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实力唱将的声线(300万网友围观6个年轻人唱美声)
没有声卡、没有麦克风,6位年轻的歌唱家席地而坐,洪亮的声音穿透屏幕,几千位网友同时在直播间聆听。
他们是来自中央歌剧院的“游吟诗人” 男声重唱组,虽然只有6个人,但兼有男高音、男中音和男低音声部,演出足迹曾到达海内外十余个国家。疫情期间,他们把演出舞台搬到直播间,从5月至今2个多月时间里,近300万网友走进他们的直播间,感受“国家队”的魅力。
曾经,“游吟诗人”在古老的欧洲将各个国家的故事编写成歌曲,四处传唱。而中央歌剧院的“游吟诗人”男声重唱组,则希望将美声、歌剧等歌唱艺术展现给更多普通人。
第一次尝试直播,数万观众涌入
“游吟诗人”重唱组的成员们年纪都不大,在中央歌剧院的官方介绍里,属于青年歌唱家。其中孙一龙、李金朔、王艺博是男高音,赵兴隆、赵听是男中音,马春鹏是男低音。
李金朔是重唱组中的“元老级人物”。早在2013年,他考入中央歌剧院,就开始了自己的歌剧演员生涯。以歌唱和音乐来表达剧情,通过不同声部的重唱展现不同人物的戏剧冲突,是歌剧中独有的艺术形式。2017年,为了推广重唱,中央歌剧院合唱团团长、男高音歌唱家高伟组建了“游吟诗人”组合,李金朔成为第一批成员之一。
成立之后的“游吟诗人”演出足迹遍布中外,他们到过瑞士、意大利、匈牙利等国家,演出结束后,不少观众等在剧院的演员通道门口,高喊“Bravo(很棒)!”在国内演出时,各个城市的观众则在他们高歌时热情地鼓掌打节奏,结束后又要求返场继续演出。
此后,重唱组的成员几经变化,直到1998年出生的马春鹏加入,稳定成为现在的6人组合。马春鹏初中开始学习声乐,2021年,他刚从中国音乐学院声歌系毕业,就考入中央歌剧院,成为“游吟诗人”的一员。
疫情暴发以来,“游吟诗人”的线下演出频率减少,如何保证唱功稳定,保持和观众的持续互动,成为重唱组考虑的问题。2021年,李金朔给“游吟诗人”注册了抖音官方账号,粉丝近17万。原本他们只在上面发些幕后花絮和排练、演出的精彩瞬间,但每天都能收到网友想看他们演出的私信。今年5月,重唱组第一次尝试直播,数万网友涌入,听他们唱歌剧和美声,直播成为他们最常与观众交流的方式之一。
歌剧启蒙从直播间辐射到大剧院
两个多月的时间,直播间的到访观众近300万,6位成员都感到十分欣喜。“很多人认为歌剧是西洋音乐,比较小众,但通过直播才发现,网络观众表现出来的音乐素养,一点也不差。”李金朔说,为了让观众更好地了解重唱,他们的曲目范围除了歌剧唱段,还有很多经典红歌、港台流行金曲等,让原本对歌剧重唱所知甚少的网友,也能听出其中的味道。
马春鹏甚至被网友感动到热泪盈眶。他在直播时扮演着主持人的角色,负责和网友互动,不少粉丝评论说,这是人生第一次感受到“什么是重唱,什么是美声”。一位已经“知天命”的粉丝留言说,自己的生活一直湮没在琐碎的生活里,但偶尔一次刷到歌剧直播,让他感受到自己没有失去对美的向往。还有网友路过中央歌剧院,会拍张照发给他们说:“感觉跟回家了一样。”
尽管在直播间听不到观众跟着节奏鼓掌,但互动却十分频繁,“游吟诗人”男声重唱组的成员们各自收获了自己的昵称,比如赵兴隆是“行走的大音响”,王艺博是“胡子哥”,还有“赵队长”赵听、“龙哥”孙一龙等。
线上演出难度也不比现场低,重唱组每场直播的曲目数量,相当于线下的2倍。无声卡无麦的演唱方式,让细小的演唱瑕疵都能被轻易发现。李金朔说,直播是对他们业务能力的检验,也是提升。有些观众不但对歌剧内容十分了解,甚至能与他们讨论不同版本。“更多的观众意味着歌剧前景广阔,也激励着我们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戏曲、国乐等经典传统文化,以及音乐会、演奏会等现代表演艺术,借助直播平台走到网友中,寻找分众市场,获得传承发展。在抖音,#美声 和#歌剧 的话题播放量分别超过了12亿和6亿。观看直播时,观众还会对精彩的片段进行打赏,表示自己的认可和支持,为演员们带来新收入,为其艺术创新注入更强动力。
更让重唱组欣慰的是,这种对歌剧的启蒙正从直播间辐射到大剧院。最近线下演出恢复,不少观众在表演结束后等在门口,“我是从直播间里来的。”
马春鹏说,许多生活在小城市的观众从未进过歌剧院,在听过他们直播后,或许有一天就会走到剧场里,看看精心设计的舞美布景,听听歌剧演员别具穿透力的声音。这同样也是李金朔的心愿。他希望未来能和“游吟诗人”其他成员一起,到全国各地粉丝们的家乡演出,让他们也到剧院里,现场体验男声重唱和歌剧的魅力。
编辑 巩霞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