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丝绸之路的西域古国(丝绸之路千问千答)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大月氏人的五次迁徙)
作者:高建群 西安市临潼区人,当代著名作家,陕西省文联副主席,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主要代表作有《最后一个匈奴》《大平原》《统万城》《遥远的白房子》等。他被誉为当代文坛难得的具有崇高感和理想主义的写作者,浪漫派文学最后的骑士,引发中国文坛“陕军东征”现象。
月氏本是世居中国河西、祁连山一带的游牧民族,公元前二世纪为匈奴所败,西迁伊犁河、楚河一带,后又败于乌孙,遂西击大夏,占领妫水(阿姆河)两岸,建立大月氏王国。月氏西迁伊犁河、楚河时,逐走了原居该地的塞人(Saka),迫使塞人分散,一部分南迁厕宾,部分西侵巴克特里亚( Bactria)的希腊人王国,建立大夏国。后来月氏复占大夏,月氏王亲辖巴克特里亚平原的沃野,而将东部贫瘠的山区分封五部翕侯治理。
新疆巴里坤月氏史前人类遗址
在这个诺大的中亚高原上,高山与草原之间,戈壁与河流之间,满布着那些匆匆而过的游牧民族留下的坟墓群。汤因比曾经无限向往地说,那是一块多么令人着迷的地方,那是世界的人种博物馆。世界三大古游牧民族,有两个都消失在那里了!而我们作为即便是普通游客、背包客,夕阳西下时刻,草原呈现出青苍色,在夜幕的低垂下,面对眼前这石头阵一样的坟墓,面对石头阵前横放的鹿石和竖立的草原石人,一定也会有这类似的感慨,并且想去探询这坟墓的秘密--它是谁的?是哪个人物的?是哪个民族的?这个匆匆而过的民族从哪里来?在此驻留以后走向了哪里?
月氏人是中亚古族,一个在匈奴崛起之前,曾经活跃在中亚的古游牧民族。后来的匈奴大单于冒顿,少年时就是被送到月氏去做质子的,可见月氏当初的强盛。月氏是哪个种族呢,是白种人还是黄种人,抑或是介乎白种人与黄种人之间的所谓印欧人种呢?专家们迄今为止都不能给他以确凿的指认。
因为没有任何资料能够证实月氏人是什么种族,所以关于其种族归属其实也完全都是推测。有的推测说他们跟羌族类似,有的推测则说他们和藏族类似,有的推测则说他们和突厥人以及蒙古人类似,甚至还有一些观点认为他们是日耳曼哥特人,或从古巴比伦迁来的西亚人种,等等。
就连他们的族名、国名“月氏”这两个字,它的发音是怎样的,现在也仍然没有定论。我们知道匈奴大单于冒顿,“冒顿”这两个字的古发音是“谋犊”,而迎娶了后宫美人王昭君的南匈奴王呼韩邪,“邪”在这个地方的发音是“叶”,那么月氏的古音是如何发的呢?过去以来流行的观点,“月”在这里读“肉”,“氏”在这里读“支”,这样它的发音就叫“肉支”了。
但是西北大学教授王建新先生认为,“月”还是应该读“月亮”的“yue月”,“氏”还是应该读“姓氏”的“氏”。记得二O一七年在西安“丝路长安”大学生艺术节上,王教授那样读,我则这样读,双方还争执了一阵,那么是谁对呢?我们无从知道。举例说吧,目下这个世界上唯一能读懂那泯灭了的西夏帝国文字的李范文教授,会认,会写,能知道意思,但是就是发不出音。他对笔者说,那个年代又没有录音机,鬼知道这些文字古人怎么读它?
