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

#创作挑战赛#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

2019年,上海发生了一起骇人听闻的冰箱藏尸案。

社区民警在犯罪嫌疑人吴某的房子里,闻到一股尸体腐烂的味道。

预感事情不妙,他们打开了屋内一个硕大的冰箱。

吴某母亲的尸体赫然出现。

经法医检测,老人已去世半年之久,且体内没有毒药残留,属于正常病死。

而儿子此举的目的,竟是为了领取死者每月4000块的养老金。

这一触目惊心的举动,也出现在了近期播出的悬疑剧《消失的孩子》里。

魏晨饰演的无业游民袁午,为了领取已故父亲的养老金,将其尸体藏在卫生间的墙壁里。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

可在成为无业游民之前,袁午是典型的高材生。

高考645,数学满分,毕业后从事软件开发,是有着可观收入的职场白领。

究竟发生了什么,让一个优秀学生落入这步田地?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3)

精神恍惚、神情恹恹,灵魂像被抽掉,如一缕轻烟飘荡在街头。

一辆公交车驶来,他背向而立,繁忙的斑马线上,与所有上班族逆向而行。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4)

这是《消失的孩子》里,袁午的初登场。

一个看不见归途,随风摇摆,不知道自己“要去哪,想去哪,能去哪”的颓丧青年形象。

曾埋头苦读,考上名校,找到一份体面工作,娶妻生子、家庭和睦。

在别人眼中,算是一个通过“做题”而出人头地的代表。

但他的生活从母亲去世开始,便急转而下。

袁午目睹母亲车祸,母亲死后,他患上了神经官能症,也叫神经症。

常表现为精神活动能力下降,紧张、焦虑、抑郁、恐惧等,以及躯体不适或疼痛。

一进入上班的环境,小腹间便会聚集起一股寒意,紧接着阵阵绞痛袭来,一个上午要跑五六次厕所。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5)

加上严重的社交障碍,袁午几乎没办法工作。

而后又染上赌瘾,欠下巨额赌债。

父亲只得卖掉自家老房和袁午结婚时置办的新房,偿还赌债。

心灰意冷的妻子带着女儿,永远离开了家。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6)

备受打击的父亲,某一天从堆积如山的空酒瓶中爬起来,带着袁午来到了现在的城镇,想开始重新生活。

但袁午显然不如父亲,他几乎一垮到底。

屈尊就卑找到一份工作后,因社交障碍,又丢掉了。

又不敢跟父亲说实话,骗他说试用期三个月不发工资,好继续“啃老”。

靠父亲每个月4500的养老金,解决父子俩的房租、伙食以及生活费。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7)

行动不便,几乎从不出门的老父,终于在一次醉酒后,与世长辞。

父亲离世,正常人应该悲痛、怀念,袁午想的却是。

父亲也不要他了,他该怎么办?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8)

是的,袁午是一个无法独立行走的“巨婴”。

从小在父母的包揽下长大,过的是父母一手设计的人生。

高考成绩出来后,母亲为他选择了信息技术专业,因为她觉得热门。

大学开学,母亲在袁午学校对面的招待所住了三个星期,帮他分析舍友性格,告诉他该亲近谁,该疏远谁,教他如何结交同学,经营自己的人脉。

那时的袁午很困惑。

在跨入大学之前,母亲教他只要安心读书就好,和同学往来不重要。而踏入大学后,却突然要他去经营人脉。

如何与人交往,如何在社会立足他都弄不明白,他唯一明白的是,母亲把一切都办稳妥,他只要说“好”就可以了。

相亲对象是母亲找的,相亲话术是母亲教的,结婚戒指是母亲送的。

轻而易举就过上令母亲满意的生活。

直到母亲去世,袁午如同电子遥控玩具丢失了遥控器,彻底沦为一具没有意志的行尸走肉。

最终只能将老父的尸体藏起来,靠领取养老金,躲在阴沟里过活。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9)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0)

不过吊诡的是。

这样一个嗜博成性、懦弱无能、害人害己的角色,却让人恨不起来,甚至还有些许的怜悯。

为什么?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1)

袁午身上藏着这代年轻人的恐惧。

害怕成为和他一样无能啃老,且不被社会价值体系承认的人。

正因为害怕被排除在社会评价标准之外,所以年轻人都拼了命地想活成“标准”的模板。

什么是标准的模版?

