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与改变世界的读后感(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
在《得到》听陈章鱼解读《当下的启蒙》,又去看了这本书,深有感触。
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你的感觉呢?是不是越来越差?
上面的问题,你心里会是什么样的答案?
2020年,新冠肆虐、澳洲大火、蝗灾、洪涝灾害……这个世界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坏?
可是书中却用客观详实的数据表明,这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
比如人类的平均寿命,从200年前的平均29岁,到100年前的40岁(非洲35岁),到今天,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达到71.4岁。
比如财富,经济学家统计过全世界的生产总值,如果从公元元年算起,大概要过1500年之后,人类的收入才翻了一番,到1820年,人类的收入才增加到3倍,但是之后将近200年的时间里,人类的收入增长到100倍以上。
在19世纪初,全世界的人均收入相当于今天非洲最贫穷的国家,按今天的标准,当时世界上有将近95%的人都是「极度贫困」。而今天,世界上极度贫困的人口比例已经降到了10%以下。
比如知识。200年前,有80%的人,没上过学,现在,反过来,有80%以上的都接受过基础教育。接受基础教育的人类越多,全人类的平均智商就越高。在最近100年,人类的平均智商以每年0.3的速度在增长。
比如安全。人类历史上,暴力总体上呈现出下降的趋势。哪怕是发生了两次世界大战的20世纪,如果放到更大的时间尺度上去观察,这个趋势依然没有变化。
你看,从客观数据上看,人类变得更健康,更富有,更有知识,也更安全,这个世界确实在变得越来越好。
想想也是,回想自己小时候,也就三四十年前,没有空调,没有冰箱,食物匮乏,获取知识的途径很少。
我记得直到中考结束,有一道几何题我都没找到答案,我心里一直在忐忑,万一中考正好考到这道题呢?可是穷尽我所有的能力,最终都没能找到解题方法。
而今,只要手机一扫,答案马上就出来;空调会让你无论冬夏,都可以待在最舒适的温度里;物质极度丰富,只有你想不到,没有你买不到……
但是为什么,我们的感觉总是: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差了呢?
第一个原因是——“可得性偏差”
造指人们由于受记忆力或知识的局限,进行预测和决策时,大多利用自己熟悉的或能够凭想象构而得到的信息,忽略了其他必须考虑的,对于正确评估同样有着重要影响其他信息,称为可得性偏差。
比如我们在浏览新闻时,常常只关注不公平引发各种社会事件的新闻,最近高考日公交坠湖原因公布,很多人谴责司机的同时,认为拆迁是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要好好调查背后到底有没有黑幕。
我们的大脑往往对这些信息对给予特别的关注,从而我们接收到的都是社会负面信息,就会自然而然产生“这个世界变得越来越坏”的结论。
当然,这是人类大脑的保护性机制,它会下意识地收集坏消息,让我们避免遇到危险,保护我们的安全。
第二个原因是——“忘恩之罪”
遇到事件问题,我们会习惯性地抱怨,都是别人的问题、责任;当一切顺利,得到成功时,我们就会忘记背后付出的人,以为一切都是自己的努力,是自己理所当然的。
每个人都有个“幸福基准线”,无论遇到什么事,过段时间,都会回到这个基准线上来。
我们很难一直保持感激,保持感恩之心。
第三个是——“乐观的豁裂”,
是指人对待事物的双重标准:对自己乐观,对别人悲观。
这3种心理机制共同作用,让我们容易被误导,只看到这个世界的负面信息,相信整个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糟。
但是,我们要怎么样避免这样的认知错误呢?书中给出了几大武器。
首先就是“理性”。
站在全人类的角度,理性是人类对抗这个艰难世界的最大武器。站在个人的角度,理性也值得成为我们每个人的信仰。
其次是科学。
再次是人文主义和进步。
我想到了前一阵看的另一本书,《理性乐观派》,这本书中也用详实可信的数据,记录了这个世界一路向前的飞速发展历程。
书中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衡量标准:衡量一种东西价值的真正标准,看获取它所花的时间。
以照明为例,比较一下不同的时代的人们,平均工作时薪所能换取的照明时长:
• 公元前1750年,平均时薪能换回24小时芝麻油照明。
• 1800年,可换回186小时牛脂蜡烛照明。
• 1880年,4400小时煤油灯照明。
• 1950年,53.1万小时白炽灯照明。
• 现在,840万小时节能荧光灯照明。
换个角度来理解,现在工作半秒钟就能够换回1小时的阅读灯光。在1800年需要工作6小时以上,而在公元前1750年的巴比伦,你需要工作足足50多个小时。
这一切的获得,如此轻而易举。
再来看看资源与技术。1960年的资源和技术不足以维持60亿人口,随着技术的进步,资源的提升,现在地球上居住的60亿人口,健康、食品安全、预期寿命都大大提高。
这个人类构成的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从人类的寿命、健康、经济、贸易、知识、贫富差距等等各个方面来看,数据极为惊人,很明显地画了一个向上发展、越来越好的曲线。
交换带来繁荣,自给自足意味着贫穷,富裕意味着,高效单一的专业化生产,增强了个体换取多元化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贫穷意味着,低效分散的手工生产,勉强自给自足,限制了个体换取所需产品和服务的能力。
集体大脑实现收益递增;悲观是人类的天性;乐观是理性的选择。
毫无疑问,这个世界正在变得越来越好;我们的生活也变得越来越安全;我们的生命越来越长寿;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飞速向前发展中……
最后,用狄更斯《双城记》中的这段话来完成今天的文章。
这是最好的时代,这是最坏的时代;
这是智慧的时代,这是愚蠢的时代;
这是信仰的时期,这是怀疑的时期;
这是光明的季节,这是黑暗的季节;
这是希望之春,这是失望之冬;
人们面前有着各样事物,人们面前一无所有;
人们正在直登天堂;人们正在直下地狱。
大家好,我是拂尘记,写日常感悟,聊亲子日常,拂生活尘埃,感人间之爱。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