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洋最大的困境(打包留洋靠不靠谱)

最近传出消息,有中资背景的法国著名职业足球俱乐部欧塞尔正在寻求和中国足协合作,双方有望组建一支U17或U19的青年球队留洋法国,参加法国当地的青年联赛,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留洋最大的困境?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留洋最大的困境(打包留洋靠不靠谱)

留洋最大的困境

最近传出消息,有中资背景的法国著名职业足球俱乐部欧塞尔正在寻求和中国足协合作,双方有望组建一支U17或U19的青年球队留洋法国,参加法国当地的青年联赛。

这个“打包留洋”的方案,前景如何?

在中国足球的历史上,类似的“打包留洋”的案例其实并不少,最著名的就是当年的“健力宝青年队”,这支由企业赞助的球队在1992年至1998年之间由中国足协从各队选拔15岁左右的小球员,由名帅朱广沪带队前往巴西圣保罗等地长期集训。

这支队伍前后一共招进过29名队员,其中9人入选过国家队。这个比例看上去不算低,但如果考虑到球队本身就已经集结了各地方队的尖子球员,这样的结果并不算令人满意。而且,除了李铁、李玮峰、李金羽、郝伟等少数几名球员之外,其他人后来的成就也相当一般。健力宝青年队的建队目标,本来是为了2006年世界杯输送人才,但国足最终仍然在预选赛中折戟沉沙。

后来,中国足协还组织过青年队到德国等地集训,例如孙继海在2017年所带的国青,但也都草草收场,收效甚微。

以年轻人组成团队的形式到足球发达地区长期集训,在国际上几乎没有类似的例子可循,更别提成功案例了。一方面,足球虽然是一项整体运动,但运动员的个体发展更为重要,也更有不确定性,早早地将球员固定在一支球队甚至一个位置上,不利于挖掘激发他们的潜能,也不便于灵活调配;另一方面,职业足球的成才率本来就不高,过早地固定队伍,也往往会令优秀的、进步快的球员得不到与之水平相匹配的队友,发展也会受到制约。

此外,因为集训队留洋的地方,往往职业足球联赛非常发达,赛程密集,所以在当地反而不容易找到合适的比赛对手,健力宝青年队当年在巴西就遇到过这样的烦恼。即便给对手出场费,别人也不一定愿意来,来了也可能会出工不出力。

如果此番果真去了欧塞尔并且以青年队的形式参加当地联赛,切磋机会也许不再是个问题,但如何挑选球员、如何均衡发展从而减少人才“折损率”,仍然会是颇为严峻的挑战。要知道,像意甲亚特兰大、荷甲阿贾克斯这些“青训天花板”俱乐部,一支青年队每年也就能给一线队输送1到2人而已。

而且,回到这次计划的主角欧塞尔俱乐部,法国青训的发展思路,恰好还和“整体组队”的方式有些相悖。法国青训向来更注重球员个人能力乃至足球个性的打造,因为球队的盈利往往依赖于出售明星年轻球员,“打包留洋”则更注重团队战术和配合的打造,这本来就不是法国足球的强项。

当然,如今欧塞尔愿意伸出橄榄枝,在中超联赛当下发展面临很大的不确定性的时候,中国球员能够多出一条发展路径,总不失为一件好事。何况,在整体留洋方案出现之前,已经有不少中国球员单枪匹马开启了留洋之路,从这个角度来讲,所有的“鸡蛋”并不都是在一个“篮子”里。

无论如何,“打包留洋”仍然是一个试错成本比较高、性价比比较低的方案。除了上面提到的一些缺陷之外,如何厘情球员的所有权也会是一件令人头疼的事——他们以什么身份在欧塞尔踢球?留洋后身价抬升的收益应该归属于谁?从这种留洋模式的合理性到具体的操作细节存在的种种问题和隐患,都成为中国足协暂时还没有对这一方案打消顾虑、拍板确定的原因。

羊城晚报记者 赵亮晨

来源: 羊城晚报

,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

    分享
    投诉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