母亲去世前,袁午的人生就是一个小镇做题家的标准模版。

再有,《二十不惑2》里姜小果的经历,也是普通人一直努力攀登的标准人生范式。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2)

读书时她一直是学霸,大学学的是热门的金融专业,大四开始实习,毕业后进的是赚钱的投行。

每一步选择都符合实际、实用,效益最大化。

或许习惯了在竞争中拼杀,工作中的她也是一种紧绷的状态。

下班当着同事的面,跟闺蜜打电话,要约着去干饭、搓澡、看电影、喝酒、蹦迪……

同事一走,立马跟闺蜜坦白“一个都安排不上了,我还得加班”。

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

我们学霸都这样

表面不努力,背后狂使劲儿啊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3)

撞见其他同事跟领导一起健身回来,连忙也约着领导一起打羽毛球。

打完球,领导夸她“你打球很认真,也有杀气,体能也好”。

姜小果忙不迭接上一句:

我工作打球都这样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4)

时刻不忘在领导面前表现自己,如此疲于奔命,就为了升职加薪,早日买房。

那个坐落在城市郊区的样板房,被姜小果当作“梦中情房”,看了一遍又一遍。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5)

梦想多指“诗和远方”,而姜小果的梦想是背上房贷。

首付100万,月供八千,一共还30年。

在大城市打工的她,不过想有个安身之所,每天回家后,可以坐在大沙发上,看无聊的综艺,不用考虑房租,不用担心搬家。

家里可以铺个大地毯,姐妹们全都叫过来,在自己的地盘,想怎么造就怎么造。

你甚至都不忍对姜小果说一句:这算什么梦想?

对动荡、漂泊的年轻一代来说,当在外面受到打击、嘲弄、满身疲惫时,能有一处属于自己的地方栖息,庇护尊严,是内心最大的慰藉。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6)

与其说姜小果在追求世俗的成功,不如说,她在追求更高的“确定性”

在社会评价标准里,普通学子似乎只剩下一条路可走——升学、上班、结婚、买房、生子。

在这种情况下,成绩好总比成绩差的选择多,去大公司总比去小公司稳定,成为国家的人,总比为企业卖命扛风险。

于是这几年,数以千万计的人纷纷投入到考研考公考编的大潮中去。

种种现象都透露出一个令人惊惧又无可奈何的信息。

在确定性变得越来越匮乏的当下,追求稳定,过一眼望到头的生活,是一种幸福的生活。

就连孟川在《脱口秀大会5》上调侃“考公热”,都让观众笑中带着心酸。

我说,考公务员是为了稳定吗

考公务员不是为了,为人民服务吗

我爸说,对,到了面试的时候,你就这么说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7)

考研同样如此。

那些二战三战考研的人,是热爱学术吗?

更多的是为了缓冲就业压力,或者提升考公考编的竞争力。

据粗略统计,豆瓣上共有1644个考研小组,最大的组有40多万人。

有的组名起得让人胆战心惊,“不考上研我就会死”“今天被考研逼疯了吗”“考研三战”“大龄青年考研部落”。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8)

图源豆瓣

考上了叫“上岸”,叫“脱离苦海”。

而那些没考上的呢,都被看作在苦海浮游的人。

大家追求一种确定性的生活,无非是害怕某一天走着走着就成了“袁午”。

一个被社会抛弃了,不知道自己“要去哪,想去哪,能去哪”的青年。

但,过上标准的生活,就意味着真的幸福吗?