月氏的祖居地在敦煌、哈密、吐鲁番一带,也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古丝绸之路东天山段,或换言之说是东天山与阿尔金山、祁连山交汇的这一块盆地。不过最新的考古成果里,又把月氏人的祖居地向东边的嘉峪关以及河西走廊地面推进了许多。
新疆巴里坤草原
匈奴强大起来以后,月氏和匈奴之间曾有过惨烈的战争,战争的结果是月氏大败。何奴老上单于(冒顿之子)将月氏王的头颅割下来,充当他的酒器。这是王的骷骰头呀!老上单于用和田的白玉给这酒器镶上白牙齿,用巴比伦产的绿翡翠为这酒器装上两个绿眼睛,用金山(阿尔泰山)产的黄金为他打上头箍。
这样这件酒器就做成了。老上单于给这酒器里灌满了酒,平日就挂在他的马脖子上。一遇战事,单于先勒住马,从马脖子上,摘下酒器。先喝个半醉,尔后,将酒器重新挂回马脖子上去,腾出手将背上的独耳狼旗取下来,往前一招展,随着一声吆喝,他的马队就飓风般地冲向敌阵了。
在那个中亚古族大漂移年代,除了打败强劲的对手月氏之外,匈奴人还打败过另一个强劲的对手东胡。匈奴冒顿大单于将东胡人赶回他们的老家大兴安岭地面。选逸的东胡人后来分别躲在两架山上。等到战争结束,东胡这个民族没有了,逃到鲜卑山的东胡人从此叫鲜卑,逃到乌恒山的东胡人从此叫乌桓。我们知道,鲜卑族后世作为一个重要的草原民族,曾经在魏晋南北朝五胡十六国年代活跃了数百年,曾经人主中原,建都洛阳。而乌恒则为汉末时曹操所灭。《三国演义》中记载了曹操北征乌恒的故事。
为匈奴所败,月氏也就此分为两部,留居祖地的少数妇孺老弱称“小月氏”,被迫西迁的多数部众,称“大月氏”。他们或是翻越天山巩留一特克斯冰达坂,或是从西天山与阿拉套山接壤的那个较为平缓一些的台地,进入伊河流域,进入今天被称作吉尔吉斯草原和哈萨克草原那地方。
那里有一处中亚著名的湖泊,叫巴尔喀什湖,前面我们说过,它的来水地是伊犁河。这地方的原住民是塞种,塞种是我们目前已知的中亚最早的原住民。大月氏大约与塞种有过一段时间的激战。战斗的结果是塞人被打败,他们向费尔干纳盆地的最南部兴都库什山南部草原迁徙,于是大月氏在巴尔喀什湖畔,居留了一段时间。
他们大约最初想把这里当作自己的第二故乡。但是和平与安宁并没有多长时间,又一个草原古族,飘飘忽忽,从塔里木盆地迁徙过来。这个民族那时候叫乌孙,现在的人类学家认为,他们正是哈萨克人的前身。或者说是他们的祖脉之一。
新疆伊犁草原
乌孙的祖居地在塔里木盆地,记载中说,那个地方叫赤河。赤河是哪一条河流呢?记得笔者在记述自己此行时,曾记述在喀什噶尔刚入城时,看到那高高的老城,看到城下面好像有一条干涸了的护城河,那河就是赤河。现在则叫乌兰乌苏河,它是喀什噶尔河的源头之一,而喀什噶尔河是塔里木河的源头之一。
另外,现今的阿克苏城东北二百四十五里有军台,相传为古乌孙人祖居地。有一股水,叫赤水,有一座山叫赤砂,有一座城叫赤谷城。
乌孙人为高车人所驱赶。在那个中亚古族大漂移年代,这样的事情几乎经常发生。那么高车人是谁呢?他们应该也是一个中亚古族,原居地在贝加尔湖畔。
他们乘着吱吱呀呀的大轱辘车,车上坐着妇女儿童,男人则骑着马,护卫着大轱辘车,驱赶着牛羊,迁徙而来。
高车人落地生根塔里木盆地以后又叫丁零。西域诸书中有许多关于丁零的记载,并有楼兰为丁零所灭的只言片语。丁零在世事变迁中,后来又叫回纥、回鹘,他们一般认为是现代维吾尔人的祖先。或者说是他们的祖脉之一。
迁徙到巴尔喀什湖的乌孙人出现了一位英雄人物,他叫猎骄靡。史书上说,公元前一三八年至公元前一二九年,乌孙王猎骄靡长大,为其父报仇,遂率众西击大月氏,夺取伊犁河流域等地。大月氏被迫再次西迁,定居阿姆河北岸。
新疆伊犁美丽的草原
汉武帝的堂妹细君公主西嫁乌孙王猎骄靡。这是公元前一○八年发生的事情。促使这次胡汉和亲的原因是张骞在第一次出使西域无果后,第二次出使的目的地是巴尔咯什湖的乌孙,回国后他向汉武帝提出这个建议。
这样大月氏人在费尔干纳盆地、卡拉库姆沙漠一番漂移之后,来到撒马尔罕,将这里作为自己的第三个停泊点。他们修筑了王城,建立了国家,他们的国家由五个诸侯国组成。这五个诸侯国是休密国、双靡国、贵霜国、阶顿国、都密国。人称大月氏五部。
成海那时候的水量应当还很大,而注人咸海的阿姆河和锡尔河,这两条从帕米尔高原流下来的河流,当时也水量丰盈。沙漠戈壁草原地貌,一且引来水的浇灌,立即会成为郁郁葱葱的绿洲。这样这块被中亚史书上称为“河中地”的地方,就成为了一块适宜人类居住的农耕游牧绿洲。加之背靠着帕米尔高原,一旦中亚地面有战事发生,大月氏人可以举国举城遁入山中,硝烟散去后,再重回这里。
所以这就是大汉使臣张骞,万苦千辛,九死一生,终于寻到大月氏国,叙述完此行的来意时,大月氏王很冷淡的原因。大月氏王说他的国家已经厌倦了战争,已经疲惫了漂泊,他们寻找到这样的好地方,又将这里改变得这么好,他们是不想再打仗了:天佑吾国吾民,我们就在这里苟存下去吧!
