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最有名的弟子是哪一个(孔子的十大弟子都有谁)

孔子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兼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德行突出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口才的是: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是:冉有、季路精通文献典籍的是:子游、子夏这十个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孔子最有名的弟子是哪一个?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孔子最有名的弟子是哪一个(孔子的十大弟子都有谁)

孔子最有名的弟子是哪一个

孔子的弟子大约有三千人,其中兼通礼、乐、射、御、书、数六艺的有七十二人,被后人誉为“孔门七十二贤”。其中德行突出的是: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擅长口才的是:宰我、子贡。擅长政事的是:冉有、季路。精通文献典籍的是:子游、子夏。这十个人被后世称为“孔门十哲”。

《论语·先进》篇中:子曰:“从我于陈、蔡者,皆不及门也”

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

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

文学:子游、子夏

德 行

01 颜渊(公元前521年-前481年)

曹姓,颜氏,名回,字子渊,尊称复圣颜子。孔门七十二贤之首,十三岁拜孔子为师,终生师事之,是孔子最得意的门生,孔子对颜回称赞最多,极富学问。颜回素以德行著称,严格按照孔子关于“仁”“礼”的要求,敏于事而慎于言。我们来看一下孔子对颜回的称赞:

哀工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子曰:“回也,三月不违仁,其余则日月至焉而已矣”

子谓子贡曰:“女与回也孰愈?”对曰:“赐也何敢望回!回也闻一知十,赐也闻一知二。”子曰:“弗如也。吾与女弗如也”

子曰: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

公元前481年,颜回先孔子而去世,孔子对他的早逝感到极为悲痛,不禁感叹“噫!天丧予!天丧予!”

02 闵子骞(公元前536年-前487年)

名损,字子骞,以孝闻名,为二十四孝之一。孔子称赞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于其父母昆弟之言”。孔子仕鲁期间季氏曾聘请出任费宰,闵子骞婉拒说:“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请替我婉言谢绝吧,如果再请我的话,我必定会去躲在汶上)。

03 冉伯牛(公元前544年-?)

姬姓,冉氏,名耕,字伯牛,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为人端正正派,善于待人接物,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与颜渊、闵子骞并称,有很高的威望,因恶疾早逝。

04 仲弓(公元前531年-?)

冉雍,字仲弓,少昊之裔,人称“犁牛氏”,与冉伯牛、冉求皆在孔门十哲之列,世称“一门三贤”,冉雍在孔子的弟子中以德行著称,孔子对其有“雍也可使南面”之誉,这是孔子对其他弟子从来没有的最高评价,孔子在临终时在弟子们面前夸奖他说:“贤哉雍也,过人远矣”。

言 语

05 宰我(公元前522年-前458年)

姬姓,宰氏,名予,字子我,孔子著名弟子,能言善辩,曾从孔子周游列国。游历期间,常受孔子派遣使于齐国和楚国。

06 子贡(公元前520年-前456年)

子贡,复姓端木,字子贡,端木赐,儒商鼻祖,孔子的得意门生,儒客杰出代表,善于雄辩,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的丞相。还善于经商,是孔子弟子中的首富。

子贡极为维护自己的老师,不允许别人的诋毁,一次,鲁国大夫在别人面前贬低孔子,抬高子贡,子贡当即以房子打比方,说老师的围墙高几丈,屋内富丽堂皇,不是一般人能看到的。(叔孙武叔语大夫于朝曰“子贡贤于仲尼”,子服景伯以告子贡,子贡曰:“譬之宫墙,赐之墙也及肩,窥见室家之好,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不见宗庙之美,百官之富”)。孔子去世后,子贡悲痛万分,在孔子墓旁守墓6年。

政 事

07 冉有(公元前522年-?)

冉求,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周文王第十子冉季载的嫡裔。春秋末年著名学者。受儒教祭祀。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前484年率左师抵抗入侵齐军,并身先士卒,以步兵执长矛的突击战术取得胜利,又趁机说服季康子迎回了在外十四年的孔子。帮助季氏进行田赋改革,聚敛财富,受到孔子的严厉批评。冉求是孔子的最得意的门生之一,在孔子的教导下逐渐向仁德靠拢,其性情也因此而逐渐完善。

08 季路(公元前542年-前480年)

仲由,字子路,又名季路。子路性情刚直,好勇尚武,孔子对他启发诱导,请为弟子,跟随孔子周游列国,做孔子的侍卫。子路性情直,在《论语》中我们经常可以看到一句话子路愠见。后做卫国大夫孔悝的蒲邑宰,以政事见称,为人刚直,好勇力,任内开挖沟渠,救穷济贫,政绩突出,辖域大治。 鲁哀公十五年,卫国内乱,子路临危不惧,冒死冲进卫国国都救援孔悝,混战中被蒯聩击杀,结缨遇难,被砍成肉泥。葬于澶渊(今河南濮阳)。

文 学

09 子游(公元前506年-前443年)

言偃,字子游,又称叔氏,擅长文学,比孔子小四十五岁,春秋末吴国常熟人,极力推行礼乐教化,其言行似孔子,有“南方夫子”之称;曾为武城宰(县令)。孔子的著名弟子,孔门十哲“文学科”之首。

10 子夏(公元前507年-前400年)

姒姓,卜氏,名商,字子夏,尊称“卜子”。子夏个性阴郁勇武,好与贤己者处,求学于孔子,以“文学”著称。曾任莒父县令,提出“仕而优则学,学而优则仕”的思想,主张“做官取信于民,然后才能使民效劳”。孔子去世后,面对孔门丧乱,子夏前往魏国教学育人,收取李悝、吴起为弟子,被魏文侯尊为师傅。子夏不像颜回、曾参一样严守孔子之道,而是一位颇有经世倾向的思想家。他不再关注“克己复礼”,而是与时俱进的当世之政,提出一套延展儒家正统政治观点的政治及历史理论。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