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功能好转肝硬度就降低了吗(肝功能持续正常)

六年前(2015年)小李到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找我诊治慢性乙肝,当时小李是35岁。她的两个哥哥也是乙肝病毒慢性感染者,她自己发现慢性乙肝病毒感染已经20多年了,儿子十岁,也是乙肝大三阳感染者,应该是典型的乙肝病毒母婴传播。

小李咨询了两个问题:1、她的乙肝是否需要治疗?2、想生育二胎,如何阻断乙肝病毒的母婴传播。

我仔细看了她带来的一大叠各种检查资料,发现她的谷丙转氨酶波动在15~~45之间,脾脏有逐年增大的趋势(脾脏厚度2.8→3.2→3.4→3.6→3.8厘米),我对她说:“您的肝脏可能有炎症活动趋势,考虑到您要生育二胎,可以先怀孕,孕期28周左右服用拉米夫定(当时替诺福韦还没有在中国上市),分娩后就可以停药。停药后每个月查肝功能,发现转氨酶明显升高,再考虑抗病毒治疗。”

小李生育二胎以后,并没有发现谷丙转氨酶有升高的趋势,每次检查谷丙转氨酶都在19以下,而且脾脏还有缩小的趋势(脾脏厚度3.8→3.5→3.3→3.1厘米),但是肝脏纤维化扫描提示肝脏硬度值逐年增高:6.5 →7.2→8.0→8.2→9.7 Kpa。

一般来说,慢性乙肝患者如果肝功能持续正常的情况下,肝脏硬度值>8.0Kpa就要考虑存在明显的肝脏纤维化了,(既往是>9.0Kpa)所以我建议小李立即开始规范的抗病毒治疗。

如何及时准确地发现肝脏纤维化进展?

慢性肝炎发展至肝硬化,必然要经历肝脏纤维化的过程,及时准确发现肝脏纤维化进展,及时有效给予抗病毒、抗纤维化等综合治疗手段,就可以最大限度降低肝硬化的发生率。其实,临床上类似小李的例子并不少见,转氨酶持续正常,彩超每次提示肝脏未见明显异常,但是肝脏纤维化在悄无声息地逐渐进展,一晃几年过去,突然发现肝硬化了,这样的例子在中国还会少吗?

能够及时准确发现肝脏纤维化进展的方法主要有两个:肝脏纤维化扫描(肝脏硬度值检查)和肝穿刺活检。作为有创伤的肝穿刺活检,大多数患者不愿意接受,所以肝脏纤维化扫描就成了最为常用的判断肝脏纤维化进展的方法。肝脏硬度值比较高,判断可能存在明显纤维化一般问题不大。但是肝脏硬度比较低,比如<8.0Kpa,是否就能明确排除肝脏纤维化倾向呢?不是这样的,我们就遇见过肝脏硬度值只有5.6 Kpa,但是做肝癌切除手术后的病理结果提示肝硬化的。所以,对于肝脏硬度值结果的判读一定要综合分析、动态评估。

肝功能好转肝硬度就降低了吗(肝功能持续正常)(1)

江西省上饶市第二人民医院综合门诊部主治医师 王春喜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