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

盛世大唐推出的名人堂,叫做“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都是些为大唐开国立下汗马功劳的重臣,文的像长孙无忌、房玄龄、杜如晦、魏征等人,武的像李靖、李勣、程咬金、秦琼等人,哪一个提起来都是大名如雷贯耳的,但是这24个大人物当中有一个陌生人名叫萧瑀,座次竟然排在军神李靖的后面,位列第九,他到底是怎么“混”进来的?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1)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2)

开始的猜疑是,此人绝对是个关系户,凭着他天潢贵胄的身份蹭进来的。萧瑀是南朝梁明帝萧岿的第七子,是梁靖帝萧琮的异母弟,还是萧皇后之弟,也就是他是隋炀帝的正宗小舅子!那唐太宗李世民就得买他的面子?也还不是,萧瑀的妻子是独孤皇后的娘家侄女,而李渊是独孤皇后的亲外甥,所以李渊与萧瑀是近亲,当年两人同在隋朝做官时交情也很好,所以论辈分,李世民得恭恭敬敬地叫萧瑀一声姑父,那李世民的亲的表的姑父也好几位,为什么这个姑父就这么特殊呢?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3)

王劲松扮演的萧瑀

其实,能在凌烟阁上占据老九的位置,是萧瑀凭自己的本事赚来的,要没有两下子,那后面的长孙顺德等人怎么能服?

萧瑀耿直刚烈,在隋炀帝手下的时候就以直言敢谏闻名,虽然宝殿上坐着的是姐夫,但萧瑀却敢说他骄奢无道、穷兵黩武。隋炀帝是个超级自恋的人,哪里能容得下你在这里胡言乱语?于是打发他去当河池太守。

后来李渊起兵,一封信过去,萧瑀就带着河池所有兵马飞奔而来了,李渊当即就封萧瑀为宋国公,拜为民部尚书(即户部尚书)。转眼到了公元618年,李渊废隋建唐,拜萧瑀为内史令,就是当朝宰相了。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4)

萧瑀对大唐也算是忠心耿耿,李渊引以为股肱,有时候甚至让萧瑀升御榻就座,而且亲切地称呼他为“萧郎”。

但是就凭这上凌烟阁还是太勉强吧?

就是这此时,在皇宫波谲云诡的斗争中,萧瑀立下了奇功一件。

李渊在位期间,诸位皇子明争暗斗,李渊起初是偏向于长子李建成的,尽管李世民为打下这份江山立下大功,但李渊很清楚,不除掉一个,大唐江山必乱!而他心里的天平倾向于建成,那就不能不下狠心除掉世民。就是在这件事上,萧瑀冒着极大的风险替李世民说了不少好话,不夸张地说,他应该是用他的三寸莲花舌保下了李世民的命。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5)

这件事是李世民很清楚的,也是他一直感念的。他说“我当此日,不为兄弟所容,实有功高不赏之惧。此人(萧瑀)不可以厚利诱之,不可以刑戮惧之,真社稷臣也。”

萧瑀的第二件奇功是,在“玄武门事变”后,李渊是在萧瑀的劝解下把政权交给了李世民,去做太上皇的。萧瑀在这件事上的功劳是他人无可替代的。

如果仅仅是这样,似乎也还不足以让萧瑀功列第九。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6)

萧瑀让唐太宗更加敬服的,是他的耿直敢言,直到什么程度,连向来海量大度的唐太宗有时候都实在难以忍受,在盛怒之下,萧瑀前后六次被罢相,但忠诚亮直,不徇私情,不越法度的萧瑀依然故我,从不“改过自新”。

这种耿介刚烈的性子,连魏征都不得不服,他对唐太宗说:“萧瑀不遇明圣,必及于难!”意思是说,萧瑀如果不是遇到唐太宗这样的明主,也不知道死多少回了!

人未必服你的能耐,但服你的气节,这是萧瑀能堂而皇之地登上凌烟阁的主要原因。

唐太宗亲征辽东的时间(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7)

唐太宗专门写了一首诗,名为《赐萧瑀》,诗曰:“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勇夫安知义,智者必怀仁。”

萧瑀从不恃贵而骄,一生刚正不阿,尽职尽责。个人认为,他在老九的位置上站得住,也担得起唐太宗的赞誉。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