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有什么传统的风俗(农历二月二习俗有哪些)
[海峡网]
说起爆米花这种小吃,它与我国的“春龙节”有关。农历二月初二,是我国民间的传统节日“春龙节”。据史载,此节令最早源自古代的“春社”,南宋时期达到极致,元、明后渐衰。古人往往又把对丰收的期望与天神纠缠在一起,形成祭祀与庆祝民俗,彰显出节令气氛。在老北京民间,农历二月初二这一天被传说是“龙抬头之日”,寓意着春回大地,万物开始复苏。
爆米花
“二月二龙抬头”的形成,除了中国先民对龙的崇拜之外,实际上还与自然天象及地理环境密切相关。我国北方地区干旱少雨,地表水资源短缺。由于龙在我国古代文化中被视为地位显赫的神,是祥瑞之物、和风化雨的主宰。因此,人们祈雨的心理便折射到日常信仰当中,逐渐形成了“二月二,龙抬头”的美好愿望,迷信龙王爷能够赐福人间,新年能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二月二,老北京人在吃食上也有不少讲:如吃薄饼卷豆芽菜或酱肘肉、盒子菜意为迎春,吃饺子为吃龙耳,吃面条为吃龙须,吃米饭为吃龙子,其都有吉利和迎春之意。在旧京许多的小吃中,最让孩子们感兴趣的食品就是香甜可口的爆米花了。
据民间传说,武则天做了女皇帝,玉皇大帝非常恼怒,命龙王不得降雨。但龙王不忍干旱给百姓带来灾难,便偷偷为人间降了甘露。玉帝大怒将龙王压于山下受刑,下旨只有待到“金豆开花”时龙王才能得救。后来,到了二月初二这一天,人们便把黄澄澄的苞米豆崩成“花”,使龙王得了救,重掌风雨。以前北京常有一些走街串巷、挑着崩爆米花专用工具的从事此营生者。一斤玉米粒装到从业者的铁制容器里,经过柴火加热后,便可崩出一脸盆洁白又绵软的大米花。这种香甜可口的小吃,它的香味飘在很多人的童年记忆里。
卖豌豆黄的
豌豆黄是北京的一种传统小吃,也是春季颇受人们欢迎的应时佳品。
记得儿时,每逢春天,街巷中常可见到卖碗豆黄的小贩。他们推着独轮车,车上放着厚布遮盖的砂瞽子,里面盛着豌豆黄。他们边走边吆喝;“买豌豆黄来,大块的给!”小贩根据顾客买的多少来决定售卖方式:买的多就上秤约,买的少则用小长刀切成块出售。
民间版本的豌豆黄只需把白豌豆去皮后加水煮烂,再放入适量白糖和石膏水搅匀放入大砂瞽子里冷却成砣,待卖时抠出来切成块出售就行了。这种豌豆黄吃到嘴里虽然也很利口,但其风味比起当时供应宫廷的就有些逊色了——宫廷用的是上等白豌豆,要经过精选剔出瘪豆和杂质、过萝、清洗沉淀闷烂,加入白糖、桂花搅匀,冷却成砣再切块吃。这种小吃色味俱佳、口感细腻、入口即化,属于上乘的御膳食品。据说,当年慈禧太后特别喜欢吃豌豆黄,对其细软香甜赞不绝口。民间的豌豆黄因价钱便宜,也就成了平民及小孩解馋的食品。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