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

大家好,今天这篇故事来自《搜神记》,名叫《钟离意修孔庙》。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1)

钟离意

钟离意,是东汉有名的清官,《搜神》里收录了不少他的离奇故事,这个篇目就是其中之一,讲的是钟离意修缮孔庙抓藏私的案例,今天阿犬带大家来解读一下这篇文章。

01、

故事原文如下:

汉永平中,会稽(今江苏)锺离意,字子阿,为鲁相。到官,出私钱万三千文,付户曹(户曹:掌管祠祀、农桑的官员)孔訢(xin),修夫子车。

身入庙,拭几席剑履。

男子张伯除堂下草,土中得玉璧七枚。伯怀其一,以六枚白意。意令主簿安置几前。

孔子教授堂下床首有悬瓮,意召孔訢,问:“此何瓮也?”

对曰:“夫子瓮也。背有丹书,人莫敢发也。”

意曰:“夫子,圣人。所以遗瓮,欲以悬示后贤。”

因发之,中得素书,文曰:“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锺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

意即召问:“璧有七,何藏一耶?”伯叩头出之。

说东汉永平年间,会稽人钟离意到鲁国当宰相,刚刚到鲁地他便自掏腰包一万三千文钱,让掌管祭祀的官员孔䜣修缮当地的孔庙。

他们一大帮人在孔庙里头擦了茶几,坐席,宝剑和草鞋。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2)

结果,一个叫张伯的杂役在帮忙除草的时候,从孔庙的草土下面挖出来了七块玉璧,他私藏了一块上交了六块。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3)

玉璧

不久后,钟离意发现孔子课堂的床头有一个瓮,他问孔䜣,孔䜣说这是孔老夫子的瓮,用来启示后人的,于是钟离意便命人把瓮打开,发现里头有张纸条,纸条上写着:

“后世修习我的著作的人,是董仲舒。保护我的车乘、擦拭我的鞋子、打开我的坛子的人,是会稽人锺离意。玉璧共有七枚,张伯暗藏其中一枚。”

钟离意看到后马上把张伯叫来一通问,张伯这才乖乖交出玉璧,叩头认罪。

02、

这个故事看完后我不禁哈哈大笑,这个钟离意号称东汉最清廉的官员,依我看只不过是一个善于表演的伪君子。

从这个故事里,我们可以解读出很多东西。

首先,钟离意当官的地方是鲁国,鲁国也就是今天的山东,都知道山东曲阜是孔老夫子的故乡,所以江苏人钟离意一“到官”就提出修孔庙,你品你细品。

他的目的,就是通过修缮孔庙进而笼络人心。

所以,孔庙不仅要修,还得大张旗鼓地修。他“出私钱万三千文”的事件被后人记录在册,说明了他当年一定是做过大规模宣传的,正是唯恐天下人不知他为孔庙掏了钱。其次,修缮孔庙的过程,他也做足了秀,亲自给孔老夫子擦茶几和宝剑,很好地做了一个“表率”地作用。

这样底下人和黎明百姓看到新来的官老爷,如此尊崇他们的本土偶像,自然迫不及待地把民心递上了。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4)

最后,高潮来了,钟离意借着那个瓮和那张纸条,完美地神化了自己。大家注意纸条里写的是啥?

“后世修吾书,董仲舒。护吾车、拭吾履、发吾笥,会稽锺离意。璧有七,张伯藏其一。”

这里边居然把钟离意和西汉名臣董仲舒并列在了一起,还先知地预言了张伯私藏玉璧。

好神奇。

但恰恰就是这神奇,反映出这桩事情里的离谱!

董仲舒提出“天人感应”,著《天人三策》、《春秋繁露》,他是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背后的推手,是儒家学派一个强而有力的推动者。你钟离意固然有“清廉”之名,但你何德何能跟董仲舒并列?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5)

董仲舒

如果真是孔子留下的,孔子的判断力什么时候差成这样了?

况且,这种怪力乱神的纸条有多大概率是孔子留下的?

无论哪个朝代我们都得相信科学,这张纸条能完美地预言出张伯私藏玉璧,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一切都是安排好的,设计好的,连张伯藏玉璧也是“计划的一环”。

其实大家想想就明白,自古以来修缮孔庙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偏偏就是你张伯挖到了玉璧,前面的大人们难道就不会掘地三尺?为什么偏偏钟离意来了玉璧便出土?问题出在谁身上?

03、

其实剖析下来不难理解,这个故事所讲的一切极有可能就是钟离意自导自演的一场大戏,为的是在百姓面前作作秀,彰显下自己的“仁德”,顺便神化一下自己笼络人心(他的法子跟当年陈胜吴广往鱼肚子塞纸条本质是一模一样的)。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6)

陈胜吴广起义

当身上有了光环效应,办起事情就容易多了,一切都是为政治目的服务。

通过这个故事,其实我在思考,钟离意这个人历史给他评价的“清廉”二字,到底有几分是真的,几分是演的?

据说钟离意还有另一件轶事:

一次,朝廷命令他押送一批囚犯到河内,当时遇上大冬天,许多犯人染了病,行进极为艰难。见到这种情况,钟离意就命令地方官员制作衣服给犯人穿,还在道路上除去了犯人的枷锁,和他们约定日期,让他们各自前往河内府。

犯人们见钟离意如此爱护、信任他们,纷纷按照钟离意地安排前行,最终全部按时到达目的地,途中一个逃跑的都没有。

这个故事我们也可以解读一下,当时是寒冬腊月,这群犯人又大多身染重病,即使想要逃跑他们做得到么?而且钟离意会真的信任他们乖乖走到河内(河南北部)而不派细作暗中监视么?

如果有人监视的话,那情形是这样的。

假设你是犯人,外边天冷得吓人你又得了病,走路都颤巍巍的,背后军老爷的人两只眼睛盯你盯得死死的,外边是雪路和冰封,身后有刀枪抵着,就问你敢不敢跑能不能跑!

留下走到目的地,那是报答了钟离意大人的关心也显示了自己的自觉;逃跑,那冻死在外头也不一定抓回来可就是罪上加罪。

如果是你,你怎么选?

所以,钟离意手底下的犯人没有一个逃跑,是不是全因为他宽仁爱护呢?

聊斋十大经典老故事(夜话聊斋之钟离意修孔庙)(7)

不一定。

很多东西,千万不要看表面,有些人表面上风光正经,但却是做出来演出来的。

这种人本身就让人觉得恶心,可更难受的是,你常常还不能忤逆他,只能顺从他,配合他,因为他们往往处在比你高的位置。这就是混社会的难,好人难做,真话难说,有时连独善其身都没办法,非得同流合污才能生存下来,非常可悲。

好了,鬼狐千古事,秉烛细细谈,我们下期见。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