这样张骞无法,他在撒马尔罕又待了半年之后,见大月氏王主意已定,自已再待下去也是无趣,于是只好率着使团返回。这期间,他的副使曾顺阿姐河而上,到贵霜国。
大月氏后来又是为谁所驱赶,开始他的第四次迁移的呢?我们知道,大月氏以后,撒马尔罕又出现过一个重要的中亚国家,名叫康居。这个康居国曾率领包括自己在内的九个国家,派使臣前去长安城,愿意成为大唐王朝的附属国,而大唐王朝也曾经在撒马尔罕建立康居都督府。那九个国家我们叫它“昭武九姓”。汉文史籍称其原住祁连山北昭武城,被匈奴击走,西迁中亚河中地,枝庶分王,有康、安、曹、石、米、史、何、穆等九姓,皆氏昭武,故称昭武九姓。
新疆大草原花的海洋
大月氏于是又开始了他的另一次悲壮的迁徙,他们沿阿姆河谷走入帕米尔高原的深处,那里原来就有他们的诸侯国贵霜,于是迁徙此处后,这里成为大月氏人的又一个停泊地。
他们在今天的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建立了丝绸之路上有名的王朝——贵霜王朝。在喀布尔,贵霜王朝人驱逐了原来居住在这里的大夏,大夏是谁呢?他叫巴克特里亚,是当年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建立的国家。亚历山大东征至此,就没有再翻越眼前的大山,而是让他的远征军继续前行,直至翻越大雪山,穿越五印大地,来到印度洋岸边,然后这一支军队乘船返回希腊,而他自己,则率领另一部分军队陆路返回。他在返程前在这里打过一仗,战争结束后建立一个国家在这里用作纪念。这是张骞出使西域之前二百多年前的事。
强大的贵霜王朝后来为西迁的奴人所灭。这支何奴人叫吸时。或者叫白匈奴。或者叫印欧人种。现在又有专家推断说,说不定这哪哒是雅利安人种。
这支迁徙的匈奴人在灭掉贵霜王朝以后,潮水继续向前奔涌。记得我们讲过,大智者鸠摩罗什的父亲鸠摩罗炎,他们的家族在印度的一个邦国中世世代代为相,这其中的原因就是,他们的祖上某一个宰相守住了城池,阻挡住了匈奴人的马蹄,从此这个家族得到了这个崇高的荣誉。而匈奴人,他们则有自己的说法:这个地方真他妈太热了!我们不往前走了,留一个虚名给这守城的宰相吧!让这地方的人世世代代生活在酷热难挨之地吧,再见!
贵霜王朝就这样从历史的编年中抹去了,它的背影,模糊而苍白。它只留下一些口口相传的传说,和史书记载中的只言片语。这些传说,很多是将那些历史残片连缀在一起而编织成的故事。这些故事距离历史真相有多远,我们真是无从知道呀!所以《金枝》一书的作者英国人弗雷泽说:以今天人们的认知能力和思维定式,来推测那些遥远年代的事情,也许是距离真实很近,也许是谬之万里!
所以王建新教授率领的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的发掘探询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他们追寻着大月氏人迁徙的踪迹,而东天山,而西天山,而巴尔喀什湖,而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而阿富汗首都喀布尔,一路挥动洛阳铲探询下去,寻找那些我们尚未知道的秘密,佐证那些我们已知的秘密。人类的好奇心,促使他们一直想弄清自己的前世今生。
阿富汗出土的巴克特里亚国王金手镯
我看了他们发来的许多现场图片,那里面有剖开了的墓葬,有出土的陶罐,有风干了的主的遗体,有服饰和铜耳环,有臂训和铜镜,等等。仅在撒马尔罕一地,他们划了一个半月形的地域,划定图尔、阿鲁克陶、图尔一哈纳、拉巴特四个考察区,考察大月氏遗存,以及康居遗存。
我笨想,如果借助现在的医学器械,能从那些石棺中的亡人身上,提取些许基因的话,这一路挖掘和提供,将为我们提供更为准确的古代大月氏人的迁徙路线。
我笨想,如果将古游牧人的基因和现代人的基因采集下来做一比对,对于中亚古族大漂移时代最后的落幕,对于现代中亚人的寻根问祖,会给我们许多重要信息。
我还笨想,当年大唐高宗年代,曾有一场高仙芝与黑衣大食的河中地大战。大战的地点在江布尔城。那次阵亡有两万多唐朝远征军士兵。如果能找到那个古战场,并找到一些阵亡者的遗骸,采取基因,从而就可以证实那场江布尔大战是否真实发生过。
我还笨想,帖木儿帝国是一个曾经的存在,而帖木儿大帝是永远的中亚传奇,如果考古队能与乌兹别克斯坦方面合作,发掘这位于撒马尔罕的帖木儿陵墓,那将会是考古界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帖木儿自称是成吉思汗黄金家族的后裔,而专家们则认为他是吹牛,是攀龙附风。如果能将陵墓掘开,如果能从这位王者身上提取一点基因,做个比对,那么这个六百年来的历史疑问就自然有答案了。
