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有哪些(胯下之辱背水一战等)

在中国历史长河中,带兵打仗的将领不计其数,然而被后人称为“军神”的却寥寥无几,韩信就是其中一位。破楚军、平魏国、攻代国、灭齐国、收赵燕等等,可以说汉朝的江山几乎都是由韩信一人打下来的。韩信迎来了人生的顶峰,刘邦也开始忐忑不安。在杀了项羽之后,韩信被刘邦收回兵权,封为楚王,后又被贬为淮阴侯,最终被吕后与萧何合谋,在长乐宫被杀,年龄定格在了35岁。短短35年的人生,却有34个成语与他相关,果然高能的人生不需要解释。

与韩信有关的成语有哪些(胯下之辱背水一战等)(1)

一饭千金

韩信在未得志的时候,没有显赫的家世,也没有后台支持他。韩信的境况非常困苦,韩信为了解决温饱问题,就到城下钓鱼,钓鱼有时候能钓到,有时候钓不到。所以韩信经常就饿着肚子,在河边有清洗丝棉絮和旧衣布的老婆婆。

其中有一位老婆婆,看到韩信的遭遇很同情。于是就经常救济韩信,给他饭吃。韩信对于老婆婆的支助很感恩并许诺,将来发达了必定好好报答她。老婆婆不希望韩信报答她,后来韩信替刘邦立下战功,被封为楚王。

韩信想起自己在贫穷的时候,老婆婆对他的资助,便想起自己的承诺,于是派人给老婆婆送酒菜吃,又给老婆婆送去一千两黄金,这就是成语一饭千金的由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钓于城下,诸漂母漂,有一母见信饥,饭信,竟漂数十日。”又:“信至国,如所从食漂母,赐千金。”

胯下之辱

韩信虽然受到老婆婆的施舍,却被周围的人歧视。有一次,一个屠夫当众羞辱韩信,屠夫对韩信说:“你虽然长得又高又大,喜欢带刀配剑,其实你的胆子很小,你敢用你的佩剑刺我吗?如果不敢,就从我的裤裆下钻过去。”

韩信知道自己打不过屠夫,也不能杀屠夫,否则会吃官司,于是当着许多人的面,从屠夫的裤裆钻过去。那些人便笑话韩信,以为他胆小,这就是成语“胯下之辱”的由来。

《史记·淮阴侯列传》:“淮阴屠中少年有侮信者,曰:“若虽长大,好带刀剑,中情怯耳。”众辱之曰:“信能死,刺我;不能死,出我袴下。”于是信孰视之,俛出袴下,蒲伏。一市人皆笑信,以为怯。”

萧何月下追韩信

韩信原本投靠在项梁的帐下,项梁死后,又追随项羽,然而项羽却不重用韩信。韩信在张良的引荐下投奔了刘邦,刘邦认为韩信没有多大才能,就没有重用韩信。萧何便向刘邦推荐了韩信,刘邦没有答应。

韩信见萧何多次向刘邦推荐他,刘邦就是不用。于是留下一首诗,趁着夜色弃官而走。萧何听说韩信离开,害怕失去人才,不顾道路艰难,戴月追赶。萧何看见韩信的时候,竟然从马上跌下。

萧何拿出张良的推荐信,于是萧何和韩信一块去见刘邦。在萧何的建议下,刘邦为韩信高筑将坛,登台拜将。从此,刘邦文依靠萧何,武依靠韩信,举兵东向,夺取天下。这就是“萧何月下追韩信”的由来。

纵观韩信的一生,活着可以用国士无双、功高无二来形容。死去的时候可以用功高震主、兔死狗烹来形容。司马迁评价韩信:“汉之所以得天下,大抵韩信之功也!!”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临晋设疑,木罂渡军,声东击西,背水一战,拔帜易帜,沉沙决水,半渡而击。四面楚歌,十面埋伏!每一个成语都代表了一次天才而伟大的军事胜利!韩信一辈子,没打过一次败仗!真正的百战百胜,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