈,取艺名的时候何苦难为老孟家啊?

综上所述吧,你韩哥从不认为自己最牛逼,但是关注韩哥你最开心!

孔孟到底有多强大(要么就不要姓孔孟)(1)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