这支中亚考古队挖了十多年,以在撒马尔时期,队员人数为最多,达二十九名,其中除王建新教授,还有他的研究生,在校大学生、老师,助手,另外还有乌装别克斯坦国家的专家。他们在撒马尔罕以及邻近的荒原上发据了四十多处事。相信他们的研究成果整理出来,公之于世后,会给中业史研究,中亚古游国族研究,无其是中亚内之大月氏的研究,提的多的重要信息。而王教授者本人,会成为此项研究的国内、国际上顶尖级的专家。
东天山巴里坤草原--王建新团队早年考古现场
撒马尔罕考古告一段落。中亚严寒的冬天到了,西伯利亚寒流来袭,铺天盖地的大雪,一个礼拜就有一场。盆地的积雪,薄处一尺多厚,厚处可达两米。这些积雪直到第二年的四月中旬才可以融化。于是这支中亚考古队撤回了西安,而在第二年初夏再回中亚。十年来他们就是这样做的。而这次撤回后再一年的考古发掘地就是阿富汗高原的喀布尔了。
我前面提到的那次西安演讲,与王教授同台,正是在他撒马尔罕归来,即将又赴阿富汗之前。王教授先我演讲。他谈到,明年的大月氏课题探询,将要去喀布尔,寻找贵霜王朝的遗存,大月氏在此的活力迹,探寻这个古国的消失原因,尤其是,它消失后,那些失去国家的大月氏人最后的走向。
说是接着王教授的演讲走上台的。在开始我的题目之前,我说,我想延续着王教授刚才的话题再发挥一阵。我说,当代中亚考古活动中,有个学者名叫杨镰,年岁和我俩相当,已经在前不久前往尼雅古城的考察中车祸去世(愿他安息)。杨镰和他的朋友们这些年来对塔里木河流域的考察已经有许多的成果。他们在楼兰故址的沙漠中,发掘的那些被称为“楼兰文书”的纸张、布帛、简牍中,发现了一种奇怪的死亡了的中亚文字,这文字叫“怯卢文”,是大月氏人当年使用的文字。这文字甚至出现在官衙的判决文书中。例如,对一件民事纠纷的判案,它的判断书就是用汉文与怯卢文两种文字书写的。
而在和田文书中,人们也发现了这种死亡文字,且也是官方文书使用文字。而在尼雅遗址中,也有带有怯卢文的古简出土。这是说明了什么呀?说明贵霜王朝灭国以后,这些大月氏人又重新翻越帕米尔高原,回到塔里木盆地故乡。而后来,随着楼兰国的沙埋,于阗国的沧桑变迁,这个中亚古族大月氏最后融人塔里木盆地各民族中去了。
王教授十分同意我的话。他说研究成果他都看到了,但是作为一个严谨的考古学家,他得有他的实地踏助,他得为业已取得的历史信息再找一些实证,他还约我,来年去喀布尔的时候,邀我同去。
怯卢文木犊
这就是一个中亚古族大月氏人的五次迁徙。在我叙述的途中,我不断遇到惊喜,那些我们在过去的叙述中断了的一些链条,竟因为大月氏的五次迁徙奔走,竟意外地与它们相逢,并将这些链条连接在了起。例如贵霜王朝的都城,竟然是建在亚历山大大帝东征时建立的大夏(巴克特里亚)的都城基址上,世界在这里相逢,在这里碰撞,从而给叙述者一种奇异的感觉。
这就是挖掘了或一座,或十座或一百座中亚墓葬后,无声的洛阳铲为我们讲述的故事。专家们说,在经过这五次种族大迁徙之后,最后这个名叫大月氏的中亚古族风云流散,融入塔里木盆地各少数民族中去了。如我在过去年间写出的一篇叫《走失在历史迷宫中的背影》的文章中说,相信他们的血液,如今还在别的民族的血管中澎湃着,不羁地流淌着。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撒马尔罕)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乌兹别克斯坦)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阿斯塔纳,你早!)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吉尔吉斯斯坦)
丝绸之路千问千答|中亚篇(阿尔泰山)
作家高建群老师近照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文章作者的个人观点,与本站无关。其原创性、真实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和原创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文章投诉邮箱:anhduc.ph@yahoo.com