正因为这种对“不确定”的畏惧,对过上“标准人生”的怀疑与挣扎,才使大众对袁午多了一丝理解和同情。

在巨大的无力感的笼罩下,连啃老这个贬义词,也渐渐变得中性。

以前,啃老可耻;现在,啃老虽可耻但有用。

那么,是哪里出了错?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19)

戴锦华说,每次有刚考上博士的同学,说接下来就等退休之类的话,自己都觉得既反感又痛心。

反感在于,她不想看到年轻一代人生刚起步,就混吃等死。

痛心在于,她意识到这不是个体的问题,而是一个普遍的文化症候。

今天的世界文化

并没有给人们

提供任何意义上的未来希冀和愿景

我们不再分享一个关于明天的动力

这才是最大的问题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0)

图源B站up主:戴锦华讲电影

年轻一代普遍的焦虑和忧郁,也并非人出了问题,有问题的,可能是我们的评价标准。

电影《寄生虫》中最震惊人心的,不是地下室和豪华别墅的分化。

而是儿子想要通过奋斗,努力向上爬,买下这栋别墅,让父亲从地下室走到阳光下的梦想,最终走向幻灭。

如戴锦华所言,现代主义承诺的个人发展的向上空间,已经封闭或者消失。

而现实不提供给我们多元价值的选择,让我们体验生命的多元和多义。

只有一种价值、一种评价标准、一条路。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1)

图源B站up主:戴锦华讲电影

于是千军万马过独木桥,不焦虑才怪。

袁午无疑是一种价值观,一条评价标准下的极端案例。

他的颓丧诚然跟父母的“包办教育”,让他丧失独立性有关。

可父母对他的安排,遵循的,何尝不是一套被社会认可、接纳的人生标准;

这种强控制欲传达给孩子的信息,不就是一种不能出错的人生。

袁午是巨婴,可现实中,又有多少年轻人不得不成为社会的“巨婴”?

依循“成功人生”的范式,谨慎小心地设计每一环节,生怕走错一步就堕入“失败者”的深渊。

袁午的故事里有一个细节。

他一次次走进棋牌室,并不是真的热爱赌博,而是喜欢把左右输赢的因素交给运气。

比起相信能力,他更愿意相信运气,因为不需要再承受用尽全力最后一败涂地的那种惶恐。

这也是在社会上升通道关闭的环境下,年轻人对“标准人生”,对能力、努力的质疑与无力。

国产剧的主角,如果不是光鲜亮丽,至少是有用的人。

而《消失的孩子》难得可贵的是塑造了一个无用之人。

一个按照家长和社会的期望成长起来,却最终被主流抛弃的弃子。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2)

被设计的人生,好像小时候玩的大富翁游戏,只能按照既定路线,一次跳一步或几步,最终走向一个终点。

可如果你想要逃离既定的标准呢?

前段时间,有人关心写下“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的裸辞教师顾少强,现在怎么样了。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3)

顾少强可谓是一个逃离标准人生的典型案例。

她辞职后,和在旅途中相识的丈夫,开了一家客栈,什么事都要亲力亲为,比当老师累多了。

现在有了女儿,客栈生意也冷清,生活处处需要金钱,她开始做心理咨询,甚至进行商业走穴。

脱离标准的生活不如网友想象中那般自由和潇洒。

图源B站up主:四川卫视

但顾少强表示不后悔当初的决定。

现在辛苦却也充实,丰富的精神世界让她感觉富足。

顾少强对选择与承担的体悟,我很认同。

在做一些背离标准与传统的选择时,跟勇气与冲动无关。

需要的只是。

对自己清醒的认识

对选择的冷静分析

和对最坏结果的接受能力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4)

图源B站up主:四川卫视

用戴锦华的话说,是“仍有斗志去把握我自己的人生”。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5)

仔细想想,我们正处在旧的价值体系趋近腐朽,新的价值模式还没有建立起来的当口。

这种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状态,让我想起了二战后开始盛行的萨特存在主义观点。

世界是荒谬的,人生是痛苦的。

但每个人都有各自的自由,都可以做出自由选择。

前提是可以承担选择的代价。

是的,比活着更重要的是,想清楚怎么活。

然后去承担“你想怎么活”的代价。

21世纪苦情感人剧可怜天下父母心(令人窒息的国产剧)(26)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